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滴滴四面楚歌,新平臺借機超越直指順風車

前不久,滴滴剛在天津取得了網約車牌照,近日又有情況引發網路巨大爭議,不少人發現,滴滴在天津的定位中,取消了快車拼車和順風車的模組,官方用系統升級一言以蔽之,

然而大家也都發現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從滴滴宣佈拿到牌照起,外界的猜測就一直沒有斷過,既然取得了許可,那就代表著滴滴將要合規合法,遵守當地網約車管理條例,然而法規的種種要求都對滴滴的發展存在限制,甚至是不利,那麼作為出行行業老大的滴滴到底會如何應對?果不其然,

面對政策,這次滴滴算是放下了身段,因其快車拼車和順風車業務與私人小客車合乘規定不符,所以這次竟悄無聲息地撤下了這兩個模組。

滴滴如今的局面可謂四面楚歌,一方面,政策的改革使其想成為正規軍,

不得不順應,另一方面,依據新政策異軍突起的新興平臺又在不斷發起挑戰,而網路上,關於滴滴的口水戰源源不斷,用戶的口碑也幾乎呈現出一邊倒的趨勢,既要應對政策,還要謀求自身出路,又要提升用戶口碑,滴滴大概有些應接不暇了。

而這其中的弱點,便是順風車。為了快車,滴滴可以暫時捨棄順風車,由此見得,政策的限制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說回滴滴順風車,

他的定位從始至終都沒有真正站在共用的角度,偽共用經濟成為不了市場的主流,而眾多新興平臺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就拿來回拼車來說,它從一開始就設定了與滴滴完全不同的定位,順應政策,依據真正的共用經濟,把順路同行,分攤成本發揚光大。

網約車局勢已漸漸明朗,而順風車市場仍舊水深火熱,大家都能看到順風車的機遇與挑戰,關鍵就在於誰能抓住時機,抓住市場的主流,從服務大眾的角度出發,把順風車做成真正便民利民的平臺。不知道來回拼車能否扛起順風車的大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