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圖文」記住鄉愁之老人的目光(陽江古村落三丫村)

《記住鄉愁》寫了有十幾期了,越寫覺得自己詞窮意乏,沒有新意,但我仍然喜歡這些沉浸了歲月的村落,每當發現一個新的古村落,我還是毫不猶豫地走進去,注目在斑駁的青磚上、彳亍在殘破的院落裡、仰望牆傾楫摧的房頂上傾泄進來的陽光,

恍惚間穿越了歲月,聆聽屬於這裡的故事,幽靜的巷道裡似乎還在演繹著往日的鼎沸,有笑聲、有歌聲,還有雞飛狗跳,有清晨的水流,還有暮日的炊煙,村裡的飯香飄蕩到每一個角落,村外藍天白雲下的青山懷抱裡是一片片金黃的稻穀,鳥語花香裡交織著水牛的“哞”聲......

三丫村其實非常不好找,以前也沒有聽說,

是因為我經常去一些古村落瞎轉,有一位曾在大溝教書的朋友對我說,有空也去我們大溝那邊轉轉吧,那邊也有不少的古村落。我才想起來關注大溝鎮及其下邊的一些村莊。大溝鎮非常不陌生,每次回陽江的必經之路,但不管是走高速或是走縣道,只能是“呼嘯”而過,從來沒想過要拐個彎下去轉轉,朋友提醒後,我開始在網上搜羅一些有關大溝鎮的消息。在陽江地情網上,
專門有個介紹古村落的模組,那裡邊收錄的有且只一個古村落是大溝鎮的,這就是“三丫村”!

可以說大半年前就有了去三丫村的打算,並且還跟那位“提醒”的朋友一起去的。雖然朋友在大溝教書多年,沒有“深入基層”,對“基層”的路還真是不太熟悉,結果我們走了不少彎路,也沒有找到三丫村,貌似摸黑回程時經過了三丫村。

五一放假了,出門車堵,在家心堵,估計去三丫村都不會堵。

先是研究了半天地圖(高德在這種時候多半是胡言亂語,聽高德的掉溝裡去也不意外),也知道上次為什麼沒有找到,我們原來是想抄近路,結果是抄了此路不通,或者是難通。常言道“欲速則不達”,有一定道理的。

按地理位置上來講,三丫村靠近海邊,

應該是過了壽長河大橋就拐進去才對,其實是要過了大溝鎮,在一個立有“

三丫村”牌子的地方拐進去才對。拐進鄉道就進了村,這上有白雲飄飄的藍天,下有綠色成蔭的莊稼,是不是比堵在高速公路上心情要好一些?

三丫村實際是由至少三個村組成,

現在這個村應該是叫安仁裡村。村裡雖然很少有人,但巷道裡非常整潔乾淨。

大多數的古村落,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年久失修!即使是仍有人住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這樣的老村,或早或晚都會被遺忘甚至是拋棄,城裡有寬敞明亮的洋房,平坦寬闊的馬路,那才是人們最終的選擇。

村裡非常靜,就連蹲在巷口迎接我的小狗的叫聲都非常有涵養,叫的很宛轉也很客氣。

這裡應該是叫大成裡村,被這些綠色植物覆蓋的好像是個炮樓呀,這個門好像就是叫“紫氣東來”。

“大道大亨貞門高戶大,成人成事業利就名成”,這不管是從哪邊看也是“大成”呀,有文化就是不一樣。

以下無語,只看圖。

是不是有種安詳、寧靜的感覺,有沒有種沉下心來的想法?

每次去村裡,見到的最多是老人,我覺得老人們很孤獨,老人們覺得我來的很突兀!

也許只有老人才是這村落最後的守護神,但年久失修的村落照出了他們孤寂的晚年!他們生活在這片曾經的熱土,眼睛裡沒有奢望寬敞明亮,沒有奢望平坦寬闊,只希望能有一個起碼的修繕,以度不多的晚年。

村外,如畫般的田園風光。春末夏初的陽光並不刺眼,和煦的微風輕輕蕩漾,偶爾的雞鳴狗吠更加增添了鄉村的風情。我喜歡這些,但我頂多是個過客。生於斯出於斯的,是不是也已經成了過客!

大多數的古村落,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年久失修!即使是仍有人住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這樣的老村,或早或晚都會被遺忘甚至是拋棄,城裡有寬敞明亮的洋房,平坦寬闊的馬路,那才是人們最終的選擇。

村裡非常靜,就連蹲在巷口迎接我的小狗的叫聲都非常有涵養,叫的很宛轉也很客氣。

這裡應該是叫大成裡村,被這些綠色植物覆蓋的好像是個炮樓呀,這個門好像就是叫“紫氣東來”。

“大道大亨貞門高戶大,成人成事業利就名成”,這不管是從哪邊看也是“大成”呀,有文化就是不一樣。

以下無語,只看圖。

是不是有種安詳、寧靜的感覺,有沒有種沉下心來的想法?

每次去村裡,見到的最多是老人,我覺得老人們很孤獨,老人們覺得我來的很突兀!

也許只有老人才是這村落最後的守護神,但年久失修的村落照出了他們孤寂的晚年!他們生活在這片曾經的熱土,眼睛裡沒有奢望寬敞明亮,沒有奢望平坦寬闊,只希望能有一個起碼的修繕,以度不多的晚年。

村外,如畫般的田園風光。春末夏初的陽光並不刺眼,和煦的微風輕輕蕩漾,偶爾的雞鳴狗吠更加增添了鄉村的風情。我喜歡這些,但我頂多是個過客。生於斯出於斯的,是不是也已經成了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