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空中咆哮者,航空電子幕——美國空軍電子戰機發展簡史

在世界航空作戰歷史之中,電子戰機的出現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他完全改變了傳統的空中作戰對比,科技強大的國家可以依靠電子戰機取得完整的空中優勢,

令處於劣勢的一方更加難以招架,航空作戰儼然成為大國手中揮舞的長劍,令其他國家不得不向其低頭。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研製並裝備電子戰飛機的國家,這一研發成果可以追溯到二戰末期,當時美軍就在部分B-24轟炸機上安裝雜波干擾機用於對敵方的地面雷達與炮射雷達進行干擾,大大降低了美軍轟炸機的戰損率。

掛載哈姆反輻射導彈的EA-6B徘徊者電子戰機

二戰結束後又爆發了多次局部戰爭,美軍當時在部分B-29轟炸機上安裝電子干擾機和箔條投放器,對地面防空系統和引導雷達等設備進行高強度的壓制干擾,以掩護己方的空中作戰行動,由此取得了部分戰果。

限於當時的電子干擾裝置技術水準,美軍電子戰機在遇到蘇聯研製的新型雷達時,

改造的B-29干擾機便只能望而興歎了。之後美軍又開始研製專用電子戰飛機,從20世界5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先後裝備了EB-66、RB-69A、EA-1F、EKA-3B、EF-10B等諸多型號的電子戰飛機。

世界上第一款專用電子戰飛機——EB-66

空戰史上第一次把電子戰飛機大規模投入實戰的戰例,

是在1955年爆發的越南戰爭。這場戰爭中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共投入了150多型電子戰飛機,這些電子戰飛機對越南的各類地面雷達以及火炮、導彈制導雷達進行了大範圍、高強度的壓制與干擾。著名的“野鼬鼠”攻擊小隊及其電子戰法就是誕生在此時。

由此,在越南戰爭中出現了新的電子“硬”殺傷理論,能夠使用反輻射導彈對地面雷達進行打擊的F-100F、EF-105F、F-105G也開始投入實戰。

“硬”殺傷理論的提出以及可以實施“硬”殺傷的電子戰飛機的出現,使美軍的電子戰能力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越南戰爭中的F-4野鼬鼠小隊

美軍飛行員一開始對電子作戰比較抵觸,因為這種看不見的力量令人感到質疑,

難道我打開這個電子戰吊艙,敵人就看不見我了嗎?這倒不如多載一些炸彈導彈來的實際。不過後來,隨著戰爭的發展,那些有電子掩護的作戰小隊生存率要比沒有電子掩護的小隊高的多,於是美軍的航空隊開始爭搶電子戰設備,一時間,電子戰成為了香餑餑。

後來更加先進的EA-6A電子戰飛機投入使用,EA-6A裝備了30多部電子干擾設備可以覆蓋當時幾乎所有的雷達工作波段,同時還具備雜波、通信干擾及電子偵察/監視能力。1970年EA-6A的改進型EA-6B投入使用,除了對機上各種電子設備進行升級外,最大的變化是EA-6B也具備了“硬”殺傷能力,可以使用反輻射導彈對地面雷達進行打擊,可以說EA-6B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戰飛機了。隨著大量電子戰飛機的投入實戰,美軍的飛機戰損率在越南戰爭中大大下降,生存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美國海軍EA-6B徘徊者電子攻擊機

隨著電子技術尤其是軍用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設備的功能與性能有了巨大的進步,軍用飛機上的電子設備的作戰效能和技術水準得到了了明顯提高,更為研製下一代電子戰飛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一段時期美軍的電子戰飛機得到了高速發展,雖然研製的型號並不多,但機載電子設備性能與作戰效能大大提高,功能也愈加豐富。

這段期間內電子偵察機方面RC-135系列戰略偵察機、TR-1A高空電子偵察機、EP-3E電子偵察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專門電子戰飛機方面則研製了EF-111A、EC-130H以及具備“硬”殺傷能力的F-4G。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美軍如今已經擁有了功能完善、數量眾多,集電子偵查、監視、干擾、“硬”殺傷能力於一身的現代化電子戰飛機體系,新的EA-18G戰鬥機還可以通過專門的改造,和專業的戰法,在對抗F-22隱身戰鬥機中取得勝利,這足見電子戰對於戰爭形態的革新,是多麼重要。


