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頭條」工信部、國標委:到2025年,擬系統形成能夠支撐高級別自動駕駛的智慧網聯汽車標準體系

近日,工信部、國家標準委聯合發佈了《(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建設指南》和《(徵求意見稿)編制說明》(簡稱《編制說明》)公開徵求社會意見,

《建設指南》提出,到2025年,我國力爭系統形成能夠支撐高級別自動駕駛的智慧網聯汽車標準體系。

智慧網聯汽車(Intelligent&Connected Vehicles,簡稱“ICV”)是指搭載先進的車載感測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並融合現代通信與網路技術,實現車與X(人、車、路、雲端等)智慧資訊交換、共用,具備複雜環境感知、智慧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可實現“安全、高效、舒適、節能”行駛,

並最終可實現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其代表了汽車技術和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也是國際汽車產業未來競爭的重要陣地。

《建設指南》提出,我國將根據智慧網聯汽車技術現狀、產業應用需要及未來發展趨勢,分階段建立適應我國國情並與國際接軌的智慧網聯汽車標準體系:

到2020年,初步建立能夠支撐駕駛輔助及低級別自動駕駛的智慧網聯汽車標準體系。

制定30項以上智慧網聯汽車重點標準,涵蓋功能安全、資訊安全、人機界面等通用技術以及資訊感知與交互、決策預警、輔助控制等核心功能相關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促進智慧化產品的全面普及與網聯化技術的逐步應用;

到2025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高級別自動駕駛的智慧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定100項以上智慧網聯汽車標準,涵蓋智慧化自動控制、網聯化協同決策技術以及典型場景下自動駕駛功能與性能相關的技術要求和評價方法,

促進智慧網聯汽車“智慧化+網聯化”融合發展,以及技術和產品的全面推廣普及。通過建立完善的智慧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引導和推動我國智慧網聯汽車技術發展和產品應用,培育我國智慧網聯汽車技術自主創新環境,提升整體技術水準和國際競爭力,構建安全、高效、健康、智慧運行的未來汽車社會。

根據《建設指南》規劃,我國擬初步確立的智慧網聯汽車標準體系主要包括“基礎”“通用規範”“產品與技術應用”“相關標準”四個部分,具體如下:

基礎類標準11項,包括智慧網聯汽車術語和定義標準3項、分類和編碼標準6項、標識和符號標準2項。

通用規範類標準28項,從整車層面提出全域性的要求和規範,主要包括功能評價標準4項,人機界面標準3項,功能安全標準6項,

資訊安全標準15項。

產品與技術應用類標準47項,主要涵蓋資訊感知、決策預警、輔助控制、自動控制和資訊交互等智慧網聯汽車核心技術和應用的功能、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但不限定具體的技術方案,以避免對未來技術創新發展和應用產生制約或障礙,具體包括資訊感知標準10項,決策預警標準14項,輔助控制標準13項,自動控制標準4項,資訊交互標準6項。

相關標準9項,其中車輛資訊通信的基礎——通信協議標準3項,主要涵蓋實現車與X(人、車、路、雲端等)智慧資訊交互的中、短程通信、廣域通信等方面的協定規範;介面介面標準6項,主要涵蓋在各種實體層和不同的應用層之間的軟、硬體介面介面標準規範。

《編制說明》指出,綜合考慮我國汽車智慧化、網聯化發展應用趨勢和產業基礎,未來2~3年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優先開展標準制定:

一是支撐整個標準體系的基礎類、通用類標準,如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術語和定義、自動駕駛等級劃分標準等;

二是目前技術比較成熟、應用比較廣泛的智慧網聯汽車各類產品和功能標準,如汽車自動緊急制定系統標準、商用車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標準;

三是與國家戰略規劃有關的技術、產品標準,如汽車資訊安全通用技術規範等。

近期擬開展的標準專案制定和研究工作共21項,其中已立項並開展制定工作標準2項;已提交立項申請的標準7項;已組建研究任務組或已啟動專案預研工作的標準12項,擬於近期陸續提交標準立項計畫。

《編制說明》強調,智慧網聯汽車作為汽車產業與資訊產業跨界融合的典型,相關技術及產業尚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模式不斷出現。為避免對智慧網聯汽車相關技術及產業集群的發展形成制約或障礙,智慧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主要針對基礎共性標準、相對成熟的技術應用或亟待規範的需求為重點,並將根據我國智慧網聯汽車技術及產業發展不定期更新、修訂與完善,從而有效發揮標準對於引導和規範技術及產業發展的作用,促進中國智慧網聯汽車技術及相關產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THANKS FOR READING-

來源 | 中國標準化雜誌社

2017青島國際標準化論壇

將於2017年6月27日—29日

在青島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辦

主要涵蓋實現車與X(人、車、路、雲端等)智慧資訊交互的中、短程通信、廣域通信等方面的協定規範;介面介面標準6項,主要涵蓋在各種實體層和不同的應用層之間的軟、硬體介面介面標準規範。

《編制說明》指出,綜合考慮我國汽車智慧化、網聯化發展應用趨勢和產業基礎,未來2~3年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優先開展標準制定:

一是支撐整個標準體系的基礎類、通用類標準,如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術語和定義、自動駕駛等級劃分標準等;

二是目前技術比較成熟、應用比較廣泛的智慧網聯汽車各類產品和功能標準,如汽車自動緊急制定系統標準、商用車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標準;

三是與國家戰略規劃有關的技術、產品標準,如汽車資訊安全通用技術規範等。

近期擬開展的標準專案制定和研究工作共21項,其中已立項並開展制定工作標準2項;已提交立項申請的標準7項;已組建研究任務組或已啟動專案預研工作的標準12項,擬於近期陸續提交標準立項計畫。

《編制說明》強調,智慧網聯汽車作為汽車產業與資訊產業跨界融合的典型,相關技術及產業尚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模式不斷出現。為避免對智慧網聯汽車相關技術及產業集群的發展形成制約或障礙,智慧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主要針對基礎共性標準、相對成熟的技術應用或亟待規範的需求為重點,並將根據我國智慧網聯汽車技術及產業發展不定期更新、修訂與完善,從而有效發揮標準對於引導和規範技術及產業發展的作用,促進中國智慧網聯汽車技術及相關產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THANKS FOR READING-

來源 | 中國標準化雜誌社

2017青島國際標準化論壇

將於2017年6月27日—29日

在青島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