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州金融亮點多:拿下三個“國內第一”,還要五年內翻番!

近日,以“全球金融中心:開放與聚焦”為主題的第20次珠江金融論壇在廣州舉行。廣州金融業協會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辦方,在會上回顧了廣州金融近期獲得的成績:廣州首次入選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體系,

並在進入榜單的88個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37位。據悉,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由倫敦金融城政府委託,英國智庫Z/YEN集團發起。該指數發佈10年來,已成為全球極具影響力的金融中心評價指數。

此外,以大型央企、世界500強企業為代表的高端產業正加速向廣州集聚,

國際金融界的F20——國際金融論壇(IFF)、全國最頂級的風險投資論壇——中國風險投資論壇、全球最頂尖高端會議——《財富》全球論壇紛紛落戶廣州。

廣州金融拿下了三個“國內第一”

無論從貿易還是交通的角度,廣州都具有打造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優越條件。近年來,廣州金融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金融業增加值在五年內增長了133%。2016年全市直接融資餘額達1.35萬億元,

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的比重達65.7%,為各類企業減少財務成本超過250億元。

從區域金融中心到全球金融中心,廣州迎來了大跨越。“無論從貿易還是交通的角度,廣州都具有打造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優越條件。”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志英表示。

在今年發佈的第2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廣州市首次入選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體系,就充分說明近年來廣州金融業發展的成效顯著,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據廣州市金融局介紹,近年來,圍繞打造全球資源配置中心的總目標,廣州從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入手,著力提高對全球金融資源的配置能力。比如,在金融市場建設方面,廣州的本外幣存款餘額接近5萬億元,

貸款餘額超過3萬億元,穩居全國大城市第四位,保費收入突破1000億元,在全國大城市排名第三位。2016年廣州在直接融資比重、保費收入增速、新三板掛牌增長率更是突破性地拿下了三個全國第一。

廣州市金融局方面表示,廣州將以首次入選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體系為起點和契機,

推進金融開放和國際化步伐,著力營造國際化、法制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吸引各類國際化的金融機構和人才來廣州發展,共建廣州全球金融中心。

加強金融平臺體系建設

無論從貿易還是交通的角度,廣州都具有打造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優越條件。在金融平臺體系建設方面,打造了廣州民間金融街、珠江新城金融商務區—廣州國際金融城、廣州金融創新服務區、南沙現代金融服務區、廣州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區、增城農村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等6大金融功能區,其中,廣州國際金融城將對標英國倫敦金融城,打造南中國最大的國際金融總部集聚區;建成了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廣州商品清算中心、廣州航運交易所等5大金融交易平臺,特別是今年3月,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落戶廣州,標誌著兩所(滬深交易所)、兩系統(全國股轉系統、中證報價系統)在京滬廣深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廣州結束了沒有全國性金融交易平臺的歷史。

在金融國際業務發展提升方面,目前在廣州共集聚126家外資金融機構,來自全球16個主要的發達國家和地區;2016年全市共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5275億元,業務範圍覆蓋全球80%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南沙自貿區2016年共辦理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61.69億元,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結算量達55億元。

目前,以大型央企、世界500強為代表的高端產業正加速向廣州集聚。今年3月14日,《華爾街日報》以《金融企業聚焦中國南部》為題,從行業快照、面向全球市場的區域化發展、營商與發展環境、財富管理四個方面大篇幅報導廣州金融業發展情況,認為廣州已迅速崛起為一座現代化金融中心城市。

建言獻策優化金融營商環境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認為,從新發佈的21期全球金融報告中可以看到,全球五大金融中心地位始終較為鞏固,但是差距正在縮小。而從受訪者行業來看,相對於投資行業,從事銀行、保險業的受訪者給廣州的評價更積極。相關負責人也建議,廣州應該練內功,補短板,“我們在營商環境、在聲譽這一頭一尾上可能是相對的短板。國際資本、更多的人才、更多的國際機構怎麼到廣州來,怎樣提高與國際標準接軌,這些都應該考慮到”。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專家代表則多次提及金融對於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至於廣東乃至全國如何發展與經濟實力、經濟貢獻相匹配的金融業,有專家提到了綠色金融、鄉鎮金融、網路金融、消費金融、基建金融五大彎道超車點。

