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日裡,在襄陽千年古亭來次“穿越”

襄陽,最愛峴首山(當時稱峴山)。羊祜病逝後,襄陽百姓在峴山羊祜舊遊處“建碑立廟”,碑即著名的“墮淚碑”,廟稱“羊公廟”、“羊太傅廟”等,其後,又建起了巍峨的峴山亭。

1936年的峴首亭 市檔案館提供

唐代:成為全國名亭的開始

峴山亭為紀念羊祜而建,但始建年代不詳,應在“建碑立廟”後不久。唐代詩人崔元范有“羊公留宴峴山亭”的詩句,表明人們對亭與羊祜關係的認可。同時,由於峴山風景絕佳,又緊鄰郡城,所以成為人們迎歸餞別之所。

首次見諸文字的峴山亭,當是于孟浩然詩歌《登峴山亭,寄晉陵張少府》中:“峴首風湍急,雲帆若鳥飛。憑軒試一問,張翰欲來歸。”詩人登高懷友,托情寄意,所憑之軒,應該就是峴山亭的闌幹。比之稍晚的元稹,也有“遐想玉泉寺,久聞峴山亭”詩句,峴山亭在唐代時已頗有名。

羊祜身後,餘德廣布,也給歷代官員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襄陽人民追思羊公遺愛,歷代文人追尋羊祜登臨足跡,

所以歷代官府非常重視,紀念他的亭屢廢屢興,而由於峴山后又稱峴首山,亭名也由峴山亭更易為峴首亭,但其所承載的歷史人文內涵則一直沒有改變,在亭的發展史上頗為罕見,峴山文化也借此一脈如縷,源源不絕。

宋代:歐陽修寫下《峴山亭記》名篇

宋代,對峴山亭有記載的修復有兩次。一次是知襄州的龍圖閣直學士燕肅所修,時間大約在仁宗朝。

其後,宋神宗熙甯元年(1068),

以光祿卿任職襄陽的史炤,再次重修了峴山亭,他為峴山亭周圍修建了回廊,還擴大了亭子的後室所在,辟出一個堂屋,取名為“光祿堂”。他欲借羊祜而留名後世,昭然若顯。熙寧三年,他請得文章大家歐陽修為之作《峴山亭記》。這是峴山亭歷史上最有名的一篇記文,也是歐陽修眾多記文中的佳篇。首先,歐陽修並沒有隱諱峴山之小,反而開篇以“望之隱然”“諸山而小者”來大大彰顯。
其次才引出羊祜、杜預的話題,同樣因平吳而名垂青史,但二者又有不同,其中“思叔子(羊祜)也尤深”,進而分而析之,“元凱(杜預)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開篇敘議徐徐推進,為全篇定下立德甚于立功的立論基調,強調仁德親民的儒家政治價值觀,認為這才是個人之名不朽的根本。後人議論,認為《醉翁亭記》流於熟滑,《峴山亭記》則更質清意遠。清人姚鼐特別推崇《峴山亭記》:“歐公此文神韻縹緲,
如所謂吸風飲露、蟬蛻塵埃者,絕世之文也。”絕世之文采與絕世之人格,使文與亭都得到了更廣泛的流傳。

明代:亭名改變,亭址遷移

隨著朝野對為政以德的推崇,羊祜的影響在明代達到高峰,嘉靖皇帝就曾派人以朝廷的名義祭祀羊祜。在襄陽,有明一代,官府對峴山亭的營造達四次之多。

正德年間,巡道聶賢修繕了峴山亭,並在亭中建了思賢堂。

明代中期以後,峴山的名聲隨著一次次名人的登臨與詠唱更加顯耀,曾有人認為峴山的名聲可以與嵩山和華山相比。但是,由於峴山與峴首山地名的模糊,峴山亭地址和名稱開始流徙不定。嘉靖期間,侍禦沈洪才因公過襄陽,慕名登峴山,從游的張絅作《峴山亭記》,並命當時的襄陽知府韓廷偉刻碑,立於亭中。韓廷偉嘉靖十三年(1534)任襄陽知府,嘉靖十七年離任,此事當發生於這個階段。這是目前可以查到的最後見諸文字的處於原址的峴山亭。

嘉靖二十一年(1542),副使江匯因看到峴山亭規模過小,與羊祜的大名不能相稱,所以在舊亭址稍右處修建新亭,並取名“峴首亭”。陳塏作《峴首亭記》。這是峴山亭首次改稱峴首亭。另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峴首亭記》中雲江匯“規其制為六棱,列以闔扇”,新中國成立後尚存的最後的峴首亭亦為六面亭,其形制的創定可追溯至此。

