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青州農民畫版《青州上河圖》繪出南陽河秀麗景色

齊魯網3月9日訊(青州電視臺 于寧)北宋年間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描繪了汴京城內及近郊在清明時節社會上各階層的生活景象。而現在,青州有了農民畫版的《青州上河圖》。

天藍水清、花紅柳綠、色彩鮮豔、栩栩如生,這幅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古城青州南陽河邊的秀麗景色的農民畫,

就是退休教師楊福榮創作的 《青州上河圖》。

楊福榮從小愛好美術,還曾到師範學校進修過美術專業。近年來,青州市把大力發展農民畫產業作為做大做強青州書畫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抓,楊福榮也被雲門山街道辦事處請去給農民畫愛好者培訓。

“南陽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我小時候經常到那裡玩耍,去抓魚、摸蝦,那個時候的南陽河邊都是土堆。自打市里開始治理南陽河,

南陽河的風景也變得越來越好了。 ”楊福榮想何不借鑒一下《清明上河圖》的畫法,展現一下青州的美好景色。說幹就幹,楊福榮拿著自己的小攝像機從青都大酒店開始向東到青雲橋一路取景,然後根據拍攝的照片和視頻取捨合適的、有特色的景色入畫。有了構想,楊福榮開始了創作。“農民畫與油畫、國畫不同,要採用誇張的畫法、用色要大膽,但是不能失去原來的樣子。
”為了體現南陽河的生機,楊福榮在河裡畫上躍起的鯉魚、飛翔的白鷺、盛開的芙蕖和荷花等動植物,以及觀光車和遊覽的人群。為了展現我市在道德文化建設方面的成果,楊榮福還獨具匠心地將河岸的指示牌寫上 “以孝治村”、“環衛一體化”等標語。從構思到完成,楊福榮用了15天的時間,每天除了吃飯、睡覺,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畫畫上。

楊福榮說,這次作品完成得太匆忙,

所以很多地方自己還不是很滿意,希望有機會可以再完善一下作品,讓《青州上河圖》變得更美,更能展現青州的美麗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