F-4G野鼬鼠電子戰機

雖然電子戰飛機在之前的幾場戰爭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但是一直都是擔負著一種輔助的作戰支援保障力量投入戰鬥,並沒有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力量,直到1991年爆發的海灣戰爭,人們終於認識到了電子戰飛機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海灣戰爭中美軍出動了4000多架次的電子戰飛機,參與了海灣戰爭中整個空中作戰,對伊拉克全國的軍民雷達、通信系統、指揮控制系統進行了有效的偵察、定位、干擾、壓制以及打擊,使得伊拉克的防空部隊、雷達、通信系統完全喪失了作戰能力,甚至導致伊拉克整個國家的作戰力量陷入癱瘓,使當時號稱世界第五的伊拉克空軍面對多國部隊的打擊時毫無還手之力,只能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為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取得海灣戰爭的勝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給當時電子戰技術水準落後的中國敲響了警鐘。

美國海軍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

美軍不僅在歷次戰爭中使用電子戰飛機,在和平時期也曾經對我國使用過電子戰飛機。在 1991年到1997年內,我軍沿海的防空系統在東南沿海上發現兩次大規模的“空中入侵”情況,從雷達的探測資料上看,最大的一次“入侵”的敵機達到了數百架,深入到了江蘇浙江等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的區域上空。可當中國空軍緊急起飛大量戰機攔截時卻一架敵機也沒有發現。實際上,當時雷達上發現的“敵機”都是美軍的EA-6B在接收中國防空雷達的探測信號以後,經過干擾、針對性的改變參數再轉發回去的欺騙信號所形成的的“敵機”。這是美軍對我國防空實力的一次試探,引誘隱蔽雷達開機並收集雷達信號特徵,戰時則可以對其進行干擾、壓制和欺騙,使我軍做出錯誤的判斷。之後這幾起事件更被高層視為恥辱,也正是有了這次恥辱以及海灣戰爭的警鐘才使現在的中國電子戰飛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殲16電子戰機

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末後,隨著電腦技術、積體電路製造技術的發展,電子戰飛機又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又一批作戰能力強大的電子戰飛機陸續出現,如EA-18G和F-16CJ,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美國海軍的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EA-18G具有十分強大的電子攻擊能力,依靠諾斯羅普公司為其設計的 ALQ-218V(2)戰術接收機和新的 ALQ-99 戰術電子干擾吊艙可以高效的對面空雷達進行壓制與干擾,它的ALQ-218V(2)戰術接收機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款能夠在對敵實施全屏段干擾時仍不妨礙電子監聽的系統,EA-18G一般在機身、機翼下攜帶3個ALQ-99 戰術電子干擾吊艙,分別是一個低頻兩個高頻,可以實現全屏段干擾。憑藉這新一套先進的電子對抗設備,EA-18G可以算的上是當今最具代表性的電子戰飛機了。


海灣戰爭中,三架F-111和一架EF-111組成編隊飛行

由於電子對抗能力強,EA-18G甚至成為了美國空軍中第一款可以擊敗F-22戰鬥機的飛機,F22“猛禽”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種,也是最先進的一種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曾經在各種模擬空戰中擊落了144架美國的先進第三代戰鬥機,而自己又無一損失,創造了神話,被稱為是“不可戰勝的神鳥”。但是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在2009年2月的一次美國軍事演習中,仰仗著先進的電子干擾技術,一路壓制著F-22戰鬥機的遠端探測雷達,將空戰拖進了近距離格鬥階段,然後發射了AIM-120空對空導彈將其擊落。眾所周知,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在空戰中最主要的優勢就是依靠其低可探測的設計,降低對方雷達的發現距離,並且令其火控雷達難以鎖定自己。第三代戰鬥機如果想要戰勝第五代戰鬥機,只有將空戰拉近到近距離格鬥階段才有機會。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不但裝備了新一代電子對抗設備,同時也保留了原來F/A-18E/F戰鬥機全部的武器系統和空戰能力,因此其先進的設計使得其無論在廣闊的大洋上空,還是在陸地環境中使用,都可以很好的遂行電子攻擊(AEA)的任務。他堪稱是世界上戰鬥能力最強的電子戰機,也是電子干擾能力最強的戰鬥機。

