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羅永浩:我已經學會,不去跟這個世界掰扯真相

無論是上海梅賽德斯賓士中心還是深圳灣體育中心,容量都在兩萬人左右,大多數情況下,少數的明星演唱會才讓這裡座無虛席,具有相同號召力的還有羅永浩。5月9日晚,堅果Pro將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揭開面紗,

會場外的黃牛問身邊路過的每個人“賣票嗎?買票嗎?”標價100元的看臺票被炒到400元。

會場內同樣沸反盈天,臺上的羅永浩幾乎找不到合適的時機開口,長時間的掌聲和歡呼聲讓他不得不反復示意觀眾安靜。

2012年5月份,錘子成立,加上最新發佈的堅果Pro,公司一共發佈了五款產品。5年過去了,羅永浩仍然面臨一個極其尷尬的問題:生與死。換句話說,

五款產品依舊沒能在市場站穩腳跟,更可怕的是友商們早已奪門而出,手機的競爭維度從互聯網思維到產品,從線下管道到市場行銷,早已全面覆蓋,個個儼然牌桌上的千萬級玩家。錘子最好的一款手機出貨量只有96萬。

而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百萬級出貨量還能獲得如此關注度和用戶熱情,除了錘子,沒有第二家。

羅永浩曾經這樣評價“錘友”,“我能打動他們,本質上是因為我們是一類人,

他們從我身上找自己。有一些事情想做,但是機緣巧合沒有做,或者不方便做,他們看我折騰的時候,情感上會有強烈的代入感。”

真正喜歡錘子的人會因為它的成功而高興,因為它的犯錯而憤怒

這些人會因為錘子的成功而高興,

但當錘子犯錯時,也會毫不猶豫地指出來。堅果Pro發佈現場,當觀眾不滿意手機的某項表現時,他們會在台下大喊“這是假的”。當感受到錘子帶來的驚喜時,又會回以掌聲和尖叫。

發佈會後的羅永浩有些激動,“感覺自己終於要成了,但又一想這種感覺已經出現過四次了。”他調侃自己。他對錘子的目標明顯高了,2017年出貨量預估會到400萬~600萬台,2018年則是希望突破千萬。

初入手機行業時,

羅永浩自信可以改變這個行業,不曾想卻一腳一個坑,坑坑致命。走到今天,他的改變顯而易見,開始有敬畏心,像其他手機廠商一樣做線下管道,與運營商合作。這並不是認慫,他知道要在妥協和堅守中取得平衡,在這方面,羅永浩正在成為一名稱職的企業家。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還在努力保有自己的驕傲和勇敢。

狹縫中的生存

對於自己的優勢,羅永浩在創業之初就看得明白:軟體+工業設計是強項,

技術和硬體設定排在後面。他擅長軟體,恰恰也是競爭激烈的國內手機市場中少有的空白點。對除錘子外的所有國內手機廠商而言,拍照、螢幕、手機材質才是重點,軟體層面的應用通常一筆帶過。但在錘子的發佈會中,硬體介紹通常在半小時內結束,大把的時間都花在各種人機交互的軟體功能上。

即便如此,生存下來依然艱辛,這一點可以從錘子已經發佈的五款手機作戰圖中看出。T1雖有誠意,但卻是一款硬傷很多的倉促之作。一年後的2015年8月份,錘子推出千元價位的堅果系列,千元機是彼時各家戰事膠著的價格領域,堅果在出貨量上為錘子爭了口氣,但百萬級別仍然不足以幫助錘子站穩腳跟。

同年年底,T2推出,並沒能將錘子從連續作戰的失利中解救出來。羅永浩曾在《長談》(得到APP出品的對談紀錄片)中形容公司在三款產品推出後“怨氣很重”,“自認為做得足夠好,但用戶的回饋很差”。

改變是從2016年開始,產品上的表現是推出M1、M1L,類蘋果的設計、合格的配置、接地氣的外觀,外界一度以為羅永浩選擇投降,用迎合市場來拯救生死邊緣的公司,這款合格的產品甚至被視為錘子失去個性的標誌。

這種評價一直延續到幾天前堅果Pro發佈會結束前的半小時,也就是手機真面目被公佈之前。“觀眾冷的程度比我想的還要糟糕,場面完全凍住了。”羅永浩在接受採訪時回憶。但在隨後的幾分鐘,兩萬人的會場掌聲、尖叫不斷,“老羅牛逼”的嘶吼從各個角落匯向舞臺中心。

