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陝西最具有代表性的幾種麵食,看完知道為何北方人愛吃面

油潑扯面

陝西扯面的形狀,有拉拽寬厚如腰帶的大寬長面,俗稱“biang biang 面”,有細薄似韭葉的二寬面;有細如銀針的龍鬚麵,有粗繼如筷子的箸頭面,有三棱形似寶劍的劍刃面;有拽成短節的“空心面”。

陝西油潑扯面,面長不斷,光滑筋韌,酸辣味美,熱油澆在面上的那一刻,辣椒的香氣交雜著蒜香和小蔥的清香,香氣四溢,淺嘗一口,那就是濃濃的陝西味道。 每家有每家的做法,歸結到最終的一步都是以熱油潑之,萬變不離其宗,掌握住靈魂,下面要做的,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製自己的口味。

臊子面

臊子面以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韌滑爽。臊子面的特點是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麵湯油光紅潤,味鮮香渾厚而不膩。

楊淩蘸水面

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湯麵分盆裝、越嚼口越香。

楊淩蘸水面的面和湯是分開的,吃的時候從大面盆裡夾出寬厚且長的麵條拉到碗裡的湯中,然後夾著麵條一口一口地咬著吃。

四十裡鋪羊肉面

四十裡鋪羊肉面是陝北最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陝西綏德四十裡鋪羊肉面遍佈很多地方。

在陝北,有句民謠無人不曉。那就是,“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四十裡鋪的羊肉面。”四十裡鋪羊肉面,其中羊肉是選自陝北肥嫩的山羊肉,肉質鮮美肥嫩,是羊肉中的極品,面為揪面片。

乾縣驢蹄子面

是陝西乾縣的風味麵食, 為什麼叫“驢蹄子”呢,

據說是他形似驢蹄子,吃上的口感筋道,有“驢”的一身倔勁兒。這個“驢蹄子”面是農村人幹活回家晚了,來不及擀面的一種“偷懶的”方法,只需不到半個小時 就能吃上美味的麵條,方法非常簡單。

漢中梆梆面

將麵粉用水和成硬面團,餳5分鐘後盤揉,用擀杖擀成極薄面片,切成韭菜葉寬的麵條。

炒鍋置火上倒入菜籽油,燒七成熱時離火,涼至五成熱時,放入辣椒面,製成辣油。生薑搗成汁,大蔥切成蔥花,醬油、醋分別熬開。在碗內加適量醬油、醋、精鹽、辣椒油、薑汁、花椒粉、蔥花等,加入少量麵湯 ,撈入煮熟的麵條,淋上熟豬油即成。

削筋面

削筋面在和麵的時候面要揉硬,然後擀厚,切成長短均勻的細條就好了,做好後吃起來非常筋道。削筋面具有筋而不硬,滑而不嫩,油而不膩,辣香爽口,鹹酸適口的特點。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削筋面

削筋面在和麵的時候面要揉硬,然後擀厚,切成長短均勻的細條就好了,做好後吃起來非常筋道。削筋面具有筋而不硬,滑而不嫩,油而不膩,辣香爽口,鹹酸適口的特點。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西山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