翼下掛載了先進電子戰吊艙的飛豹戰機,號稱“咆哮飛豹”

美國人有先進的電子戰機,我們中國人當然也不能落後。我國的電子戰機主要依靠的是運8高新系列電子戰機,這些電子戰機同時也承擔了電子偵察機的任務。高新(GX)工程,是為空軍研製的電子支援偵察飛機,主要通過在運-8上加裝了電子支援偵察系統和合成孔徑雷達,使之可以遂行戰場探測和對地精確成像以及電子攻擊干擾等任務,為攻擊機提供目標指示和引導支援。高新工程是我國電子戰能力的中堅力量。另外,以飛豹電子戰型和殲16D電子攻擊機為代表的我國新一代戰術電子攻擊機,也進一步增加了我國實施電子壓制和硬殺傷作戰的能力。

比如,殲16電子戰機就可以和其他殲-16戰鬥轟炸機一起,以同機編組的模式伴隨行動,可以同時出現在同一區域,在執行電子壓制的同時,還可以進行火力突擊。但是運-8高新機卻只能在攻擊機編隊後方單獨行動,危險度較高,且需要其他護航機伴隨保護,作戰靈活性就差了一些。

同時還具備雜波、通信干擾及電子偵察/監視能力。1970年EA-6A的改進型EA-6B投入使用,除了對機上各種電子設備進行升級外,最大的變化是EA-6B也具備了“硬”殺傷能力,可以使用反輻射導彈對地面雷達進行打擊,可以說EA-6B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戰飛機了。隨著大量電子戰飛機的投入實戰,美軍的飛機戰損率在越南戰爭中大大下降,生存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美國海軍EA-6B徘徊者電子攻擊機

隨著電子技術尤其是軍用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設備的功能與性能有了巨大的進步,軍用飛機上的電子設備的作戰效能和技術水準得到了了明顯提高,更為研製下一代電子戰飛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一段時期美軍的電子戰飛機得到了高速發展,雖然研製的型號並不多,但機載電子設備性能與作戰效能大大提高,功能也愈加豐富。

這段期間內電子偵察機方面RC-135系列戰略偵察機、TR-1A高空電子偵察機、EP-3E電子偵察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專門電子戰飛機方面則研製了EF-111A、EC-130H以及具備“硬”殺傷能力的F-4G。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美軍如今已經擁有了功能完善、數量眾多,集電子偵查、監視、干擾、“硬”殺傷能力於一身的現代化電子戰飛機體系,新的EA-18G戰鬥機還可以通過專門的改造,和專業的戰法,在對抗F-22隱身戰鬥機中取得勝利,這足見電子戰對於戰爭形態的革新,是多麼重要。


F-4G野鼬鼠電子戰機

雖然電子戰飛機在之前的幾場戰爭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但是一直都是擔負著一種輔助的作戰支援保障力量投入戰鬥,並沒有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力量,直到1991年爆發的海灣戰爭,人們終於認識到了電子戰飛機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海灣戰爭中美軍出動了4000多架次的電子戰飛機,參與了海灣戰爭中整個空中作戰,對伊拉克全國的軍民雷達、通信系統、指揮控制系統進行了有效的偵察、定位、干擾、壓制以及打擊,使得伊拉克的防空部隊、雷達、通信系統完全喪失了作戰能力,甚至導致伊拉克整個國家的作戰力量陷入癱瘓,使當時號稱世界第五的伊拉克空軍面對多國部隊的打擊時毫無還手之力,只能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為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取得海灣戰爭的勝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給當時電子戰技術水準落後的中國敲響了警鐘。

