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萌解《道德經》二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觀德衍道知天下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萌解:

坐井觀天看一下“德”是什麼樣子的呢?“德”是從屬於道的,體現的是道的衍化屬性。

道這個東西啊,似有若無,似存若亡,恍恍乎乎的,其內卻容有千形萬象,千事萬物。

它幽靜、深遠、曲折、繚繞、濛濛瓏瓏,其中有本源的東西,其內本源的東西純真且長久不變。

從周圍的事物運行變化軌跡向其本源推衍,道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無物不融。而我,便是依此可將萬事萬物的運行變化狀態了然於胸。

總結:

此章老子講“道”與“德”的關係:“德”是從屬於道的,是道的衍化軌跡的體現。而後便大概講了道是個混沌模糊的東西,

但其中卻有純真長久不變的本源!萬事萬物運行變化軌跡便是道中本源衍化軌跡的體現——“德”!由“德”反推衍至道的本源,可知萬事萬物演變之前因後果。


編外話:

逆向思維,通過現象看本質,一層一層尋本源。得本源以再返,如此往復,天下之事,

無可不了然於胸!

順藤摸瓜,觀德衍道。知道以曉德,天下莫不能知。

這或許可以算是預測學的科學原理,把它當作預測學有其實的科學依據不知道是否妥當?

它有何意義呢?人生苦惱煩勞何不是因認知不足,認知如老子般足,即已經為聖,為聖為神佛何來苦惱煩勞?

無則無有損,無有損則長,此非佛神仙長生久視之道耳?

萌解《道德經》二十章:老子這段話,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高大上

萌解《道德經》十九章——絕聖棄智、見素抱樸、絕學無憂

萌解《道德經》十八章:廢中存有,智中有偽,異中有同,賞同容異

萌解《道德經》:一章(連載)

萌解《道德經》二章(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