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幾十元假酒變身茅臺、五糧液?常德警方破獲涉案金額逾2千萬的特大假酒案

一間不到30平米的民房堆滿了各種年份和品種的假茅臺酒瓶、包裝盒、合格證等

6月1日, 記者從常德市公安局獲悉,在省公安廳的指揮下,常德市公安局成功打掉一公安部督辦的特大製造銷售假冒茅臺、五糧液等高檔白酒團夥,搗毀生產、倉儲、銷售窩點7個,當場查獲大批各種年份和品種的假茅臺、五糧液酒1700多箱,各種包裝材料、商標、灌裝工具及所謂茅臺基酒2千多公斤,涉案金額2千多萬元。該案涉及陝西西安、安徽合肥、廣東廣州、東莞、浙江溫州和湖南常德、長沙、永州、婁底、岳陽等省市,

24名團夥涉案成員全部落網,5月31日,該案張某、樊某、黃某等首批13名犯罪嫌疑人已移交檢察機關提請訴訟。

據常德市公安局治安支隊負責人介紹稱,2016年6月13日,該大隊接到群眾舉報,稱一方姓男子向其以禮品回收為名向其經營的煙酒店銷售了價值100多萬元的各種高檔茅臺年份酒。

接到報案經民警調查核實後,第二天便成立了以副局長王漢桃任組長,治安、網技、打防管控合成作戰指揮中心等部門參與的聯合專案組展開立案偵查,並確定了不打草驚蛇,對案件深度經營,徹底搗毀假酒窩點的偵查方案。

經過2個多月艱苦偵查,專案民警從方某的假酒來源展開緊鑼密鼓的偵查,從而基本掌握了方某的假酒來源於長沙某市場附近的貴州人張某夫婦、崔某夫婦、盧某夫婦和澧縣的樊某、高某、黃某這一造售假團夥的脈絡。其中,團夥中張某曾專門學過造假技術,他找到淅江溫州一家印刷廠,帶著電子範本和偽造的茅臺廠家授權書,

要求廠家大量印製茅臺品牌酒包裝箱、拎袋、商標等,同時安排人去餐館酒店大量收購酒瓶。然後他用低檔的所謂基酒裝勾兌、灌裝,將實際成本只有幾百元的一箱假酒,改頭換面後以一箱3000至5000甚至數萬元不等的價格通過物流公司銷售給上海、安徽、四川、江西、江蘇、淅江和湖南等各地的銷售下線。鑒於這個團夥制假售假量大面廣,偵查、抓捕難度大、地域廣泛,
2016年8月7日,常德市公安局治安支隊組織武陵、鼎城、柳葉湖及西洞庭4個公安分局50名民警充實到專案組,共同展開偵破。

抓捕現場

2016年9月9日下午3時30分許,收網時機成熟,首次收網行動分常德、長沙兩個戰區,隨著治安支隊長劉陽春收網行動一聲令下,100名參戰民警兵分8路迅速行動,分別在常德、長沙兩個戰區,對各制假窩點嫌疑人和銷售下線代理人統一實施抓捕,從而這一特大系列假茅臺、五糧液酒案成功告破。

現場五個裝滿上千斤的基酒的大缸中漂浮著一團沾浮著蚊蠅的綠色網狀物

面對突然出現的抓捕民警,在鐵的事實面前,張某、許某夫妻和崔某、張某、盧某、當場承認了其制假造假銷假的犯罪實事。隨後,根據犯罪嫌疑人的交代和先期偵查掌握的證據,專案組又先後組織了五個抓捕小組遠赴陝西、安徽、廣東、淅江和湖南永州、婁底、岳陽等省市進行抓捕和取證,並成功抓獲了李某、鄭某、劉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扣押假茅臺、五糧液酒300多件。

常德市公安局副局長王漢桃介紹,為維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常德警方在治安支隊正式成立了常德首個打擊食品藥品犯罪專業機構——食品藥品案件偵查大隊,對肉製品、酒類等重點食品藥品犯罪領域予以重點打擊。

王漢桃表示,由於該案生產窩點眾多,涉案人員眾多,涉案地市眾多,涉案金額巨大,因此,給案件偵破帶來了重重困難。針對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食品藥品犯罪仍然多發、易發的形勢,常德警方將繼續對食藥犯罪保持“零容忍”,特別是將結合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加大打擊力度,把打擊觸角向食品藥品安全的源頭和前端延伸,把打擊矛頭對準食品非法添加、食品欺詐以及互聯網銷售假藥等行為,切實維護好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供稿:吳林芳

編輯:李芸

審核:張楓

100名參戰民警兵分8路迅速行動,分別在常德、長沙兩個戰區,對各制假窩點嫌疑人和銷售下線代理人統一實施抓捕,從而這一特大系列假茅臺、五糧液酒案成功告破。

現場五個裝滿上千斤的基酒的大缸中漂浮著一團沾浮著蚊蠅的綠色網狀物

面對突然出現的抓捕民警,在鐵的事實面前,張某、許某夫妻和崔某、張某、盧某、當場承認了其制假造假銷假的犯罪實事。隨後,根據犯罪嫌疑人的交代和先期偵查掌握的證據,專案組又先後組織了五個抓捕小組遠赴陝西、安徽、廣東、淅江和湖南永州、婁底、岳陽等省市進行抓捕和取證,並成功抓獲了李某、鄭某、劉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扣押假茅臺、五糧液酒300多件。

常德市公安局副局長王漢桃介紹,為維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常德警方在治安支隊正式成立了常德首個打擊食品藥品犯罪專業機構——食品藥品案件偵查大隊,對肉製品、酒類等重點食品藥品犯罪領域予以重點打擊。

王漢桃表示,由於該案生產窩點眾多,涉案人員眾多,涉案地市眾多,涉案金額巨大,因此,給案件偵破帶來了重重困難。針對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食品藥品犯罪仍然多發、易發的形勢,常德警方將繼續對食藥犯罪保持“零容忍”,特別是將結合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加大打擊力度,把打擊觸角向食品藥品安全的源頭和前端延伸,把打擊矛頭對準食品非法添加、食品欺詐以及互聯網銷售假藥等行為,切實維護好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供稿:吳林芳

編輯:李芸

審核:張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