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真的很沂源!特色美食大盤點,哪樣是你的菜?

吃在沂源

這些特色美食自然不能放過!

1煎餅

為沂源民間家常飯食,

以玉米、小米為主要原料加工製成。沂源煎餅以其薄、香、軟,保存時間長而享譽省內外,以其製作精細、品種多樣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2豆沫

將黃豆用水泡至發漲,上石磨磨成細糊;將小白菜、大白菜或山中苦菜,先用熱水燙,或用鹽瀝其水,

剁為細沫;豆糊上鍋,用木柴火燒開,放入菜沫,再燒開,放入適量鹽,即成。吃時輔以辣椒醬等,香而開胃。

3烙煎餅

將鮮而嫩的韭菜洗淨,切成比餃子餡稍粗的沫;將雞蛋打入鍋內先炒,再切碎與韭菜餡合二為一,放鹽、放油、放少許薄荷葉,拌勻。將剛剛烙好尚未折疊的煎餅,

麻面朝上,在中間部分攤勻餡子,四邊折,而後放在鐵鏊上烙,看得見煎餅內有熱氣外泄,取下稍晾即可食用,香脆可口。

4塌包子

沂源民間待客美食。餡以尚未成熟的角瓜、韭菜、薺菜為最宜。放油、鹽、花椒粉拌勻即可。和麵制皮,將餡放入皮兒之一側攤勻,

折,取碗一隻以沿對半圓之邊轉割,剔下的邊皮放入一邊再用。而後用平底之鍋或鏊子以文火煎烙,塌包的肚鼓起來後便可享用。

5絲鹹菜

百姓家每餐必備的小菜。將黃豆煮爛,置於盆內使其發酵,待黃豆長出一層綠絨毛時,將切成塊的蘿蔔配以花椒、蔥薑與發酵的豆豉攪拌,

放入缸內封閉,五天后即可開缸,食用時佐以香油、辣椒油等,食欲大增。

6漿豆腐

此地豆腐用酸漿點,不用石膏或囟水,做出的豆腐純香、鮮嫩、柔軟。當地人吃豆腐喜吃鮮而熱的豆腐,搗一些辣椒、把大塊的豆腐斬成二指見方的小塊,

豆腐蘸辣椒,食之既辣又香,獨有風味。

7大鍋全羊

為當地名吃。選閹過的體重在四五十斤的雄性黑山羊,殺前半小時給它喝些淡水,殺完放盡血,趁熱扒皮,去五臟。將肉、五臟、頭、蹄洗淨下鍋,添入多出羊重量二倍的涼水急火燒開,撇去浮沫,改文火,用料袋裝適量花椒、大料、蔥、薑等放入鍋中,烀一小時左右將羊撈出,去骨,切塊,再烀半小時,停火,盛入碗內,佐以少許香菜、胡椒粉、味精、陳醋後便可享用。為大補食品。

8白鱗魚煎雞蛋

這是沂源人的一種獨特吃法。先將咸白鱗魚用溫水略洗,晾乾;再將鍋內放入適量豆油,油熱後放入白鱗魚煎熟,將攪好的雞蛋倒入鍋內,使雞蛋將魚包裹起來,小火煎,見雞蛋與魚成為一體了,出鍋裝盤,這道菜便做成了。其特點是鹹淡適口,香而不膩。

9烤牌

小麥面食物,這裡之所以不叫烤牌,可能是形狀像皇上上朝時,大臣們兩手拿的朝牌一樣,大小相同,長方形,稍彎,有一定厚度,表面上有豎條條或畫成菱形,故直接借用“朝牌"原名。有鹹味,有芝麻,甚可口。

10綠豆棋子

粥類飯食,將綠豆煮熟後,下上擀成皮切成菱形的面皮,消暑解熱,頂乾糧也可當稀飯喝,外地亦有,但不同的是,沂水的加鹽喝鹹的,外地有加糖的,也有什麼不加的。

11炒雞

精選農家笨雞,用木柴分別旺火和溫火炒煮而成,味道鮮美,並且有舒筋活血之功效。

12節留龜

到了夏天,每天晚上,都會拿著手電筒,鑽進了樹林子,不是去做壞事,而是尋找這人間美味!看到就想起我們的童年!

