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阿裡旗下線上旅遊平臺成投訴重災區?“飛豬”遇麻煩飛不起來了?

運營商世界網 馬哲/文

近日,飛豬又一次遭到用戶對其霸王條款的投訴。用戶張小姐表示,她通過飛豬預定機票,不料卻遭遇了“退票難”。這已不是飛豬第一次被曝出類似問題了。

張小姐表示,她在購買機票時選錯了時間,但在賣家未出票成功前就通過旺旺聯繫客服申請了退票。然而,客服並沒有回應申請,購買頁面上也沒有退款入口。當張小姐打通客服電話時,客服卻聲稱已出票成功,按規定不能退票,只能由顧客來承擔損失。

這時離張小姐下單的時間還不到三分鐘。

幾經交涉,張小姐遭遇的問題終於解決。由代理商退了稅費,飛豬退了機票錢。但這個過程耗費了十多天時間。

據瞭解,如今線上旅遊已經成了旅遊投訴重災區。人民網旅遊3.15投訴平臺發佈的資料顯示,在2016年收到的1477條有效投訴中,針對線上旅遊的投訴量達46%,進入2017年後,這一比例更有擴大趨勢。

小編梳理了投訴名單,發現其中針對飛豬的投訴可謂是五花八門。

有使用者稱飛豬的產品宣傳與機票實際航線不符,還有用戶表示,通過飛豬支付的旅行訂單在成行前就難以退款。投訴的旅遊行程大多位於海外,每單導致用戶經濟損失金額過千元。

如今,我國法律對線上旅遊的監管較為滯後。在2014年,《旅行社產品協力廠商網路交易平臺經營和服務要求》已經推出,但在實施過程中,諸多規定並未得到落實。

對線上旅行平臺而言,商譽才是更大的約束。

飛豬並不是不重視商譽,其多次改名就是一個明證。從“淘寶旅行”改為“去啊”,再改為“飛豬”,公司高管對品牌形象的重視可見一斑。但是,最能影響商譽的因素正是用戶的口碑,飛豬如果不能做到讓用戶滿意,改名又有什麼用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