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陝西村落文化|河址西村

河址西村,古時在西漢嘉倉東側,漕運明渠旁,昆明支渠西岸,因而得名“河(子)西”。

據《咸寧縣誌》記載,在西漢時代,流淌著一條運河,史稱漕渠,也叫漕河,百姓又叫它“運糧河”,它發源于長安區斗門鎮的昆明池,水量充沛,呈東西走向,途經太倉(即現在的南玉豐村),向東流向河址西老村(現為河址西新村的第八排至第四十排),流向經溝上村、河道村,穿過灞河,經漕渠村,直到潼關,匯入黃河。把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的糧食和貨物源源不斷地運進漢長安城的太倉。

當時這條河上糧船不斷,商旅雲集,一派繁榮景象,是長安城出入東部的水上交通樞紐,在歷史上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到了明朝嘉靖年間,這條河西段逐漸乾涸,東流西止,所以位於漕渠西邊的這個村子就命名為“河址西村”,意為運糧河遺址西邊的村子。1956年,因西安航空發動機公司建廠,河止西東村遷到張家堡村東0.8公里處。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為了與已搬遷的河止西東村區分,
政府把河止西村的“止”改為的“址”。

關於河址西村名還有另一種傳說。古時候在無量廟內有口鑄鐵大鐘,鐘面上刻有“東陵鄉”三個字。人們懷疑村名叫東陵鄉,村人是守陵人。後來人們忌諱這個“陵”字,就改為河止西了。其具體詳情已經無法考證。

河址西村最早分2個自然村,東村和西村,呈東西排列,各自管理。兩村中間有座十字廟。寺廟原名叫“無量廟”,

因為在十字口上,所以就叫“十字廟”了。

河址西村人信奉佛教、基督教等。村上有很多廟,無量佛廟(十字廟)、菩薩廟、眼光廟(2座)、雨王廟、關公廟(老爺廟)、藥王廟、閻王廟等,這些廟坐落的位置組合成一個大鵬鳥的形狀,在村西南附近還有座喇嘛寺。這些廟現在保存下來的只有菩薩廟了。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的菩薩廟會非常熱鬧,廟裡供著三位神仙:觀音、文殊、普賢,吸引著十裡八鄉的善男信女們前來燒香朝拜。

朝拜者免費吃住,熱鬧三天,唱大戲,走道場等。基督教的信仰人也不少,每逢禮拜,信徒們都到附近的教堂裡去很虔誠的禱告。

河址西村分四大姓氏:田、王、孫、李。其中田姓人數占村民數比例最大。

河址西村地處皇城腳下,深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響,追求古樸自然、平和樂觀的生活方式。自古就有在勞動之餘,吼唱秦腔的習慣,在文藝領域也出現了頗具影響力的人物。

李桂芳,男,河址西村人。1929年至1930年進入“三意社”學習,攻花旦、正旦。同學有蘇哲民等,後當教練。1932年至1933年,帶領姚裕國、張敬堂、樊來民、夏景民、賀銀亮、耿建民等十八人到三原縣成立“光藝社”。1936年蘇育民請回李桂芳回“三意社”當教練,任教6年,培養學生有王輔生、蘇育民、周輔國、竇永全等名家名角。抗戰時被編國民黨十六軍,所帶劇團改為“馬當劇團”。抗戰勝利後回家鄉繼續演唱。李桂芳曾在強華中學操場義演並把部分收入捐贈給強華中學辦學。1950年,他將劇團和私人擁有的三副戲箱移交給華陰市人民政府,並將劇團易名為“新中劇社”,培養了衛贊成、雷開元等學生,並把華陰的“東路眉戶”搬上舞臺。1956年,參加全省會演,獲得“二等獎”,代表作《李亞仙》。1962年,把華陰“老腔”搬上舞臺,為繼承和發揚國家的傳統戲曲文化作出一定貢獻。1995年農曆十月初六在河址西村去世,終年87歲,來送行的戲曲名家達100余人。

河址西村還有一位名人值得一提。

接生員楊惠英被人稱為“送子觀音”,一生接生新生兒無數,是解放後譚家地區第一批政府培養的並唯一堅持下來的一個搞接生工作的民間醫生。三十多年,足跡遍及河址西、張千戶、薛家寨、呂小寨、麻家什字等幾十個村落,有的甚至接生了一家兩代人,但從未要過報酬。她熱愛接生工作,技藝高超,幾十年沒出過任何醫療事故,直至去世前一年因病無力再工作才停止接生。一個遠房侄孫田宗強照顧她到去世。老人去世時唯一值錢的東西,就是一對黃銅質的耳環作為禮物送給侄孫媳付明利,清貧可見一斑。1990年農曆十一月初一老人家去世,終年83歲,十裡八鄉都來弔唁這位恩澤惠及四方的老人。執事向前來弔唁的人發海孝,這種發孝的禮遇是很少見的,場面壯觀感人。

河址西村歷年來曾受到上級政府授予的“無毒社區”“村容村貌整治先進單位”“治安模範村”“文明村鎮”等榮譽稱號,同時被徐家灣街道辦事處定為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隨著西安市行政中心北遷和城改的深入,以打造城市新中心為目標,按照“農村城市化、城市現代化、區域國際化”的要求,河址西村將進入社區化管理、公司化運營。

培養學生有王輔生、蘇育民、周輔國、竇永全等名家名角。抗戰時被編國民黨十六軍,所帶劇團改為“馬當劇團”。抗戰勝利後回家鄉繼續演唱。李桂芳曾在強華中學操場義演並把部分收入捐贈給強華中學辦學。1950年,他將劇團和私人擁有的三副戲箱移交給華陰市人民政府,並將劇團易名為“新中劇社”,培養了衛贊成、雷開元等學生,並把華陰的“東路眉戶”搬上舞臺。1956年,參加全省會演,獲得“二等獎”,代表作《李亞仙》。1962年,把華陰“老腔”搬上舞臺,為繼承和發揚國家的傳統戲曲文化作出一定貢獻。1995年農曆十月初六在河址西村去世,終年87歲,來送行的戲曲名家達100余人。

河址西村還有一位名人值得一提。

接生員楊惠英被人稱為“送子觀音”,一生接生新生兒無數,是解放後譚家地區第一批政府培養的並唯一堅持下來的一個搞接生工作的民間醫生。三十多年,足跡遍及河址西、張千戶、薛家寨、呂小寨、麻家什字等幾十個村落,有的甚至接生了一家兩代人,但從未要過報酬。她熱愛接生工作,技藝高超,幾十年沒出過任何醫療事故,直至去世前一年因病無力再工作才停止接生。一個遠房侄孫田宗強照顧她到去世。老人去世時唯一值錢的東西,就是一對黃銅質的耳環作為禮物送給侄孫媳付明利,清貧可見一斑。1990年農曆十一月初一老人家去世,終年83歲,十裡八鄉都來弔唁這位恩澤惠及四方的老人。執事向前來弔唁的人發海孝,這種發孝的禮遇是很少見的,場面壯觀感人。

河址西村歷年來曾受到上級政府授予的“無毒社區”“村容村貌整治先進單位”“治安模範村”“文明村鎮”等榮譽稱號,同時被徐家灣街道辦事處定為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隨著西安市行政中心北遷和城改的深入,以打造城市新中心為目標,按照“農村城市化、城市現代化、區域國際化”的要求,河址西村將進入社區化管理、公司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