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朝這個皇帝,把天下尼姑全部捉拿進京,只為1件不可告人之事

明朝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朱棣,在明代諸位帝王中,算是一個有為之君。雖然以大欺小起兵造反奪取侄兒的皇位,實在不那麼光彩,但平心而論,當時他做這個皇帝,還真是不二之選。

在位期間,北伐蒙元勢力,遷都北京,編修《永樂大典》,文治武功彪炳史冊。

就是這樣一個有道明君,在永樂十八年,卻下旨辦了一件讓天下人哭笑不得的荒唐事:命令各地方官把天下寺廟、道觀、尼庵中的女道、女尼等出家婦女,全部捉拿進京,押送刑部大獄。

一時間,民間街頭巷尾議論紛紛,有說皇上重口味想選美的,有說皇上要效法歷史上“三武滅佛”的,說什麼的都有。

其實,明成祖朱棣這樣做的真實原因,是因為他在找一個讓他“朝思暮想”的女人。

朱棣一生雄才大略,為了撫平民間對他“謀朝篡位”的不滿情緒,

即位之初就立志要爭一口氣,做一個堯舜之君。因此在治國理政、內務外交上無一不盡心竭力,力求完美。無奈天不遂人願,永樂十八年二月,在山東蒲臺地區,因為連遭天災,官吏橫徵暴斂,老百姓揭竿而起,擁立白蓮教女頭領唐賽兒為王,扯旗造反。唐賽兒雖是女人,從小習武,不但武藝精絕,而且英雄虎膽,頗有幾分軍事天賦。他們連續與官兵打了幾仗,打的明朝軍隊人仰馬翻,
大敗而逃。

消息傳到北京,朱棣氣的暴跳如雷。他正虔心打造河清海晏、萬民樂業的太平天下,陶醉在千古明君的幻夢中,誰知這個時候竟然有人公然造反,拉起隊伍與朝廷對抗,這不明擺著是往他臉上抹黑!而且此時正值遷都北京前夕,

朝野局勢力求穩定,偏偏這時候出來個唐賽兒造反。

朱棣馬上選將發兵,調集重兵直撲山東。唐賽兒雖然謀勇兼備,隊伍畢竟人少且孤立無援,一番血戰後,義軍全軍覆沒。造反平定了,朱棣卻更加惱火——唐賽兒跑了。最大的“罪魁禍首”沒有捉住。

朱棣對唐賽兒恨得咬牙切齒,

必欲除之而後快,上了天也要把她逮住。於是發下海捕公文,調動天下各州府縣的官兵、捕快,大肆搜捕唐賽兒。誰知這個唐賽兒真就像上了天一樣,再沒露過一絲行跡。即使出動東廠、錦衣衛這樣強大嚴密的特務情報機構,仍然一無所獲。

朱棣惱火之餘,正在無法可想,有官員建議說,唐賽兒造反之初,曾自稱“佛母”來收伏人心,會不會走投無路遁入空門,混進了尼庵、寺廟或者道觀中?朱棣覺得有道理,於是立即下旨,命令把河北、山東地區的女尼、女道等盡數捕捉,押解來京詳細審問。接著,又任命專人負責,在山東河北之外的其他地區陸續拘拿女尼、道姑上萬人,詳加勘察。不過最後還是沒有找到。《明史》記載,“賽兒卒不獲,不知所終”,成為有明一代著名的懸案之一。

朱棣惱火之餘,正在無法可想,有官員建議說,唐賽兒造反之初,曾自稱“佛母”來收伏人心,會不會走投無路遁入空門,混進了尼庵、寺廟或者道觀中?朱棣覺得有道理,於是立即下旨,命令把河北、山東地區的女尼、女道等盡數捕捉,押解來京詳細審問。接著,又任命專人負責,在山東河北之外的其他地區陸續拘拿女尼、道姑上萬人,詳加勘察。不過最後還是沒有找到。《明史》記載,“賽兒卒不獲,不知所終”,成為有明一代著名的懸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