發佈會上,羅永浩在螢幕上投放了一張海報,一端是地球,一端是向外噴射的紅線,代表堅果Pro手機,“如果我還是2012年創業時的那個我,我會在那個地球上刻滿友商的Logo。”羅永浩說這段話的時候有些哽咽,他現在想在地球之外,帶領錘子走另外一條路。

堅果Pro意味著羅永浩為錘子找到生存的最佳姿勢,既是熟悉的套路,又能保證足夠的生存空間。它沒有初做手機時捉襟見肘的難堪,也不像M1、M1L處境那樣尷尬。它看上去更從容,從配置到外觀設計,再到軟體交互,羅永浩以一種田忌賽馬的方式,更加主動出擊市場,用最好的ID設計做一款中檔產品。或許是因為有足夠的信心,在產品發佈之前,手機備貨40萬台,這在此前的產品發佈中不曾出現。

2016年下半年,“被收購”的疑雲一直圍繞著錘子,小米、樂視都曾經接觸過。羅永浩認為雷軍是把錘子看得最通透的,倆人的溝通中,“90%他都已經想到了,我跟他解釋和他問我的不超過10%。”羅永浩在接受羅振宇採訪時曾說。

也有不靠譜的“買家”,對方看中羅永浩開發佈會的本領,“公司認為無論做一個什麼樣的破爛,只要由我替他開發佈會,初期傳播就會驚人的好。”他在《長談》中提到。但最終錘子還是搖搖晃晃地活了下來,沒有委身于巨頭。

羅永浩2016年才意識到錘子在融資方面不夠專業,有同行拿他尋開心,“一個相聲演員跑到科技界來蒙事,忽悠了十個億,還說融資能力不行,”他一想也對,心裡舒服多了。但還是反思自己在找錢上花的時間太少,“現在用在融資上的精力不超過15%,應該到30%才正常。”羅永浩說。

明星企業家的身份給他帶來不少便利,挖人是最常見的場景。“剛卷起袖子準備大肆講一通,對方笑眯眯地說其實很有興趣,早就想來。”羅永浩有些小得意。最難挖的是吳德周,後者當時是華為榮耀手機產品線副總裁,見證華為手機從零到國內手機出貨量老大的全過程,羅永浩花了大半年,動員身邊五六位好友,才將其請到錘子。

與世界相處

“脫敏”是羅永浩對自己創業心理過程的總結。

T1發佈之後,產能爬坡成了問題,他帶著三分之二的研發人員上了產線,自己在亦莊富士康工廠對面的小旅館住了兩個月,每天一早去工廠開例會,統計新出現的問題、已解決的問題,“第一天發現140個問題,第二天解決30個,但發現又新增75個。”如此持續三個禮拜,羅永浩絕望了,“決定體面高尚地把倒閉的收尾工作做好。”又堅持了一段時間,拐點出現,錘子堅持了下來。

創業五年,羅永浩認為挺不過去的坎不下十次,次數多了,人也就皮實了。最初公司一遇到困難,他就會無心做任何工作,只能“焦慮地收拾東西,或者沖個冷水澡”。但現在就算是公司明天倒閉,他也能心無旁騖地正常工作。

2016年5月,吳德周加盟錘子,任職負責產品的副總裁。看到下半年即將上市的M1、M1L,吳德周傻眼了,“能不能不發?”羅永浩很肯定地回答,“不能。不發公司就會倒閉。”

羅永浩面臨一個兩難選擇:外觀設計像蘋果,這對於一個“設計驅動型”的公司來說,難以說服自己。但好處在於可能會有市場;外觀設計不像蘋果,不僅會被罵醜還有可能賣不出去。羅永浩想了一夜,推出了跟蘋果外觀極其相似的M1、M1L兩款手機。

更大的問題猝不及防地出現了:缺錢。產品發佈前的兩三個月,錘子遇到了成立以來最大的坎。應收賬款沒到位,新品到了該付定金的階段,公司還處於虧損,最嚴重的時候連發工資都困難,“我們有信心M1和M1L發佈後能有好轉,但問題是能不能堅持到產品發佈。”羅永浩在《長談》中說。

股東、朋友,羅永浩借了個遍,最多的時候借了9000多萬,身邊的老股東勸他不能超過一個億,“不要再救了,乾脆破產好了。”羅永浩好像要被說服了,但每天早上一看到同事,就開始又不管不顧地借錢。

