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糖尿病人飲食治療需要避免哪些誤區?

王大爺說,我是個糖尿病患者,平時很關注報紙刊物上有關糖尿病患者飲食方面的知識。

但我發現這些知識常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使我不知所措。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上的有哪些誤區?

糖尿病患者常見的飲食誤區大概有以下幾點:

1、飯吃得越少越好,少吃飯就可以降血糖。

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這個錯誤的理念。其實,饑餓療法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是不利的。糖尿病患者飯吃得太少,處於饑餓狀態,生命活動的能源不足,

為了維持正常的血糖量,以提供生命活動的必需能量,身體便會分解肌肉,動用蛋白質來提供能量,造成包括心肌在內的肌肉無力。而蛋白分解產物的增加,必然會加重腎臟的負擔,損害腎臟,甚至出現尿毒癥。人體在缺乏能源時還會動用脂肪,脂肪分解過多又會產生過多的脂肪酸和酮體,甚至導致酮症酸中毒,患者還可出現高脂血症和饑餓性高血糖。饑餓療法可造成人體營養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
使身體抵抗力下降,易患各種疾病,包括經常感冒或感染肺結核等傳染病。饑餓療法還會對降糖藥物的療效產生不利的影響,並可促進各種併發症的發生,使病情加重或出現反復。所以糖尿病的飲食治療決不是饑餓療法。

2、糖尿病患者不宜喝牛奶。

牛奶是理想的天然食物,賴氨酸含量高(必需氨基酸之一),是穀類食物的天然互補食品,所含營養成分齊全,

組成比例合理,易消化吸收。牛奶中含有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抗動脈硬化的物質,可以防治高血壓。牛奶含鈣豐富,又可防治骨質疏鬆症,不會誘發或加重冠心病和高血壓,也不會造成血脂升高。(適量喝脫脂無糖奶)

3、糖尿病患者絕對不能吃糖。

我們俗稱的糖,一般是指蔗糖和果糖,其實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可稱之為糖,糖類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供能營養素之一。

糖類主要存在於米麵和根莖類食物中,是中國人的主食。

在總熱量不變的前提下,適當增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糖)含量,不但不會升高血糖,還會增加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改善葡萄糖耐量,尤其對輕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利。糖類食物(主食)在總熱量中的比例應在60%左右,過低則不利於健康。在用藥過量,或因其他因素出現低血糖(頭暈、心慌、手抖、出汗、身軟無力)時,

必須立即進食糖類食物。其實,在人體的生命活動中直接提供能量的營養素只有三種,這就是糖(又稱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俗稱油脂)。糖是優質能源,而且是給大腦活動提供能量的唯一能源。糖在體內代謝的最終產物是對人體無害的水和二氧化碳。水可以再利用,二氧化碳可以通過呼吸排出體外。蛋白質代謝的最終產物是對人體有毒的非蛋白氮和氨類物質,需要不斷地從尿中排出,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腎臟的負擔,對於本來就受到糖尿病攻擊的腎臟更是雪上加霜,高蛋白飲食就有可能成為促進糖尿病腎病發生和加重的幫兇。脂肪代謝雖然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但其最終產物是酸性物質———酮體。

健康人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可將酮體轉化成其他無害的物質,但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這個轉化的過程就比較困難,過多的酮體堆積在血液中就會發生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一種很兇險的糖尿病併發症,治療不及時可以要了患者的命。所以,相比之下,糖類食物的優點較多。只是由於糖類食物進入體內吸收較快,而糖尿病患者處理葡萄糖的能力差,進食快而多易使血糖很快升高,所以要少食多餐,勿暴飲暴食,而且要合理地用藥物控制血糖。血糖很高的患者,還是要適量控制進食含糖多的食物。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甜點和飲料。

4、甜味食物可以升高血糖,鹹味或不甜的食物不升血糖。

如果都是同樣重量的餅乾,甜味的和鹹味的其實所含熱量是相同的,所以並無應一個少吃一個多吃的道理。甜餅乾是麵粉中加了白糖或糖精。糖精根本就沒熱量,故也不能升高血糖。白糖是蔗糖,甜度大於葡萄糖(由澱粉分解而成),升糖指數和吸收速度卻小於葡萄糖,況且所加之糖重量遠少於麵粉的重量,對食後血糖的升高更無大影響。鹹餅乾是麵粉中加了一點鹽,其重量可以忽略不計,鹽不會升高血糖,但多吃可以升高血壓。果糖甜度更高,吸收更慢,在體內分解不需要胰島素的參與,可代替糖使用,但進食過多有可能使血液中膽固醇升高導致心血管疾病。

