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家電共用尋求商業模式再造“共用電視”和共用關係不大

【家電網 HEA.CN 2017年5月26日頭條】在中國,隨著共用單車的火爆,“共用”一詞被國內的資本市場徹底點燃:共用充電寶、共用雨傘、共用籃球、共用車位,然而這些共用項目看似火爆,實際上其中一些企業們卻面臨生存難題。

放眼國際,此時在愛車出名的德國,共用汽車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美國,共用衣櫥也成為人們參加聚會時的租借禮服的首選。然而最為與眾不同的“共用”仍然來自於家電產品。

共用家電細分大不同

據家電網瞭解,在西班牙等地,由官方主導的“共用冰箱”用“共用食物”的方式實現了“人人都能做公益”的食物高效共用。共用冰箱的前身實際上是在西班牙的加爾達考市政府為窮人設立的食物銀行,

隨後在2015年,西班牙的一個小城市設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用冰箱”。如今,食物銀行已遍及歐洲的13個國家,總數達157家,而“共用冰箱”分享食物計畫也從西班牙傳至各個歐洲國家:在德國,食品機構還特意組織志願者多管道收集食物資源;在美國,星巴克做過一個“FoodShare"計畫,全國7600家的星巴克將把所有未售出的速食品捐贈於美國的食物銀行;近日,
在中國北京、上海等地的路邊也出現了“共用冰箱”食物分享計畫。

業內人士向家電網稱,如果說共用洗衣的本質是群體聚居環境下,借助撮合平臺進行閒置資源的優化配置,那麼近日出現的“共用電視”所追求的便是“先富帶動後富”,

用戶在一年裡幫助樂視扭轉局面,隨後樂視便將其回饋給用戶。

共用電視的意義不在於“共用”

據瞭解,樂視超級電視在16日推出“共用電視“,這是首個“共用電視”概念。樂視在為百度百科貢獻了一個詞條之後,外界傳來一些質疑聲:“共用電視”是“偽共用”,被認為是一種變相的出貨方式,“強行共用”卻並不具備共用經濟的特性。

樂視致新總裁梁軍則強調,共用電視模式的核心是為了獲取高額利潤流水,

也就是用戶的大量點擊和購買行為,給其他用戶帶來價值。目前,樂視共用電視只給使用者提供3個任務,未來或許還會有30個甚至300個各種各樣的任務,能讓超級電視、超級電視的商業夥伴和超級電視的使用者,一起把資源拿出來,經過重組優化共同享受最後的成果,做到共贏,這才是共用經濟。

“共用電視”目前的具體執行方案是,如果用戶買了一台3699元起的樂視電視,

還需要在以下三項任務中完成其一即可獲得四年會員: 購買699元的售後服務禮包或者按要求做到每年開機不少於277天,或在樂視電視上購物,比如遊戲、充值、購買會員達到一定積分。這個在星巴克流行的“續杯”文化被用在了電視內容付費上。

有媒體稱,樂視此次是在硬體和內容上完全補貼使用者,再次回到“價格屠夫”時期。上述人士並不這麼認為,樂視對用戶的兌現是在未來的一年以後,在這一年裡,其通過使用者277次的開機頻率帶來的廣告商湧入便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況且樂視超級電視目前的開機廣告已經高達180萬元/天;並且並非每個花錢購買電視的使用者都會完成277天的開機任務,這是一個不確定因素,那麼這個用戶就自然不在樂視的“四年會員”名單裡,在這一年裡,樂視並不虧。

不少網友的疑問是,如果用戶因各種原因未能開機277天,創造的價值最後被共用給所有人了,那麼這個用戶花了錢會得到什麼?據瞭解,樂視會和用戶分享廣告等帶來的收益,並且是“以內容、服務的形式回饋”。有遊戲玩家一語道破,“共用電視”模式與遊戲模式極為相似,玩家每天登陸遊戲打卡、刷怪、做任務從而獲取官方發放的金幣、抽獎、喜愛的角色等福利,從而升級並獲取特權。

從電視行業來看,在今年原材料持續上漲,整個彩電市場哀鴻遍野,互聯網電視之間更是“互懟成癮”。面對消費市場信心萎靡、樂視負面不斷且樂視電視銷量下滑的情況下,有多少消費者會去購買“共用電視”值得觀察。樂視電視所謂的共用,就是培養使用者看電視、在電視上消費、購買增值服務等一系列新習慣,用戶連續開機,則可以增強樂視與廣告客戶的議價能力。

目前,在整個家電業中,電視行業處於低谷期,白電市場被巨頭壟斷,原材料暴漲,非一線品牌被壓榨和擠兌,市場份額所剩無幾,行業洗牌在所難免。企業們逐步進入調整週期,積極轉型以突破現階段的發展困境,企業們紛紛轉向差異化細分市場和高端智慧升級。面對國內經濟形勢呈L型增速時期,行業正走在商業模式再造的道路上,而在交通出行和生活服務領域快速爆紅的共用項目,讓家電業為之一振。

業內人士認為,基於“商業目的”的共用經濟就像一個試衣間,不管合不合身去試過才知道。正如樂視的“共用電視”,無論是共用或者“偽共用”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人口紅利終結之後“讓用戶依舊黏著企業”。

樂視對用戶的兌現是在未來的一年以後,在這一年裡,其通過使用者277次的開機頻率帶來的廣告商湧入便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況且樂視超級電視目前的開機廣告已經高達180萬元/天;並且並非每個花錢購買電視的使用者都會完成277天的開機任務,這是一個不確定因素,那麼這個用戶就自然不在樂視的“四年會員”名單裡,在這一年裡,樂視並不虧。

不少網友的疑問是,如果用戶因各種原因未能開機277天,創造的價值最後被共用給所有人了,那麼這個用戶花了錢會得到什麼?據瞭解,樂視會和用戶分享廣告等帶來的收益,並且是“以內容、服務的形式回饋”。有遊戲玩家一語道破,“共用電視”模式與遊戲模式極為相似,玩家每天登陸遊戲打卡、刷怪、做任務從而獲取官方發放的金幣、抽獎、喜愛的角色等福利,從而升級並獲取特權。

從電視行業來看,在今年原材料持續上漲,整個彩電市場哀鴻遍野,互聯網電視之間更是“互懟成癮”。面對消費市場信心萎靡、樂視負面不斷且樂視電視銷量下滑的情況下,有多少消費者會去購買“共用電視”值得觀察。樂視電視所謂的共用,就是培養使用者看電視、在電視上消費、購買增值服務等一系列新習慣,用戶連續開機,則可以增強樂視與廣告客戶的議價能力。

目前,在整個家電業中,電視行業處於低谷期,白電市場被巨頭壟斷,原材料暴漲,非一線品牌被壓榨和擠兌,市場份額所剩無幾,行業洗牌在所難免。企業們逐步進入調整週期,積極轉型以突破現階段的發展困境,企業們紛紛轉向差異化細分市場和高端智慧升級。面對國內經濟形勢呈L型增速時期,行業正走在商業模式再造的道路上,而在交通出行和生活服務領域快速爆紅的共用項目,讓家電業為之一振。

業內人士認為,基於“商業目的”的共用經濟就像一個試衣間,不管合不合身去試過才知道。正如樂視的“共用電視”,無論是共用或者“偽共用”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人口紅利終結之後“讓用戶依舊黏著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