最終產品如期發佈,並成為錘子有史以來評價最高的一款產品,但他認為外界並不瞭解真相。真實的情況是,2016年春季規劃的產品出現重大意外,最終流產,反倒是解放人手推動的這兩款產品有所進展。羅永浩坦承,“有人說我厚道了,其實是用廢掉整個產品作為代價。”

羅永浩是個有心理潔癖的人,比如他不認為這兩款手機是“妥協”的結果,戴著這頂帽子他不舒服,在2016年下半年京東的一場活動中曾說,“你們說我妥協,那我就承認好了。”

但他壓根就不認可這個觀點,“這不是一個妥協的產物,而是災難的產物。”原因在於面對一款即將出爐的產品,即便不滿,錘子還沒有任性到可以直接砍掉整個項目,只能不斷調整,盡可能降低災難,降低對公司的損失,“是錢、資源和實力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導致的結果,只能走成這個樣子。”

羅永浩學會了不再跟外界計較真相,“真相、你自己眼裡的、別人眼裡的永遠都是三件事,很多被外界強調的反而不是真相”。

身邊幾乎所有人都勸羅永浩幹點容易賺錢的事情,比如“脫口秀”。2016年公司資金最困難的時候,他與陌陌和得到兩個平臺簽下“賣身契”,其中陌陌是在一年時間內,每週做一次直播。起初他犯怵,中度社交障礙恐懼症的人怎麼能做直播呢?陌陌創始人、錘子天使投資人,被羅稱為“命裡的貴人”的唐岩勸他,“實在不想說話就跟你那些有名氣的同事吃吃飯,也算直播。”羅永浩被說服。

蛻化了五年,踩了手機行業所有的坑之後,羅永浩身上時刻“懟”人的氣場淡化了很多。他曾經評價小米搞“耍猴式行銷”,後來兩次道歉,而且認為從雷軍身上學到很多。

每年雷軍都會親自拜訪中等規模以上的供應商,但羅不喜與陌生人打交道,只要不是同事逼著他,他幾乎不會去拜訪合作夥伴。但從2016年開始,他頻繁往返於北京和珠三角,出差次數比以往多了十倍都不止,主要就是與合作夥伴見面。

學會控制脾氣也沒能妨礙他表達對手機市場的不滿和迷茫。“我無法理解為什麼那麼多長得跟iPhone一模一樣的手機能賣那麼好。”羅永浩接受採訪時說。

“不下牌桌”是他做錘子的底牌,這意味著無論如何,錘子都不會放棄手機。公司成立五年,羅永浩認為每年都在犯錯誤,最初他不看重硬體和技術,“別人說對硬體有敬畏之心,我會覺得那是矯情、是做姿態。”他在《長談》中複盤,但把該踩的坑都踩了一遍之後,他理解了。

五年前剛剛鋪開攤子準備大幹一場時,羅永浩沒有想到時至今天錘子依舊時時面臨生死挑戰,“如果知道這個過程這麼艱難,我會撥一個團隊專門做能快速變現的事情。”在2017年年初極客公園的一場活動中,他透露秋天將發佈空氣淨化器,用做周邊的營收來填補手機業務的虧損。

掙錢對錘子迫在眉睫,“今年盈利的可能性超過95%,除非有天災人禍。”羅永浩說,除了空氣淨化器,他還憋了一個大招,兩個項目加一起,應該能把坑填平。

不下牌桌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能夠在下次技術革命的時候依然保有發言權。“約伯斯這麼偉大,但在PC領域還是輸了,但只有不下牌桌,在下一代平臺上才能有機會翻盤。”他依舊還想做個偉大的企業,儘管為數不多的投資人相信他可以。

“我叫羅永浩,從吉林省延吉市來,要往科技領袖那個位置上去。”在回答羅振宇“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三個問題時,羅永浩毫不猶豫地回答。

T1雖有誠意,但卻是一款硬傷很多的倉促之作。一年後的2015年8月份,錘子推出千元價位的堅果系列,千元機是彼時各家戰事膠著的價格領域,堅果在出貨量上為錘子爭了口氣,但百萬級別仍然不足以幫助錘子站穩腳跟。

同年年底,T2推出,並沒能將錘子從連續作戰的失利中解救出來。羅永浩曾在《長談》(得到APP出品的對談紀錄片)中形容公司在三款產品推出後“怨氣很重”,“自認為做得足夠好,但用戶的回饋很差”。

