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圖文」「記住鄉愁」之青磚裡的歲月

[記住鄉愁]《記住鄉愁》寫了有十幾期了,越寫覺得自己詞窮意乏,沒有新意,但我仍然喜歡這些沉浸了歲月的村落,每當發現一個新的古村落,我還是毫不猶豫地走進去,注目在斑駁的青磚上、彳亍在殘破的院落裡、仰望牆傾楫摧的房頂上傾泄進來的陽光,

恍惚間穿越了歲月,聆聽屬於這裡的故事,幽靜的巷道裡似乎還在演繹著往日的鼎沸,有笑聲、有歌聲,還有雞飛狗跳,有清晨的水流,還有暮日的炊煙,村裡的飯香飄蕩到每一個角落,村外藍天白雲下的青山懷抱裡是一片片金黃的稻穀,鳥語花香裡交織著水牛的“哞”聲......

西朝村是陽東比較有名的古村落,

有著300多年的歷史,除了建村時間長、保存比較完整外,好像還有一個有別於其它村落的地方,就是這兒的青磚比別處要大,也是古村落中大青磚的代表。

原來的西朝村還比較大,有幾條橫巷、幾條直巷,沒有數清楚,反正跟其它地方沒有太大的區別,

只是多少的問題,但西朝村的確保存的比較完整,村口的閘門還是原裝貨,村外的月牙形的池塘只是沒了水。

去的時候村裡貌似剛辦過喜事,

大紅的對聯貼在青磚的牆上,格外的醒目,也格外的喜慶。

巷道一如既往地幽深寂靜,除了個別有人住的地方,

大多都雜草叢生。

村裡除了大多青磚為主的建築,還有一些用土坯建成的房子,這些應該是更久遠一些的吧。

土坯經過幾百年歲月的打理,有沒有種像糕點的感覺?有木有!要不是老婆拉的緊,我可能就下口了。

長滿青苔的牆邊和破舊的門前,還放在非常原始的工具,有人認識嗎?上邊一個是犁田的,下邊是收稻的,這一種一收就又是一個輪回。不久的將來甚至是現在,這些都成文物了吧。

就連這種人工用竹子編成的柵欄,恐怕也快成為歷史了,也許只有像這位巷道裡的老人家才會有此獨門絕技!

還是那句話,陽光是公平的,村裡處處撒滿了陽光,也許陽光才能給村子帶來一絲生機。

村裡很安靜,除了偶爾會聽到對我們這些不速之客發出恐嚇的狗叫聲。

村裡人已經很少,這位老兄坐在自己十分簡陋的家裡。

這裡的人純樸、敦厚、善良、熱情,從他這兒也知道了些村裡的故事和傳奇。

這裡應該是村裡的炮樓之一,不太確定,但我注意到的是這植物的根須,活的很努力,也是頑強。那龍河從村邊歡快地流過,村裡都能聽到“咕咕”水流聲。河邊有棵村裡人引為為傲的古樹,有幾百的的樹齡,更奇的是兩棵一大一小的古榕樹還連在一起,被村裡人稱為“鴛鴦樹”、“情人樹”、“連理樹”。

村外還有一條這樣幽靜的小徑,金黃的落葉鋪滿了路面,午後暖暖的陽光從樹葉間斜斜地照下來,給小徑增添許多暖意。

最後用這樣一張非常不起眼的照片結束吧:牆上的標語寫“爹娘少生娃,我要多讀書”!這恐怕得追溯到幾十年前的事了吧,那時候的計劃生育實行一孩化,多生一個也得罰、罰、罰,搞得全國人民雞飛狗跳,現如今國家已經提倡生二胎了!!!

這就是歷史。

長滿青苔的牆邊和破舊的門前,還放在非常原始的工具,有人認識嗎?上邊一個是犁田的,下邊是收稻的,這一種一收就又是一個輪回。不久的將來甚至是現在,這些都成文物了吧。

就連這種人工用竹子編成的柵欄,恐怕也快成為歷史了,也許只有像這位巷道裡的老人家才會有此獨門絕技!

還是那句話,陽光是公平的,村裡處處撒滿了陽光,也許陽光才能給村子帶來一絲生機。

村裡很安靜,除了偶爾會聽到對我們這些不速之客發出恐嚇的狗叫聲。

村裡人已經很少,這位老兄坐在自己十分簡陋的家裡。

這裡的人純樸、敦厚、善良、熱情,從他這兒也知道了些村裡的故事和傳奇。

這裡應該是村裡的炮樓之一,不太確定,但我注意到的是這植物的根須,活的很努力,也是頑強。那龍河從村邊歡快地流過,村裡都能聽到“咕咕”水流聲。河邊有棵村裡人引為為傲的古樹,有幾百的的樹齡,更奇的是兩棵一大一小的古榕樹還連在一起,被村裡人稱為“鴛鴦樹”、“情人樹”、“連理樹”。

村外還有一條這樣幽靜的小徑,金黃的落葉鋪滿了路面,午後暖暖的陽光從樹葉間斜斜地照下來,給小徑增添許多暖意。

最後用這樣一張非常不起眼的照片結束吧:牆上的標語寫“爹娘少生娃,我要多讀書”!這恐怕得追溯到幾十年前的事了吧,那時候的計劃生育實行一孩化,多生一個也得罰、罰、罰,搞得全國人民雞飛狗跳,現如今國家已經提倡生二胎了!!!

這就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