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PPP進入落地期 園林企業善用杠杆提高收益率

近年來PPP專案進入了加速落地期,而不管是特色小鎮還是其他工程項目如地產、景區,都將生態環保作為了提供優良人居環境的保障。而想要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就離不開園林行業的參與,

包括景觀規劃、植被修護、石材供應、苗圃供應等細分領域。

而且從財務報表上來看,不少園林公司依靠PPP取得了輝煌的業績。而且那些經營較好的園林公司,往往是在手現金較少、流動負債高,使得經營狀況極為活躍。具體的表現為公司積極並購,

資金主要耗費在PPP項目上,這些經營活動佔據了企業的流動資金。而且由於園林企業大多借助其歷史業績、商譽、預期空間,以較低的資金成本獲得債務性融資,甚至只需要具備少量的資金就能開展大型項目,這也是不少園林企業業務擴張的基礎。

在PPP市場的刺激下,切入這一熱潮的園林企業,不管是營收增長率還是歸屬母公司淨利潤都呈現出快速上升的態勢。

再者,園林行業近年來高速增長。但是存貨周轉率卻出現下滑,從五年前的3.08到如今的1.16,雖然存貨周轉率下降一般都不是什麼好事,但是我們也要深究其背後的邏輯。園林企業的存貨周轉率下降、存貨擠壓率上升,本質上是由於園林類企業從單一的園林工程施工向全產業鏈發展所導致的。目前大多數園林類企業都將自身業務板塊從前端的施工環節向後端延伸,

開闢出了苗木供應板塊,但是由於苗木培育週期長,這才使得園林類企業存貨量上升。不過這也不是壞事,自建苗木培育基地,是園林類企業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這也是近年來園林類訂單雖然單價下滑、人工費用也不斷上升,但是很多企業的毛利率仍舊維持在30%左右,這也是全產業鏈運營降本增效作用顯著。

因此,對於園林行業玩家來說,最大的利潤來源依舊是園林類業務,

因此,企業只有提高園林類業務在營收中的比重,避免非經營性風險,才能獲得較為長遠的收益。是以,以主營業務為核心,積極開拓市場、獲取訂單的同時,也需要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降低苗圃、石材等園林規劃所需的材料購買成本,也能提高企業的利潤率。

而且,園林企業是最適合開展杠杆經營的,通過向上游供應商繳納保證金,就能獲得充足的供貨,進而拿著這些貨物,

就可以大膽的開展下游市場,與各類地產項目、園林景區項目對接。可以說,園林行業才是杠杆經營的最佳典範,也是投資者用較低的資本金獲得成倍回報的有效途徑。

畢竟園林行業東風已起,未來前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