改變是從2016年開始,產品上的表現是推出M1、M1L,類蘋果的設計、合格的配置、接地氣的外觀,外界一度以為羅永浩選擇投降,用迎合市場來拯救生死邊緣的公司,這款合格的產品甚至被視為錘子失去個性的標誌。

這種評價一直延續到幾天前堅果Pro發佈會結束前的半小時,也就是手機真面目被公佈之前。“觀眾冷的程度比我想的還要糟糕,場面完全凍住了。”羅永浩在接受採訪時回憶。但在隨後的幾分鐘,兩萬人的會場掌聲、尖叫不斷,“老羅牛逼”的嘶吼從各個角落匯向舞臺中心。

發佈會上,羅永浩在螢幕上投放了一張海報,一端是地球,一端是向外噴射的紅線,代表堅果Pro手機,“如果我還是2012年創業時的那個我,我會在那個地球上刻滿友商的Logo。”羅永浩說這段話的時候有些哽咽,他現在想在地球之外,帶領錘子走另外一條路。

堅果Pro意味著羅永浩為錘子找到生存的最佳姿勢,既是熟悉的套路,又能保證足夠的生存空間。它沒有初做手機時捉襟見肘的難堪,也不像M1、M1L處境那樣尷尬。它看上去更從容,從配置到外觀設計,再到軟體交互,羅永浩以一種田忌賽馬的方式,更加主動出擊市場,用最好的ID設計做一款中檔產品。或許是因為有足夠的信心,在產品發佈之前,手機備貨40萬台,這在此前的產品發佈中不曾出現。

2016年下半年,“被收購”的疑雲一直圍繞著錘子,小米、樂視都曾經接觸過。羅永浩認為雷軍是把錘子看得最通透的,倆人的溝通中,“90%他都已經想到了,我跟他解釋和他問我的不超過10%。”羅永浩在接受羅振宇採訪時曾說。

也有不靠譜的“買家”,對方看中羅永浩開發佈會的本領,“公司認為無論做一個什麼樣的破爛,只要由我替他開發佈會,初期傳播就會驚人的好。”他在《長談》中提到。但最終錘子還是搖搖晃晃地活了下來,沒有委身于巨頭。

羅永浩2016年才意識到錘子在融資方面不夠專業,有同行拿他尋開心,“一個相聲演員跑到科技界來蒙事,忽悠了十個億,還說融資能力不行,”他一想也對,心裡舒服多了。但還是反思自己在找錢上花的時間太少,“現在用在融資上的精力不超過15%,應該到30%才正常。”羅永浩說。

明星企業家的身份給他帶來不少便利,挖人是最常見的場景。“剛卷起袖子準備大肆講一通,對方笑眯眯地說其實很有興趣,早就想來。”羅永浩有些小得意。最難挖的是吳德周,後者當時是華為榮耀手機產品線副總裁,見證華為手機從零到國內手機出貨量老大的全過程,羅永浩花了大半年,動員身邊五六位好友,才將其請到錘子。

與世界相處

“脫敏”是羅永浩對自己創業心理過程的總結。

T1發佈之後,產能爬坡成了問題,他帶著三分之二的研發人員上了產線,自己在亦莊富士康工廠對面的小旅館住了兩個月,每天一早去工廠開例會,統計新出現的問題、已解決的問題,“第一天發現140個問題,第二天解決30個,但發現又新增75個。”如此持續三個禮拜,羅永浩絕望了,“決定體面高尚地把倒閉的收尾工作做好。”又堅持了一段時間,拐點出現,錘子堅持了下來。

創業五年,羅永浩認為挺不過去的坎不下十次,次數多了,人也就皮實了。最初公司一遇到困難,他就會無心做任何工作,只能“焦慮地收拾東西,或者沖個冷水澡”。但現在就算是公司明天倒閉,他也能心無旁騖地正常工作。

2016年5月,吳德周加盟錘子,任職負責產品的副總裁。看到下半年即將上市的M1、M1L,吳德周傻眼了,“能不能不發?”羅永浩很肯定地回答,“不能。不發公司就會倒閉。”

羅永浩面臨一個兩難選擇:外觀設計像蘋果,這對於一個“設計驅動型”的公司來說,難以說服自己。但好處在於可能會有市場;外觀設計不像蘋果,不僅會被罵醜還有可能賣不出去。羅永浩想了一夜,推出了跟蘋果外觀極其相似的M1、M1L兩款手機。