13沂蒙全蠍

這可是沂蒙山區的珍寶。

14螞蚱

當年的放牛、放羊娃,最愛的野外美味,好想再去放幾次牛。

15香椿芽

每年的春天,在沂源人的眼裡,是從吃香椿芽煎雞蛋開始的,嫩、香,回味無窮,還可以做鹹菜,簡直是至寶。幼芽嫩葉芳香可口,供蔬食;木材黃褐色而具紅色環帶,紋理美麗,質堅硬,有光澤,耐腐力強,易施工,為傢俱、室內裝飾品及造船的優良木材;根皮及果入藥,有收斂止血、去濕止痛之功效。

16粉皮

一張張的粉皮,可以燉雞、燉白菜、包水餃、蒸包子,真是好東西。跟全國各地的粉皮不一樣,沂源的粉皮,那可是一大張一大張的,用包袱一包,可以儲藏起來,想吃就下禍,簡直是百搭。

17柿餅

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地都有產,但沂源的柿餅,才是正品,也算是咱沂源的特產,好東西。柿餅是人們比較喜歡食用的果品,甜膩可口,營養豐富,特別是每逢過春節時候,家家戶戶都擺滿了柿餅,用來招呼客人。

18芝麻鹽

芝麻鹽,巨香。做法:先將芝麻文火炒熟,涼置後放入適量精鹽拌均勻,再用擀麵杖擀碎,裝盤即可。吃饅頭時常以此食品作為佐菜,把饅頭掰開,撒上適量芝麻鹽,合上饅頭吃。 吃飯還挺多,你吃過沒?

19玉米糊塗

玉米糊塗,念hu du ,主料為玉米麵,由於糊塗降溫慢,喝的時候,須轉著喝,糊塗盛到碗裡後,表面很快會有一層膜,一喝的時候,膜就發皺了,很像發皺的嘴唇~~

20面古紮

面疙瘩,將面加水輕攪,略幹,待基本成型,水開可下鍋,煮法與煮麵條相似。輔以清油、青菜,鹽放適中,講究的人家再打個雞蛋,味美!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疙瘩的大小~~

21玉米卷子

據說咱沂源人身體好,不易得血管病,與這還有關——玉米麵製作的卷子,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動脈硬化、預防腸癌、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等多種保健功效,也是糖尿病人的適宜佳品。

22醃菜疙瘩

都吃過吧?音yan cai ga da。做時要先將“醃菜疙瘩”洗乾淨,放入缸中,撒上幾斤粗鹽及其它料,放上水,蓋上蓋,即可,要等幾個月才能夠醃好,炒鹹菜就是以此為原料!

23煊餅

香!無需芝麻,無需有餡,大餅是硬麵食,直徑約半米,大如盤,厚約5cm,重約6斤。外表精美細緻,顏色均勻,特別漂亮,壓印出各種花紋,賣時刀割,利於保存。吃起來特別有嚼頭,完全是麵粉本來的純香味道。

24蔥油餅

這個可是好東西,吃了很多地方,都沒有咱沂源的好吃,這個才是媽媽的味道!大家都吃過,就不多介紹了~~

25地瓜飯

地瓜粥,也叫地瓜飯。鄉下的沂源人,很少煮白白的純大米粥,一般會加上些其它的,諸如地瓜、小米、或是綠豆等等。今天的主角,是在白米稀飯裡添加紅地瓜,略帶甜味,再配上一小碟鹹菜,來三碗!

26地瓜麵包子

以前,特別是在沒有白麵粉和吃不起白麵粉的時候,人們一般都用地瓜麵包包子。由於地瓜面的粘性很小,地瓜面的包子皮較難和在一起,因此,人們常常取一些榆樹枝泡水,並用其和麵,以增加地瓜面的粘性。當然,現在已不採用這種方法來增加地瓜面的粘性。現在雖然吃的不多,但是還經常有家庭主婦做了調整家庭飲食結構。

27蘿蔔丸子

過年炸丸子,是過年的必備項目,一般在臘月27、28、29幾天,勤快的人家會早些炸。各家都有各家的口味,過年吃不完,節後會清水一燉,澆點醋,撒上點香菜,就可以上桌了,實在是咱沂源人舌尖上的美味。

28高樁饅頭

很多人會以為是高莊饅頭,以為是高莊產的饅頭。其實正確的叫法是高樁饅頭,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六個頭的小饅頭,比較高,好吃!

改文火,用料袋裝適量花椒、大料、蔥、薑等放入鍋中,烀一小時左右將羊撈出,去骨,切塊,再烀半小時,停火,盛入碗內,佐以少許香菜、胡椒粉、味精、陳醋後便可享用。為大補食品。

8白鱗魚煎雞蛋

這是沂源人的一種獨特吃法。先將咸白鱗魚用溫水略洗,晾乾;再將鍋內放入適量豆油,油熱後放入白鱗魚煎熟,將攪好的雞蛋倒入鍋內,使雞蛋將魚包裹起來,小火煎,見雞蛋與魚成為一體了,出鍋裝盤,這道菜便做成了。其特點是鹹淡適口,香而不膩。

9烤牌

小麥面食物,這裡之所以不叫烤牌,可能是形狀像皇上上朝時,大臣們兩手拿的朝牌一樣,大小相同,長方形,稍彎,有一定厚度,表面上有豎條條或畫成菱形,故直接借用“朝牌"原名。有鹹味,有芝麻,甚可口。

10綠豆棋子

粥類飯食,將綠豆煮熟後,下上擀成皮切成菱形的面皮,消暑解熱,頂乾糧也可當稀飯喝,外地亦有,但不同的是,沂水的加鹽喝鹹的,外地有加糖的,也有什麼不加的。

11炒雞

精選農家笨雞,用木柴分別旺火和溫火炒煮而成,味道鮮美,並且有舒筋活血之功效。

12節留龜

到了夏天,每天晚上,都會拿著手電筒,鑽進了樹林子,不是去做壞事,而是尋找這人間美味!看到就想起我們的童年!

