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借鑒德國工業4.0 關鍵要立足中國實際

國研中心攜手博世發佈工業4.0研究報告

攜手博世集團發佈《借鑒德國工業4.0推動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研究報告,

提出了借鑒工業4.0,推動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具體政策建議。

上述政策建議基於對德國工業4.0及中國製造業發展現狀所做的系統、全面、客觀、深入的研究。

正如該研究項目中方執行負責人、國研中心副主任隆國強在當日發佈會上所言:“利用新一輪科技革命成果,特別是新一代的資訊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和發展新經濟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經濟一直處於持續低迷狀態,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都在尋求擺脫金融危機陰影,重塑經濟增長動力。各國不約而同將戰略目標聚焦在如何利用新一代的資訊技術來提升製造業的競爭力,如德國提出工業4.0戰略,美國提出製造業復興,日本、法國、英國等也都重新聚焦製造業。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自不例外。

《借鑒德國工業4.0推動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研究專案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誕生。

2015年8月,國研中心與博世達成合作協定並啟動研究項目。國研中心李偉主任和博世集團董事長鄧納爾親自擔任項目負責人,具體工作由國研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和博世中國負責。

隆國強強調,不管德國工業4.0貼著什麼標籤,其所代表的生產方式的革命性變化是一個重大變化;作為製造業大國的中國,

製造業增加值全球排名第一,中國必須重視在製造業領域發生的生產方式的變革。

但是,工業4.0是“德國的工業4.0”,是根據德國的國情建立的體系,旨在提高德國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中國製造業整體尚處於由工業2.0向工業3.0過渡的階段,不同行業、地區以及企業間的自動化程度和資訊化能力存在巨大差異,發展水準參差不齊,這也使得中國制造型企業向智慧製造的轉型過程中,

將呈現多樣化的需求。因此,借鑒工業4.0,最關鍵的是要結合中國的實際。

基於此,《借鑒德國工業4.0推動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提出,實現中國的智慧製造將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分三步走:第一步(3—5年),補短板、打基礎、擴試點、塑平臺;第二步(5—10年),夯實基礎、提升水準、重點突破、局部領先;第三步(10—15年)創新、超越、再創新、再超越。在此過程中,逐步實現生產製造自動化、流程管理數位化、企業資訊網路化和智慧製造雲端化。

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施維納博士透露,博世是德國工業4.0平臺的成員,也是首個加入美國工業互聯網聯盟的歐洲企業,希望借此推動工業4.0在全球範圍的深度融合。

德國工業4.0的主力宣導者博世在工業4.0領域所採取的“雙重戰略”——踐行者+供應商,使其對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此前,博世已在其全球250多家工廠試點了100多個工業4.0項目,其中包括擴在中國的13家工廠,涉及汽車零部件、工業技術、感測器和消費類產品等多個製造領域。此外,憑藉在跨業務領域的生產製造經驗和工業4.0實踐,博世開始為中國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制造型企業提供集軟硬體一體化的工業4.0解決方案。據悉,博世已與國內機械行業龍頭企業之一的秦川機床達成戰略夥伴關係,為後者的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生產線項目提供產線設計及實施、資訊化升級的一體化方案。

編 輯丨曹陽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其中包括擴在中國的13家工廠,涉及汽車零部件、工業技術、感測器和消費類產品等多個製造領域。此外,憑藉在跨業務領域的生產製造經驗和工業4.0實踐,博世開始為中國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制造型企業提供集軟硬體一體化的工業4.0解決方案。據悉,博世已與國內機械行業龍頭企業之一的秦川機床達成戰略夥伴關係,為後者的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生產線項目提供產線設計及實施、資訊化升級的一體化方案。

編 輯丨曹陽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