更大的問題猝不及防地出現了:缺錢。產品發佈前的兩三個月,錘子遇到了成立以來最大的坎。應收賬款沒到位,新品到了該付定金的階段,公司還處於虧損,最嚴重的時候連發工資都困難,“我們有信心M1和M1L發佈後能有好轉,但問題是能不能堅持到產品發佈。”羅永浩在《長談》中說。

股東、朋友,羅永浩借了個遍,最多的時候借了9000多萬,身邊的老股東勸他不能超過一個億,“不要再救了,乾脆破產好了。”羅永浩好像要被說服了,但每天早上一看到同事,就開始又不管不顧地借錢。

最終產品如期發佈,並成為錘子有史以來評價最高的一款產品,但他認為外界並不瞭解真相。真實的情況是,2016年春季規劃的產品出現重大意外,最終流產,反倒是解放人手推動的這兩款產品有所進展。羅永浩坦承,“有人說我厚道了,其實是用廢掉整個產品作為代價。”

羅永浩是個有心理潔癖的人,比如他不認為這兩款手機是“妥協”的結果,戴著這頂帽子他不舒服,在2016年下半年京東的一場活動中曾說,“你們說我妥協,那我就承認好了。”

但他壓根就不認可這個觀點,“這不是一個妥協的產物,而是災難的產物。”原因在於面對一款即將出爐的產品,即便不滿,錘子還沒有任性到可以直接砍掉整個項目,只能不斷調整,盡可能降低災難,降低對公司的損失,“是錢、資源和實力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導致的結果,只能走成這個樣子。”

羅永浩學會了不再跟外界計較真相,“真相、你自己眼裡的、別人眼裡的永遠都是三件事,很多被外界強調的反而不是真相”。

身邊幾乎所有人都勸羅永浩幹點容易賺錢的事情,比如“脫口秀”。2016年公司資金最困難的時候,他與陌陌和得到兩個平臺簽下“賣身契”,其中陌陌是在一年時間內,每週做一次直播。起初他犯怵,中度社交障礙恐懼症的人怎麼能做直播呢?陌陌創始人、錘子天使投資人,被羅稱為“命裡的貴人”的唐岩勸他,“實在不想說話就跟你那些有名氣的同事吃吃飯,也算直播。”羅永浩被說服。

蛻化了五年,踩了手機行業所有的坑之後,羅永浩身上時刻“懟”人的氣場淡化了很多。他曾經評價小米搞“耍猴式行銷”,後來兩次道歉,而且認為從雷軍身上學到很多。

每年雷軍都會親自拜訪中等規模以上的供應商,但羅不喜與陌生人打交道,只要不是同事逼著他,他幾乎不會去拜訪合作夥伴。但從2016年開始,他頻繁往返於北京和珠三角,出差次數比以往多了十倍都不止,主要就是與合作夥伴見面。

學會控制脾氣也沒能妨礙他表達對手機市場的不滿和迷茫。“我無法理解為什麼那麼多長得跟iPhone一模一樣的手機能賣那麼好。”羅永浩接受採訪時說。

“不下牌桌”是他做錘子的底牌,這意味著無論如何,錘子都不會放棄手機。公司成立五年,羅永浩認為每年都在犯錯誤,最初他不看重硬體和技術,“別人說對硬體有敬畏之心,我會覺得那是矯情、是做姿態。”他在《長談》中複盤,但把該踩的坑都踩了一遍之後,他理解了。

五年前剛剛鋪開攤子準備大幹一場時,羅永浩沒有想到時至今天錘子依舊時時面臨生死挑戰,“如果知道這個過程這麼艱難,我會撥一個團隊專門做能快速變現的事情。”在2017年年初極客公園的一場活動中,他透露秋天將發佈空氣淨化器,用做周邊的營收來填補手機業務的虧損。

掙錢對錘子迫在眉睫,“今年盈利的可能性超過95%,除非有天災人禍。”羅永浩說,除了空氣淨化器,他還憋了一個大招,兩個項目加一起,應該能把坑填平。

不下牌桌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能夠在下次技術革命的時候依然保有發言權。“約伯斯這麼偉大,但在PC領域還是輸了,但只有不下牌桌,在下一代平臺上才能有機會翻盤。”他依舊還想做個偉大的企業,儘管為數不多的投資人相信他可以。

“我叫羅永浩,從吉林省延吉市來,要往科技領袖那個位置上去。”在回答羅振宇“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三個問題時,羅永浩毫不猶豫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