5、糖尿病患者多吃降糖食品,可以代替吃藥。

市場上的降糖食品多是糧食做的,只要是糧食就含有澱粉,吃進去就會變成糖。只要多吃澱粉,血糖就會升高,所謂的降糖食品也不例外。一般降糖食品多為粗糧或由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加工而成,可以延緩葡萄糖的吸收,但這些食品並不能直接降血糖,因此不能代替藥物治療。

6、糖尿病的飲食治療只須限制飯量,不用限制肉類食物。

肉類食物主要含蛋白質和脂肪,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導致糖尿病腎病。進食過多脂肪,會導致肥胖、血脂升高、動脈硬化等,還易發生酮症酸中毒。過多進食的蛋白質和脂肪會轉化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而不易控制。

7、花生、核桃、瓜子等乾果可以隨便吃,對糖尿病沒影響。

乾果類食物雖然不是飯,但含脂肪很高,多吃易使人衰老。脂肪的熱量高,產熱量是蛋白質和糖的兩倍半,故多吃瓜子等零食也可升高血糖。

8、糖尿病患者可不受限制地多吃豆製品,合理的膳食應為混合膳食,

動植物蛋白比例以1∶2或1∶1為宜。豆腐、豆腐乾等豆製品屬含植物蛋白多的食物,進食過多可加重腎臟負擔,導致糖尿病腎病,故糖尿病患者吃豆製品也要適量,不宜太多。尤其是糖尿病腎病患者,要限制進食豆製品,只能少吃。豆腐及豆製品等所含必需氨基酸較肉類少,吸收率也較低。一般動物蛋白(肉類)中所含必需氨基酸要比植物蛋白多。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最小單位,人體需要的氨基酸有20餘種,有8種氨基酸是人體自己不能製造的,必須由食物中攝取,這8種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含必需氨基酸多的蛋白稱為優質蛋白,優質蛋白對腎臟的損傷較其他蛋白少,含優質蛋白多的食物即為優質飲食,如牛奶、雞蛋、魚肉、瘦肉等,都是適合糖尿病患者適量多吃的優質飲食,但其熱量也要計算在每日需要的總熱量中,並非可以無限度地隨便吃。

9、糖尿病患者補鈣,喝骨頭湯比喝牛奶好。

牛奶是理想的補鈣食品,每100克中含104毫克鈣,遠大于骨頭湯,吸收率也高。骨頭湯含不少動物脂肪,多吃會使脂肪攝入過多。

10、糖尿病患者,只能吃粗糧,不能吃細糧。

粗糧含食物纖維多,消化吸收慢,進食後可以使飯後血糖緩慢升高。糖尿病患者適量進食一些粗糧對控制血糖有好處,但消化功能不好的患者,進食粗糧後會出現胃脘不適、腹脹等不良反應,還會加重胃腸負擔,影響胃腸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消化,對改善營養狀況也有不利的影響。細糧畢竟是人體需要的糖類營養物質的最佳提供者,糖尿病患者不吃大米白麵,只吃粗糧不是最佳選擇,粗細搭配才好。

11、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喝粥。

粥容易消化吸收,進食後會使食物中的糖很快吸收入血,使血糖迅速升高。由於粥易於消化,使人很快就會感到饑餓,又想吃東西,不利於血糖的控制,而且粥也是飯,也要算入每日的進食總熱量中。

提醒糖友們,以上這些適用于部分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根據自身的體質,結合醫生的指導,才是最好的。

需要不斷地從尿中排出,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腎臟的負擔,對於本來就受到糖尿病攻擊的腎臟更是雪上加霜,高蛋白飲食就有可能成為促進糖尿病腎病發生和加重的幫兇。脂肪代謝雖然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但其最終產物是酸性物質———酮體。

健康人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可將酮體轉化成其他無害的物質,但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這個轉化的過程就比較困難,過多的酮體堆積在血液中就會發生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一種很兇險的糖尿病併發症,治療不及時可以要了患者的命。所以,相比之下,糖類食物的優點較多。只是由於糖類食物進入體內吸收較快,而糖尿病患者處理葡萄糖的能力差,進食快而多易使血糖很快升高,所以要少食多餐,勿暴飲暴食,而且要合理地用藥物控制血糖。血糖很高的患者,還是要適量控制進食含糖多的食物。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甜點和飲料。