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作為全省“最大發動機”的廣州也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廣東—諾丁漢高級金融研究院看來,廣州建設金融中心的戰略意義關係到廣州乃至珠三角以及全省的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廣州金融中心的發展定位可以包括國際商都結算中心、融資產品開發中心、財富增值服務中心、普惠金融文化中心四大方向。

蘇黎世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于璐巍表示,廣州能否成為全球性的金融中心而且是持續性成為,一定要解決在人才上的挑戰。

對於上述專家學者的建議,廣州市金融局方面也表示,廣州近年來圍繞打造全球資源配置中心的總目標,從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入手,著力提高對全球金融資源的配置能力。市金融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將通過三方面進一步提升在全球金融中的地位。一是利用廣交會、《財富》全球論壇、金交會、國際金融論壇等高端展會增強廣州金融的國際影響力;二是利用南沙自貿區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投融資服務中心;三是在產業金融和綠色金融上打造全球領先的優勢。

其中,廣州國際金融城將對標英國倫敦金融城,打造南中國最大的國際金融總部集聚區;建成了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廣州商品清算中心、廣州航運交易所等5大金融交易平臺,特別是今年3月,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落戶廣州,標誌著兩所(滬深交易所)、兩系統(全國股轉系統、中證報價系統)在京滬廣深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廣州結束了沒有全國性金融交易平臺的歷史。

在金融國際業務發展提升方面,目前在廣州共集聚126家外資金融機構,來自全球16個主要的發達國家和地區;2016年全市共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5275億元,業務範圍覆蓋全球80%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南沙自貿區2016年共辦理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61.69億元,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結算量達55億元。

目前,以大型央企、世界500強為代表的高端產業正加速向廣州集聚。今年3月14日,《華爾街日報》以《金融企業聚焦中國南部》為題,從行業快照、面向全球市場的區域化發展、營商與發展環境、財富管理四個方面大篇幅報導廣州金融業發展情況,認為廣州已迅速崛起為一座現代化金融中心城市。

建言獻策優化金融營商環境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認為,從新發佈的21期全球金融報告中可以看到,全球五大金融中心地位始終較為鞏固,但是差距正在縮小。而從受訪者行業來看,相對於投資行業,從事銀行、保險業的受訪者給廣州的評價更積極。相關負責人也建議,廣州應該練內功,補短板,“我們在營商環境、在聲譽這一頭一尾上可能是相對的短板。國際資本、更多的人才、更多的國際機構怎麼到廣州來,怎樣提高與國際標準接軌,這些都應該考慮到”。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專家代表則多次提及金融對於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至於廣東乃至全國如何發展與經濟實力、經濟貢獻相匹配的金融業,有專家提到了綠色金融、鄉鎮金融、網路金融、消費金融、基建金融五大彎道超車點。

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作為全省“最大發動機”的廣州也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廣東—諾丁漢高級金融研究院看來,廣州建設金融中心的戰略意義關係到廣州乃至珠三角以及全省的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廣州金融中心的發展定位可以包括國際商都結算中心、融資產品開發中心、財富增值服務中心、普惠金融文化中心四大方向。

蘇黎世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于璐巍表示,廣州能否成為全球性的金融中心而且是持續性成為,一定要解決在人才上的挑戰。

對於上述專家學者的建議,廣州市金融局方面也表示,廣州近年來圍繞打造全球資源配置中心的總目標,從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入手,著力提高對全球金融資源的配置能力。市金融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將通過三方面進一步提升在全球金融中的地位。一是利用廣交會、《財富》全球論壇、金交會、國際金融論壇等高端展會增強廣州金融的國際影響力;二是利用南沙自貿區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投融資服務中心;三是在產業金融和綠色金融上打造全球領先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