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國演義》一邊神化諸葛亮,一邊也在毀滅他

如今只要一提到《三國演義》,大家肯定率先想到的便是諸葛亮。在這部奇書裡,諸葛亮似乎成了一個完美無瑕的人物——集智慧、忠義、勇氣于於一身,深受世人敬仰和愛戴。

諸葛孔明

但是,如果你仔細留意《三國演義》其中的細節,你就會發現它不僅在神化諸葛亮,也在不遺餘力地毀滅他。下面咱們簡單舉兩例來說明:

一、諸葛亮的初衷並非興漢,而是為了一展抱負

諸葛亮號臥龍先生,但這應該是旁人贊許他的,而縱觀演義始末,

最有可能賜其名號者,當屬荊襄隱士司馬徽。司馬徽願意給諸葛亮如此高的讚譽,說明他確有非凡之才。而且,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又是沔南名士。按理來說,憑著司馬徽的推薦和老丈人的關係,諸葛亮要想入仕可謂輕而易舉。雖演義中並未提及,但不難猜想荊州牧劉表肯定招攬過諸葛亮。但結果呢,諸葛亮在臥龍崗一隱就是數年,完全沒有出山的念頭。

三顧茅廬

另外,荊州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位置十分緊要,諸葛亮若是有心,完全可以在劉表麾下幹出一番大事業。可是,當如此得天獨厚的機遇擺在諸葛亮面前時,他居然毫不動心。看完演義的人估計都會認為諸葛亮立志興漢,他在等待同樣有此志向的劉備。

但很遺憾,這裡面恐怕另有隱情。還記得諸葛亮是如何向劉備建議三分天下的大計嗎?荊州乃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這是否透露出另一層意思,不是諸葛亮看不上荊州這個可以一展身手的平臺,而是劉表這個“老闆”不思進取,叫他不稱心如意。諸葛亮又是怎麼勸劉備堅定奪取荊州的決心的?夜觀天相,劉表命不久矣,將軍不取,自有旁人來取。由此可以看出,諸葛亮不喜歡給人打短工,
而只是想找一個有潛力的上司。

隆中對——三分天下

二、徐庶回馬薦諸葛,孔明不言坑元直

徐庶毛遂自薦,被劉備拜為軍師,後獻計破了引兵來犯的曹仁,成功引起了曹操的注意。曹操向程昱詢問徐庶的本事,不想麾下數一數二的謀士竟然自愧不如,讓曹操十分震驚。於是乎,曹操用計騙來徐母,並誘其作書喚徐庶前來。徐庶乃至孝之人,得到手書後立即向劉備請辭。

劉備不忍加害,反倒十裡相送,令徐庶大為感動,於是回馬舉薦好友諸葛亮。為了替劉備召來諸葛亮,徐庶甚至繞路趕往南陽與諸葛亮見了一面,之後才去了許都。結果正如司馬徽所料,徐母為守忠節自縊而亡。導致這一悲劇的直接原因是徐庶棄明投暗,令徐母自慚形穢。

徐庶入曹營

問題來了,司馬徽輕而易舉地就看穿了曹操的詭計,說明此計本身並不高明,只是徐庶身在局中,亂了心神,才誤中了奸計。可是,徐庶在趕往許都之前曾見過諸葛亮,很難相信諸葛亮對此事會毫不知情。既然知道了,憑諸葛亮的智慧,他能看不出其中險惡?但是,當徐氏母子相聚後,徐庶醒悟中計時那一臉驚訝的表情,分明證實了諸葛亮並未為他拆穿曹操的陰謀。從厚黑學的角度來揣測,如果不將徐庶從劉備身邊支走,那諸葛亮就沒有理由,或者無法說服他自己走近劉備(想想後來龐統為什麼不先投劉備,而是轉向孫權,便不能理解這一點)。

回馬薦諸葛

徐庶入曹營

問題來了,司馬徽輕而易舉地就看穿了曹操的詭計,說明此計本身並不高明,只是徐庶身在局中,亂了心神,才誤中了奸計。可是,徐庶在趕往許都之前曾見過諸葛亮,很難相信諸葛亮對此事會毫不知情。既然知道了,憑諸葛亮的智慧,他能看不出其中險惡?但是,當徐氏母子相聚後,徐庶醒悟中計時那一臉驚訝的表情,分明證實了諸葛亮並未為他拆穿曹操的陰謀。從厚黑學的角度來揣測,如果不將徐庶從劉備身邊支走,那諸葛亮就沒有理由,或者無法說服他自己走近劉備(想想後來龐統為什麼不先投劉備,而是轉向孫權,便不能理解這一點)。

回馬薦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