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時隔60餘載 創修潭寶公路紀事碑回歸湘潭窯灣原址

工人們正用吊車安放潭寶公路紀事碑。不久前,湘潭窯灣潭寶汽車站廣場渡所旁,

吊車將精心包裝的創修潭寶公路紀事碑徐徐吊起,安放在新修建的亭臺上。

這座建於1925年的紀事碑,在顛沛流離60餘年後,終於回歸窯灣原址。

紀事碑上的歷史

1925年,貫通湘潭與邵陽(以前稱“寶慶府”)的潭寶公路起點處,湘中公路局修建了潭寶汽車站。這是全國第一個磚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汽車站。汽車站的一旁,修建了湖南華洋互賑會創修潭寶公路碑亭。

時至今日,我們在紀事碑上仍然可以依稀辨認:“自互助進化論興,一破強者生存之舊說。國無論東西,種無論黃白,苟遇天災,圓顱方趾,莫不立於同盟軍之陣線,與自然界為對抗之進行。古時交通未廣,救災恤鄰,僅限禹城;海通而後,萬里戶庭,國際之競爭益烈,而互助能力亦與為正比例焉……”洋洋灑灑近千字的碑文,曾任中華民國總理的熊希齡撰文,湖南華洋互賑會幹事方永元書寫。

碑文上詳細記述了當時國際國內形勢,及修建潭寶公路的起因、組織者和機構經費來源、工程技術人員、建設過程、工程費用、建設時間、工程量等情況,可謂是中國公路文化瑰寶。

紀事碑回遷之路

到了解放初期,因潭寶汽車站跨線橋面需拆除公路碑亭,之後紀事碑不幸遺失。直到1986年12月,才在湘潭市政公司大院內找回。

以時間為序,紀事碑的回遷之路清晰可辨。

1981年,潭寶線成為國道320線的其中一段。1987年12月25日,為紀念潭邵公路建成60周年,市政府在320國道砂子嶺地段重新修建了碑亭。1993年10月,碑亭被作為市級文物進行保護。

隨著窯灣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的推進,尤其是2014年10月,潭寶汽車站完成修繕及廣場碼頭建設,廣大人民群眾對潭寶公路紀事碑回遷原址的期待越來越高。

2016年6月,市政府批准潭寶公路紀事碑回遷原址。2016年11月,紀事碑從潭邵路84號移至窯灣潭寶汽車站。

今年2月,我市在汽車站輪渡碼頭渡所旁新建碑亭。2月28日,潭寶汽車站廣場渡所旁,吊車將精心包裝的創修潭寶公路紀事碑徐徐吊起,安放在新修建的亭臺上。這一天,這件離開60餘載的中國公路文化瑰寶,終於重回窯灣原址。

貫通三地的交通要道

明末清初,窯灣商業十分繁榮,形成了糧食市場、木材市場等,潭寶汽車站貫通了湘潭與邵陽兩地的商貿交流。

1922年5月至1924年6月,潭寶公路湘潭至湘鄉段修建。至1927年6月,潭寶公路全線貫通。

“從技術上看,潭寶公路比我國按通行汽車標準修建的最早公路長潭路有很大進步,已達到國內先進水準,全線路基寬度7.3米,路面堅實平坦;橋樑造型新穎,經久耐用,有的至今通車良好,頗受好評。”城發集團資產公司相關負責人稱。

潭寶公路建成後,省公路局的客運汽車從湘潭開往邵陽,結束了肩挑牲馱的商貿史。1928年10月1日,湖南第一路局開闢由湘潭至湘鄉,湘鄉至雙峰的“短票車”。

許多湘鄉人在邵陽經商,往來於途,自編《寶慶至湘鄉路途歌》。“寶慶城牆四四方,兩腳忙忙走湘鄉。雞叫三遍呷早飯,走出東門沒天光。青龍橋上打一望,十井欄杆到山塘。”

1930年,湘鄉人熊同先與妻弟周道濟共同購買了一輛木炭汽車,在潭寶公路上攬運貨物。客貨交通便利之後,促進了農副產品、工業製品的交流和民族工業、農業生產的發展。

如今,潭寶汽車站早已廢棄不用,但已成為窯灣獨特的歷史文化記憶。

>>返回湘潭線上首頁

1928年10月1日,湖南第一路局開闢由湘潭至湘鄉,湘鄉至雙峰的“短票車”。

許多湘鄉人在邵陽經商,往來於途,自編《寶慶至湘鄉路途歌》。“寶慶城牆四四方,兩腳忙忙走湘鄉。雞叫三遍呷早飯,走出東門沒天光。青龍橋上打一望,十井欄杆到山塘。”

1930年,湘鄉人熊同先與妻弟周道濟共同購買了一輛木炭汽車,在潭寶公路上攬運貨物。客貨交通便利之後,促進了農副產品、工業製品的交流和民族工業、農業生產的發展。

如今,潭寶汽車站早已廢棄不用,但已成為窯灣獨特的歷史文化記憶。

>>返回湘潭線上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