13沂蒙全蠍

這可是沂蒙山區的珍寶。

14螞蚱

當年的放牛、放羊娃,最愛的野外美味,好想再去放幾次牛。

15香椿芽

每年的春天,在沂源人的眼裡,是從吃香椿芽煎雞蛋開始的,嫩、香,回味無窮,還可以做鹹菜,簡直是至寶。幼芽嫩葉芳香可口,供蔬食;木材黃褐色而具紅色環帶,紋理美麗,質堅硬,有光澤,耐腐力強,易施工,為傢俱、室內裝飾品及造船的優良木材;根皮及果入藥,有收斂止血、去濕止痛之功效。

16粉皮

一張張的粉皮,可以燉雞、燉白菜、包水餃、蒸包子,真是好東西。跟全國各地的粉皮不一樣,沂源的粉皮,那可是一大張一大張的,用包袱一包,可以儲藏起來,想吃就下禍,簡直是百搭。

17柿餅

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地都有產,但沂源的柿餅,才是正品,也算是咱沂源的特產,好東西。柿餅是人們比較喜歡食用的果品,甜膩可口,營養豐富,特別是每逢過春節時候,家家戶戶都擺滿了柿餅,用來招呼客人。

18芝麻鹽

芝麻鹽,巨香。做法:先將芝麻文火炒熟,涼置後放入適量精鹽拌均勻,再用擀麵杖擀碎,裝盤即可。吃饅頭時常以此食品作為佐菜,把饅頭掰開,撒上適量芝麻鹽,合上饅頭吃。 吃飯還挺多,你吃過沒?

19玉米糊塗

玉米糊塗,念hu du ,主料為玉米麵,由於糊塗降溫慢,喝的時候,須轉著喝,糊塗盛到碗裡後,表面很快會有一層膜,一喝的時候,膜就發皺了,很像發皺的嘴唇~~

20面古紮

面疙瘩,將面加水輕攪,略幹,待基本成型,水開可下鍋,煮法與煮麵條相似。輔以清油、青菜,鹽放適中,講究的人家再打個雞蛋,味美!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疙瘩的大小~~

21玉米卷子

據說咱沂源人身體好,不易得血管病,與這還有關——玉米麵製作的卷子,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動脈硬化、預防腸癌、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等多種保健功效,也是糖尿病人的適宜佳品。

22醃菜疙瘩

都吃過吧?音yan cai ga da。做時要先將“醃菜疙瘩”洗乾淨,放入缸中,撒上幾斤粗鹽及其它料,放上水,蓋上蓋,即可,要等幾個月才能夠醃好,炒鹹菜就是以此為原料!

23煊餅

香!無需芝麻,無需有餡,大餅是硬麵食,直徑約半米,大如盤,厚約5cm,重約6斤。外表精美細緻,顏色均勻,特別漂亮,壓印出各種花紋,賣時刀割,利於保存。吃起來特別有嚼頭,完全是麵粉本來的純香味道。

24蔥油餅

這個可是好東西,吃了很多地方,都沒有咱沂源的好吃,這個才是媽媽的味道!大家都吃過,就不多介紹了~~

25地瓜飯

地瓜粥,也叫地瓜飯。鄉下的沂源人,很少煮白白的純大米粥,一般會加上些其它的,諸如地瓜、小米、或是綠豆等等。今天的主角,是在白米稀飯裡添加紅地瓜,略帶甜味,再配上一小碟鹹菜,來三碗!

26地瓜麵包子

以前,特別是在沒有白麵粉和吃不起白麵粉的時候,人們一般都用地瓜麵包包子。由於地瓜面的粘性很小,地瓜面的包子皮較難和在一起,因此,人們常常取一些榆樹枝泡水,並用其和麵,以增加地瓜面的粘性。當然,現在已不採用這種方法來增加地瓜面的粘性。現在雖然吃的不多,但是還經常有家庭主婦做了調整家庭飲食結構。

27蘿蔔丸子

過年炸丸子,是過年的必備項目,一般在臘月27、28、29幾天,勤快的人家會早些炸。各家都有各家的口味,過年吃不完,節後會清水一燉,澆點醋,撒上點香菜,就可以上桌了,實在是咱沂源人舌尖上的美味。

28高樁饅頭

很多人會以為是高莊饅頭,以為是高莊產的饅頭。其實正確的叫法是高樁饅頭,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六個頭的小饅頭,比較高,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