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糖尿病人飲食不僅僅要控糖,牢忌口遠離糖腎!

糖尿病是目前造成末期腎臟病(俗稱尿毒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40%的第1型糖尿病人和5-15%的第2型糖尿病人,腎功能會逐漸惡化,最後變成尿毒癥。我國長期血液透析(俗稱洗腎)病人也有1/3-1/4是因為糖尿病腎病變造成的。

這部分病人飲食除了控血糖,更要注意這些!

糖尿病腎病變(未洗腎)的人該怎麽吃?

限制蛋白質:適量的限制飲食中的蛋白質(0.6-0.8公克/公斤),可減少尿蛋白的發生。其中的50~70%需來自高生物價動物性的蛋白質,如:雞、鴨、魚、肉類、雞蛋、牛奶、其餘的蛋白質由米、面、蔬菜、水果供給。

應減少食用低生物價的蛋白質如:綠豆、紅豆、毛豆、蠶豆、豌豆仁、花生、瓜子、核桃、腰果、杏仁、麵筋、面腸等食物。

補充低氮澱粉:在蛋白質限制下,需補充熱量含熱量高且蛋白質含量極低的食物。低氮澱粉類是屬於蛋白質含量極低的食材,如:玉米粉、太白粉、藕粉、冬粉、涼粉、粉皮、西谷米、粉圓…等,都可以做出可口且熱量高的低蛋白飲食。

腎臟病病情複雜,若有飲食問題需尋求營養師的協助;若已開始洗腎,因營養需求與洗腎前大不相同,故需再請營養師重新評估、設計飲食內容。

限鉀原則:

蔬菜切小片以熱水燙過撈起,再以油炒或油拌,可減少鉀攝取。

食物經煮熟後,鉀會流失于湯汁,故勿食用湯汁。

市售低鈉鹽、薄鹽醬油、半鹽或低鹽等,常將鹽分中的鈉以鉀取代,所以不宜任意使用。

限磷原則:

含磷高的食物應限制使用。

服用磷酸鹽結合劑等藥物,可減少食物中磷的吸收,但注意此類藥物 應咬 碎,與 食物一起咀嚼充分混勻,才能發揮效果。

可選用低磷食品如低磷牛奶來代替一般牛奶。

限鈉原則:

選擇新鮮食物,並自行製作。烹調時選用植物油。

罐頭及各種加工、醃漬食品,因含鈉高故需忌食。調味品如鹽、醬 油、味精等,應按計劃 使用。

烹調可多採用白糖、白醋、蔥、薑、蒜、五香、檸檬汁等調味品,

或以 蒸、燉、烤等方式烹調。食欲差時,可適當補充低磷、鉀、低蛋白的商業產品,以提高營養量。腎臟病患者應少吃楊桃,因楊桃含有不明成份,容易引起打嗝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