隆慶五年(1571)左右,前後任職襄陽知府、湖廣巡撫的汪道昆錯誤地把峴石處當作羊祜登臨處,做了一個驚人之舉——把峴山亭改建到峴石處,一併把羊祜祠也搬移到該處。對於汪道昆的移亭之舉,蔣琦齡批評極為尖銳:“移亭于峴石,大謬始明代……禮廢兼去羊,其誤乃至再。”這嚴重混淆了羊祜於峴山置酒言詠的史實,也割裂了峴山文化的歷史傳承。

汪道昆在當時文名、官聲均極顯赫,他的移亭、祠之舉考據不嚴,對地勢踏勘不細,雖屬荒唐,但並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直到三十多年後,崇禎六年(1633)至八年,知府唐顯悅以行動相批駁,將亭移回峴首山原址,仍名“峴首亭”。並在峴首亭近旁造了一座略小的亭,名“峴山亭”,這也是最後出現的以“峴山”為名的亭了。

明代的移亭公案至此並沒有蓋棺論定,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和朝代的更迭,峴首山上的亭全部傾圮。

清代:改名文筆峰的峴首亭

清代,歷任官員在峴山亭問題上變得更為“任性”,但襄陽人卻頑強地保存了關於羊祜與峴山亭的記憶。

清雍正年間,守道魯之裕以一意之決,再次發展汪道昆的錯誤,認為羊祜登臨處在龜山(今真武山),於是在山上建新亭。幸而其荒謬言論並沒有引起大的反響,亭也很快廢棄。

道光二十七年(1847),襄陽知縣熊寶書在峴首山原址重建峴首亭。在歷經百年的流徙後,峴首亭終於又回到故址,但遺憾的是,新修的亭子不到一年就倒了。

光緒六年(1880),知府恩聯在原址重建亭,命名為“文筆峰”。恩聯,滿族正藍旗人,作為滿清官員,乃由監生捐納筆帖式入官,走的是一條通常滿人當官的路子。或是由於並未由科舉正途出身,所以在地方任上加意重視有科舉象徵意義的文筆峰。但遺憾的是,卻在有意無意間忽略了具有深厚歷史淵源和濃烈襄陽情結的峴首亭。

不過,出於多年的習慣,人們仍稱之為峴首亭。這,應該就是新中國成立後尚存的峴首亭,為七層六角攢尖式,高約20米,典雅古樸,雄偉壯觀,與峴山美景相得益彰,長期是襄陽的標誌之一。

近現代:漸漸遠去的峴首亭

如果說,峴首亭在清代遭到了曲解和誤讀,那麼,到了近現代,峴首亭更漸漸被人們遺忘。

在拍攝於1936年的這張老照片上,我們看到,峴首亭在民國時期依然巍然矗立,而從同時代的一些遊記也可以看出,其周邊墮淚碑、羊杜二公祠尚存,仍舊是遊歷襄陽城必至的名勝古跡。接下來,峴首亭也經受住了抗日炮火的洗禮。1966年,在修焦枝鐵路時,亭與羊杜祠一同被拆毀,原址僅存一堆瓦礫。從此,名留青史的峴首亭,逐漸從人們記憶中淡去,只留下一個模糊的背影。

失去了峴首亭的峴首山,是一座失去了文化靈魂的山,羊公碑已不在,峴山亭又已久違,使人們逐漸忘卻了峴首山曾經的榮光。曾經,“峴山圖”作為文人畫的一個常用體裁,峴山亭或峴首亭則是畫中必不可少的要件,其形象已經與羊祜、與峴山、與襄陽緊密相連。從峴首山的遠眺效果上看,峴首亭的存在尤其重要,它提高了峴山的標杆,抬高了登臨者的視線,登亭遠眺,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尤為壯觀。而今天,這些都不復得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大的遺憾,這對歷史文化名城襄陽來說,不僅僅是一個重要文化地標的丟失,也是一份珍貴文化遺產的流失。

另外,在我市收藏家李健先生處,有兩方與峴山相關的刻石,特將其影像敬呈於此,加深我們對峴山亭、峴首亭的緬懷之情。

峴山的名聲隨著一次次名人的登臨與詠唱更加顯耀,曾有人認為峴山的名聲可以與嵩山和華山相比。但是,由於峴山與峴首山地名的模糊,峴山亭地址和名稱開始流徙不定。嘉靖期間,侍禦沈洪才因公過襄陽,慕名登峴山,從游的張絅作《峴山亭記》,並命當時的襄陽知府韓廷偉刻碑,立於亭中。韓廷偉嘉靖十三年(1534)任襄陽知府,嘉靖十七年離任,此事當發生於這個階段。這是目前可以查到的最後見諸文字的處於原址的峴山亭。

