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麗苗銀傳承歷史!苗寨打銀,一個險些沒落的文化珍寶!

銀匠曾經是苗寨最受人尊敬的職業,

但如今,苗銀匠人似乎已經跟不上時代節拍了。

以前,銀飾是苗族居家旅行的必備神器,

苗族訂親,頭飾、披肩再窮也先送半套,另半套過門時必須付清。

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苗族開始拒絕用銀飾做彩禮:“我們已經漢化,不興戴銀了。”

作為湘西苗銀世家麻氏家族最後的傳人,

麻茂庭40多年都在自己的老木屋裡堅持製作銀嫁衣,

在他看來,苗銀是苗族穿在身上的符號,

而銀匠就是用鐵錘記錄歷史的。

提到苗族,每個人眼前都會立刻浮現出一幅景象:

美麗的苗族姑娘著盛裝款款走來,別在五彩苗服上的銀飾叮叮作響。

苗銀可以說是苗族最重要的文化載體。

苗銀匠人麻茂庭來自湘西有名的苗銀世家,

麻家的苗銀傳到麻茂庭手上,已經是第五代了。

40多年來,麻茂庭一直“躲在”苗寨的老木屋,

打造著一件件奇美、精巧的銀嫁衣。

圖為身著銀嫁衣的苗族女子。

苗銀匠人分為游方銀匠和定點銀匠兩種,

麻茂庭屬於定點銀匠,在家承接加工銀飾。

圖為麻茂庭經過熔銀、去雜、鍛銀、拉絲、吹燒等多道工序才完成的銀飾。

麻茂庭的家有些簡陋,

這是一棟外面用磚頭砌、裡邊用木頭襯的傳統苗居,

和傳統的徽州民宅有幾分相似。

麻茂庭平日就是在這裡作業。

圖為麻茂庭進行鍛銀:左手用火鉗架住銀條,右手掄起鐵錘開始敲打。

每敲打一下就把銀條翻個面。

千錘百煉後,一尺多長的銀條硬是被敲成了一根一米多長的銀線。

在苗族人心中,銀飾具有辟邪穢、驅鬼神、保平安、送光明的作用,

於是銀飾成了苗族“盛裝”裡必不可少的元素。

麻茂庭妻子(左)身上的這套苗族盛裝,就是麻茂庭打制的。

銀飾也是姑娘嫁妝裡必不可少的部分。

定制一套完整的苗銀嫁妝大約要用十幾斤苗銀,

一套專屬於自己的銀嫁衣包括頭帽、手鐲、項圈、腳釧等。

這樣一整套苗銀飾品,

即使像麻茂庭這樣的老銀匠每天打制的話,也要花費超過半年時間,

售價約在10多萬元人民幣。

圖為麻茂庭展示他製作的精美的首飾品。

如今,隨著族人漢化,銀匠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了,

“全鎮人都住上新樓房,但我還住著結婚時蓋的木頭房!這就是銀匠的現在。”

麻茂庭自嘲道。

訂單的減少導致了大批銀匠失業,

麻茂庭的五個兄弟,四個改行。

徒弟15人,如今14個已經不沾銀了。

但麻茂庭仍堅持打制銀飾,“農忙時封爐,農閒時操錘”。

2009年6月,麻茂庭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苗族銀飾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隨著旅遊業興起,非遺評選的錦上添花,

他的訂單也漸漸多了起來。

麻茂庭家中有著各式各樣的銀戒指、手鐲、頭飾……

這讓這個偏遠苗寨仿佛一下變身為“藏金洞”。

麻茂庭雖然已是苗銀國家級工藝大師,

但他打制的銀飾仍然賣得和市場上的銀飾價格差不多,

每次有人慕名前來拜訪時,他的銀器就會被搶購一空。

麻茂庭自嘲道。

訂單的減少導致了大批銀匠失業,

麻茂庭的五個兄弟,四個改行。

徒弟15人,如今14個已經不沾銀了。

但麻茂庭仍堅持打制銀飾,“農忙時封爐,農閒時操錘”。

2009年6月,麻茂庭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苗族銀飾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隨著旅遊業興起,非遺評選的錦上添花,

他的訂單也漸漸多了起來。

麻茂庭家中有著各式各樣的銀戒指、手鐲、頭飾……

這讓這個偏遠苗寨仿佛一下變身為“藏金洞”。

麻茂庭雖然已是苗銀國家級工藝大師,

但他打制的銀飾仍然賣得和市場上的銀飾價格差不多,

每次有人慕名前來拜訪時,他的銀器就會被搶購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