美國海軍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

美軍不僅在歷次戰爭中使用電子戰飛機,在和平時期也曾經對我國使用過電子戰飛機。在 1991年到1997年內,我軍沿海的防空系統在東南沿海上發現兩次大規模的“空中入侵”情況,從雷達的探測資料上看,最大的一次“入侵”的敵機達到了數百架,深入到了江蘇浙江等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的區域上空。可當中國空軍緊急起飛大量戰機攔截時卻一架敵機也沒有發現。實際上,當時雷達上發現的“敵機”都是美軍的EA-6B在接收中國防空雷達的探測信號以後,經過干擾、針對性的改變參數再轉發回去的欺騙信號所形成的的“敵機”。這是美軍對我國防空實力的一次試探,引誘隱蔽雷達開機並收集雷達信號特徵,戰時則可以對其進行干擾、壓制和欺騙,使我軍做出錯誤的判斷。之後這幾起事件更被高層視為恥辱,也正是有了這次恥辱以及海灣戰爭的警鐘才使現在的中國電子戰飛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殲16電子戰機

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末後,隨著電腦技術、積體電路製造技術的發展,電子戰飛機又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又一批作戰能力強大的電子戰飛機陸續出現,如EA-18G和F-16CJ,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美國海軍的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EA-18G具有十分強大的電子攻擊能力,依靠諾斯羅普公司為其設計的 ALQ-218V(2)戰術接收機和新的 ALQ-99 戰術電子干擾吊艙可以高效的對面空雷達進行壓制與干擾,它的ALQ-218V(2)戰術接收機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款能夠在對敵實施全屏段干擾時仍不妨礙電子監聽的系統,EA-18G一般在機身、機翼下攜帶3個ALQ-99 戰術電子干擾吊艙,分別是一個低頻兩個高頻,可以實現全屏段干擾。憑藉這新一套先進的電子對抗設備,EA-18G可以算的上是當今最具代表性的電子戰飛機了。


海灣戰爭中,三架F-111和一架EF-111組成編隊飛行

由於電子對抗能力強,EA-18G甚至成為了美國空軍中第一款可以擊敗F-22戰鬥機的飛機,F22“猛禽”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種,也是最先進的一種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曾經在各種模擬空戰中擊落了144架美國的先進第三代戰鬥機,而自己又無一損失,創造了神話,被稱為是“不可戰勝的神鳥”。但是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在2009年2月的一次美國軍事演習中,仰仗著先進的電子干擾技術,一路壓制著F-22戰鬥機的遠端探測雷達,將空戰拖進了近距離格鬥階段,然後發射了AIM-120空對空導彈將其擊落。眾所周知,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在空戰中最主要的優勢就是依靠其低可探測的設計,降低對方雷達的發現距離,並且令其火控雷達難以鎖定自己。第三代戰鬥機如果想要戰勝第五代戰鬥機,只有將空戰拉近到近距離格鬥階段才有機會。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不但裝備了新一代電子對抗設備,同時也保留了原來F/A-18E/F戰鬥機全部的武器系統和空戰能力,因此其先進的設計使得其無論在廣闊的大洋上空,還是在陸地環境中使用,都可以很好的遂行電子攻擊(AEA)的任務。他堪稱是世界上戰鬥能力最強的電子戰機,也是電子干擾能力最強的戰鬥機。

翼下掛載了先進電子戰吊艙的飛豹戰機,號稱“咆哮飛豹”

美國人有先進的電子戰機,我們中國人當然也不能落後。我國的電子戰機主要依靠的是運8高新系列電子戰機,這些電子戰機同時也承擔了電子偵察機的任務。高新(GX)工程,是為空軍研製的電子支援偵察飛機,主要通過在運-8上加裝了電子支援偵察系統和合成孔徑雷達,使之可以遂行戰場探測和對地精確成像以及電子攻擊干擾等任務,為攻擊機提供目標指示和引導支援。高新工程是我國電子戰能力的中堅力量。另外,以飛豹電子戰型和殲16D電子攻擊機為代表的我國新一代戰術電子攻擊機,也進一步增加了我國實施電子壓制和硬殺傷作戰的能力。

比如,殲16電子戰機就可以和其他殲-16戰鬥轟炸機一起,以同機編組的模式伴隨行動,可以同時出現在同一區域,在執行電子壓制的同時,還可以進行火力突擊。但是運-8高新機卻只能在攻擊機編隊後方單獨行動,危險度較高,且需要其他護航機伴隨保護,作戰靈活性就差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