嘉靖二十一年(1542),副使江匯因看到峴山亭規模過小,與羊祜的大名不能相稱,所以在舊亭址稍右處修建新亭,並取名“峴首亭”。陳塏作《峴首亭記》。這是峴山亭首次改稱峴首亭。另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峴首亭記》中雲江匯“規其制為六棱,列以闔扇”,新中國成立後尚存的最後的峴首亭亦為六面亭,其形制的創定可追溯至此。

隆慶五年(1571)左右,前後任職襄陽知府、湖廣巡撫的汪道昆錯誤地把峴石處當作羊祜登臨處,做了一個驚人之舉——把峴山亭改建到峴石處,一併把羊祜祠也搬移到該處。對於汪道昆的移亭之舉,蔣琦齡批評極為尖銳:“移亭于峴石,大謬始明代……禮廢兼去羊,其誤乃至再。”這嚴重混淆了羊祜於峴山置酒言詠的史實,也割裂了峴山文化的歷史傳承。

汪道昆在當時文名、官聲均極顯赫,他的移亭、祠之舉考據不嚴,對地勢踏勘不細,雖屬荒唐,但並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直到三十多年後,崇禎六年(1633)至八年,知府唐顯悅以行動相批駁,將亭移回峴首山原址,仍名“峴首亭”。並在峴首亭近旁造了一座略小的亭,名“峴山亭”,這也是最後出現的以“峴山”為名的亭了。

明代的移亭公案至此並沒有蓋棺論定,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和朝代的更迭,峴首山上的亭全部傾圮。

清代:改名文筆峰的峴首亭

清代,歷任官員在峴山亭問題上變得更為“任性”,但襄陽人卻頑強地保存了關於羊祜與峴山亭的記憶。

清雍正年間,守道魯之裕以一意之決,再次發展汪道昆的錯誤,認為羊祜登臨處在龜山(今真武山),於是在山上建新亭。幸而其荒謬言論並沒有引起大的反響,亭也很快廢棄。

道光二十七年(1847),襄陽知縣熊寶書在峴首山原址重建峴首亭。在歷經百年的流徙後,峴首亭終於又回到故址,但遺憾的是,新修的亭子不到一年就倒了。

光緒六年(1880),知府恩聯在原址重建亭,命名為“文筆峰”。恩聯,滿族正藍旗人,作為滿清官員,乃由監生捐納筆帖式入官,走的是一條通常滿人當官的路子。或是由於並未由科舉正途出身,所以在地方任上加意重視有科舉象徵意義的文筆峰。但遺憾的是,卻在有意無意間忽略了具有深厚歷史淵源和濃烈襄陽情結的峴首亭。

不過,出於多年的習慣,人們仍稱之為峴首亭。這,應該就是新中國成立後尚存的峴首亭,為七層六角攢尖式,高約20米,典雅古樸,雄偉壯觀,與峴山美景相得益彰,長期是襄陽的標誌之一。

近現代:漸漸遠去的峴首亭

如果說,峴首亭在清代遭到了曲解和誤讀,那麼,到了近現代,峴首亭更漸漸被人們遺忘。

在拍攝於1936年的這張老照片上,我們看到,峴首亭在民國時期依然巍然矗立,而從同時代的一些遊記也可以看出,其周邊墮淚碑、羊杜二公祠尚存,仍舊是遊歷襄陽城必至的名勝古跡。接下來,峴首亭也經受住了抗日炮火的洗禮。1966年,在修焦枝鐵路時,亭與羊杜祠一同被拆毀,原址僅存一堆瓦礫。從此,名留青史的峴首亭,逐漸從人們記憶中淡去,只留下一個模糊的背影。

失去了峴首亭的峴首山,是一座失去了文化靈魂的山,羊公碑已不在,峴山亭又已久違,使人們逐漸忘卻了峴首山曾經的榮光。曾經,“峴山圖”作為文人畫的一個常用體裁,峴山亭或峴首亭則是畫中必不可少的要件,其形象已經與羊祜、與峴山、與襄陽緊密相連。從峴首山的遠眺效果上看,峴首亭的存在尤其重要,它提高了峴山的標杆,抬高了登臨者的視線,登亭遠眺,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尤為壯觀。而今天,這些都不復得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大的遺憾,這對歷史文化名城襄陽來說,不僅僅是一個重要文化地標的丟失,也是一份珍貴文化遺產的流失。

另外,在我市收藏家李健先生處,有兩方與峴山相關的刻石,特將其影像敬呈於此,加深我們對峴山亭、峴首亭的緬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