華文網

流質的食物容易消化,兩種人卻不能吃

說起流質食物很多人並不是很理解,如果說是糊狀食物、粥、湯等食物,大家就懂了。

話說幾個月前一個朋友拔牙,拔完牙醫生建議她吃2-3天的流質食物,她不僅按醫囑辦,還“非常”按照醫囑所說的那樣,

吃了一個月的流食。不僅太恐怖,對健康還有這個影響!

還“非常”按照醫囑所說的那樣,吃了一個月的流食因為流質食物的一個特點便是易吸收,進入人體後,會快速的進入腸道,被吸收後變為糖分,糖分不能被及時消耗,那麼便是脂肪。

同時,因為流質食物的飽腹感差,所以會進食頻繁,如果沒有控制,那麼也會長胖。

另外,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有“用則進,廢則退”的說法。消化功能正常的人,如果長期食用流質食物,會導致胃腸道對事物的消化功能下降,胃的蠕動減弱,牙齒對食物的咀嚼能力下降,甚至出現牙齦萎縮。而且長期流質食物直接進入十二指腸,加重了十二指腸的負擔,有可能發生十二指腸的潰瘍。

除了正常人不宜吃流質食物之外,高血糖、糖尿病人也不宜食用。

因為流質食物的GI(血糖生成指數)比較高,糖尿病人或高血糖患者,吃完流質食物後,血糖會快速上升。引起血糖波動過大,這也是為什麼不建議糖尿病人吃粥的原因。

另外,糖尿病人吃粗糧也不建議加工過細,原因也是因為過細的粗糧,GI值過高。

所以,這兩類人都不適宜吃粗糧,這也是來自消化科醫生的忠告。

病人只能吃流質食物嗎?

不知道是從電視劇開始,還是民間說法,病人生病吃流食更好?不僅僅如此,還提倡食物清淡。

其實,病人是否吃流食,需要看什麼樣的疾病。如果是腸胃功能問題,那麼可以遵從醫囑,吃流食。但,如果醫生從來沒說過要吃流食,而且也並非是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那麼盲目的吃流食,對病人的健康也有損。

而清淡飲食,生病的人需要更多的營養來恢復免疫力、抵禦疾病,

如果飲食過於清淡,對病情痊癒也無益。

1.嬰幼兒

嬰幼兒時期,孩子的消化功能不健全,不具備咀嚼能力,流質食物更適合孩子吸收食物營養。

2.牙口不好的老人

牙齒脫落,導致老人對食物失去咀嚼能力,從而會加重腸道負擔。此時,流質食物更適合,但仍然建議老人佩戴假牙,儘量咀嚼食物。

3.有口腔或胃腸道疾病的人群

如拔牙期間、消化力弱期間、胃癌期間、腸道手術期間等等,

這些時候是否禁食物,還是食用流食要遵從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