4、甜味食物可以升高血糖,鹹味或不甜的食物不升血糖。

如果都是同樣重量的餅乾,甜味的和鹹味的其實所含熱量是相同的,所以並無應一個少吃一個多吃的道理。甜餅乾是麵粉中加了白糖或糖精。糖精根本就沒熱量,故也不能升高血糖。白糖是蔗糖,甜度大於葡萄糖(由澱粉分解而成),升糖指數和吸收速度卻小於葡萄糖,況且所加之糖重量遠少於麵粉的重量,對食後血糖的升高更無大影響。鹹餅乾是麵粉中加了一點鹽,其重量可以忽略不計,鹽不會升高血糖,但多吃可以升高血壓。果糖甜度更高,吸收更慢,在體內分解不需要胰島素的參與,可代替糖使用,但進食過多有可能使血液中膽固醇升高導致心血管疾病。

5、糖尿病患者多吃降糖食品,可以代替吃藥。

市場上的降糖食品多是糧食做的,只要是糧食就含有澱粉,吃進去就會變成糖。只要多吃澱粉,血糖就會升高,所謂的降糖食品也不例外。一般降糖食品多為粗糧或由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加工而成,可以延緩葡萄糖的吸收,但這些食品並不能直接降血糖,因此不能代替藥物治療。

6、糖尿病的飲食治療只須限制飯量,不用限制肉類食物。

肉類食物主要含蛋白質和脂肪,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導致糖尿病腎病。進食過多脂肪,會導致肥胖、血脂升高、動脈硬化等,還易發生酮症酸中毒。過多進食的蛋白質和脂肪會轉化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而不易控制。

7、花生、核桃、瓜子等乾果可以隨便吃,對糖尿病沒影響。

乾果類食物雖然不是飯,但含脂肪很高,多吃易使人衰老。脂肪的熱量高,產熱量是蛋白質和糖的兩倍半,故多吃瓜子等零食也可升高血糖。

8、糖尿病患者可不受限制地多吃豆製品,合理的膳食應為混合膳食,

動植物蛋白比例以1∶2或1∶1為宜。豆腐、豆腐乾等豆製品屬含植物蛋白多的食物,進食過多可加重腎臟負擔,導致糖尿病腎病,故糖尿病患者吃豆製品也要適量,不宜太多。尤其是糖尿病腎病患者,要限制進食豆製品,只能少吃。豆腐及豆製品等所含必需氨基酸較肉類少,吸收率也較低。一般動物蛋白(肉類)中所含必需氨基酸要比植物蛋白多。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最小單位,人體需要的氨基酸有20餘種,有8種氨基酸是人體自己不能製造的,必須由食物中攝取,這8種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含必需氨基酸多的蛋白稱為優質蛋白,優質蛋白對腎臟的損傷較其他蛋白少,含優質蛋白多的食物即為優質飲食,如牛奶、雞蛋、魚肉、瘦肉等,都是適合糖尿病患者適量多吃的優質飲食,但其熱量也要計算在每日需要的總熱量中,並非可以無限度地隨便吃。

9、糖尿病患者補鈣,喝骨頭湯比喝牛奶好。

牛奶是理想的補鈣食品,每100克中含104毫克鈣,遠大于骨頭湯,吸收率也高。骨頭湯含不少動物脂肪,多吃會使脂肪攝入過多。

10、糖尿病患者,只能吃粗糧,不能吃細糧。

粗糧含食物纖維多,消化吸收慢,進食後可以使飯後血糖緩慢升高。糖尿病患者適量進食一些粗糧對控制血糖有好處,但消化功能不好的患者,進食粗糧後會出現胃脘不適、腹脹等不良反應,還會加重胃腸負擔,影響胃腸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消化,對改善營養狀況也有不利的影響。細糧畢竟是人體需要的糖類營養物質的最佳提供者,糖尿病患者不吃大米白麵,只吃粗糧不是最佳選擇,粗細搭配才好。

11、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喝粥。

粥容易消化吸收,進食後會使食物中的糖很快吸收入血,使血糖迅速升高。由於粥易於消化,使人很快就會感到饑餓,又想吃東西,不利於血糖的控制,而且粥也是飯,也要算入每日的進食總熱量中。

提醒糖友們,以上這些適用于部分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根據自身的體質,結合醫生的指導,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