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朝這個皇帝心比天高 卻最沒有骨氣

明朝是個有骨氣的朝代,有言“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為證,蓋其一朝300餘年,從永樂大帝遷都北京再到崇禎帝吊死煤山,明朝這個漢民族統治的最後封建王朝每個帝王很有節氣,

唯獨一人例外,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鎮。

明英宗朱祁鎮 志大才疏的皇帝

朱祁鎮登基那年剛剛9歲,明帝國剛剛經歷了“仁宣之治”,四海升平,國力蒸蒸日上。作為老朱家第六代接班人,按說他的福氣和後來清朝乾隆皇帝絕對有一拼,他的爺爺、爸爸們開疆拓土、整頓吏治,

可以說把他這一輩的活兒全幹完了。儘管登記時年級還小,但他的父親宣宗提前給他留下了老成持重的“三楊”輔佐,這孩子只要不折騰可以說做個守成太平之君足矣。但偏偏朱祁鎮生就是折騰的主,不甘平庸,天天在太廟看著祖宗的牌位,發誓要做出一番驚天偉業,且這一夢想越來越膨脹。

仁宣之治後明朝進入黃金盛世

話雖如此,但朱祁鎮環顧四宇,能威脅大明帝國統治的因素基本沒有,太平盛世哪有業績可做,且此時明朝內閣制度也越來越完善,朱祁鎮鬱悶地發現自己也只能改改朱批而已。但俗話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終於到了他22歲這年,蒙古瓦剌部落首領“也先”因為索要賞賜不成就舉兵襲擾明朝北部邊境。

先聲明一下,當時明朝和瓦剌的關係就像今天的美國和韓國小弟,“也先”也沒真想打龐大的明帝國。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俺蒙古人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歷來就是騷擾刷下存在感,就為了向明朝多要點賞賜。

朱祁鎮的作戰圖

瓦剌的行動讓朱祁鎮大為興奮,終於等來了機會,祖宗們不是都拿蒙古人沒辦法嗎,這次我就要借機一舉滅了他們,那我還能不成千古一帝嗎。“打,打他個不長眼的也先,奶奶的!”朱祁鎮在大殿裡搓著手來回踱著步子。他的大伴王振在一旁恭維道:“陛下,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呀,您要是御駕親征,那您可就是咱大明第一元帥啊”。朱祁鎮一拍大腿:“對,朕這次就要御駕親征,

他也先不是就六七萬人嗎,我就帶五十萬鐵騎,橫掃北疆,哈哈。。。”

土木堡大戰

皇帝御駕親征雖然古來有之,但朱祁鎮畢竟不是朱元璋和朱棣呀,人家二位可都是馬背上的皇帝,你不過是個毛頭小夥,絲毫沒有打仗經驗。但朱祁鎮下定決心非去不可,於是五十萬大軍(實際二十萬)浩浩蕩蕩一路殺將過去。可朱祁鎮帶著一大票人剛一出了北京城就傻了眼,也先人呢?部落呢?說好的六七萬人馬呢?後來兵部侍郎一彙報,朱祁鎮更是背後直冒冷汗“毀了,準備時間太倉促,大軍的糧草都沒帶夠”。他雖然心比天高,但也不是白癡,那就趕緊速戰速決吧,但逛了一大圈還是沒見到一個蒙古人。到了土木堡終於人困馬乏,大軍看到一處水源直接一哄而上,哪還管什麼陣型。就在這時,也先的部隊出現了,一路掩殺,直殺得大明精銳屍橫遍野,片甲不留。

土木堡遺址

最終,明英宗毫無懸念地被俘虜了,消息傳回北京舉國震驚,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到是其次,畢竟部隊沒了可以再募集,可皇帝被俘那可是奇恥大辱啊,人們紛紛想到了宋朝的微欽二帝,難不成大明也要亡國滅種了?滿朝文武大臣集體沉默,但他們都有一個想說而不敢說的念頭。那就是希望明英宗殺身成仁,保留大明帝國最後的尊嚴,京城這邊也好再立新皇。

朱祁鎮被俘

但大家等啊等,等到的確是朱祁鎮帶來的議和信“答應也先的條件,朕要回家!”大臣們面面相覷,沒想到啊。最終,以於謙為首的大臣擁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新皇,拒不議和,悲催的朱祁鎮一下成了太上皇,被明朝拋棄了。可他沒有放棄,在瓦剌該吃吃該喝喝,養好身體還是要回去嘛。果不其然,也先看到他毫無用處,留下來也只是浪費糧食,太賠本了,還是送你回家吧。於是,朱祁鎮又被送回了明朝。要說他也夠可以的,帶隊死了二十萬精銳部隊和五十多隨行文武大臣,先後被明朝和瓦剌拋棄,可人家還是自信的回去了,太上皇也要當嘛,說不定還會東山再起呢,果不其然,幾年後朱祁鎮果真二次登基,這已是後話。話說,你覺得朱祁鎮有骨氣嗎??

於是五十萬大軍(實際二十萬)浩浩蕩蕩一路殺將過去。可朱祁鎮帶著一大票人剛一出了北京城就傻了眼,也先人呢?部落呢?說好的六七萬人馬呢?後來兵部侍郎一彙報,朱祁鎮更是背後直冒冷汗“毀了,準備時間太倉促,大軍的糧草都沒帶夠”。他雖然心比天高,但也不是白癡,那就趕緊速戰速決吧,但逛了一大圈還是沒見到一個蒙古人。到了土木堡終於人困馬乏,大軍看到一處水源直接一哄而上,哪還管什麼陣型。就在這時,也先的部隊出現了,一路掩殺,直殺得大明精銳屍橫遍野,片甲不留。

土木堡遺址

最終,明英宗毫無懸念地被俘虜了,消息傳回北京舉國震驚,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到是其次,畢竟部隊沒了可以再募集,可皇帝被俘那可是奇恥大辱啊,人們紛紛想到了宋朝的微欽二帝,難不成大明也要亡國滅種了?滿朝文武大臣集體沉默,但他們都有一個想說而不敢說的念頭。那就是希望明英宗殺身成仁,保留大明帝國最後的尊嚴,京城這邊也好再立新皇。

朱祁鎮被俘

但大家等啊等,等到的確是朱祁鎮帶來的議和信“答應也先的條件,朕要回家!”大臣們面面相覷,沒想到啊。最終,以於謙為首的大臣擁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新皇,拒不議和,悲催的朱祁鎮一下成了太上皇,被明朝拋棄了。可他沒有放棄,在瓦剌該吃吃該喝喝,養好身體還是要回去嘛。果不其然,也先看到他毫無用處,留下來也只是浪費糧食,太賠本了,還是送你回家吧。於是,朱祁鎮又被送回了明朝。要說他也夠可以的,帶隊死了二十萬精銳部隊和五十多隨行文武大臣,先後被明朝和瓦剌拋棄,可人家還是自信的回去了,太上皇也要當嘛,說不定還會東山再起呢,果不其然,幾年後朱祁鎮果真二次登基,這已是後話。話說,你覺得朱祁鎮有骨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