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守望,是最好的教育

守望,是最好的教育

玉潭街道學庵小學 胡旺洪

“峰峰,

課本帶齊了嗎?作業本呢?文具盒呢?水瓶放書包裡了嗎?餐具沒忘記帶吧?……”晚上臨睡前,我又像往常一樣,不厭其煩地監督兒子整理書包。愛人在一旁微微搖了搖頭。兒子也十分不耐煩:“爸爸,我知道了。”

兒子回房後,愛人說:“你這個爸爸呀,人還沒老呢,就這麼嘮叨了,天天都這麼說一遍,不嫌煩嗎?”我理直氣壯地回答:“我也不想管呢,可他那個‘馬大哈’,經常丟三落四……”

愛人笑著插話了:“誰沒有忘記的時候呢?你沒有?”我的臉微微有些發熱,

工作忙亂時我也健忘:曾經把鑰匙插在門上沒取下來,慌得四處找;下雨帶傘去買菜,雨停了,菜提得多時,我又忘了拿傘;教學比武前,居然忘記帶裝有上課課件的U盤了……兒子愛忘事,我這個愛提醒的爸爸卻只顧著說他,忽略了自己。

直到有一天,同事推薦我讀了一本書——《麥田裡的守望者》。讀罷,我知道了: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叫“守望”。於是,我開始捫心反思自己的行為:反復提醒兒子、管好兒子,看似為他負責、安排,無形中卻使他產生了依賴,更加不動腦筋去記住他需要帶的東西,結果適得其反。最不可理解的是:有時候,他明明已經把東西帶齊了,

我還是習慣性地忍不住要再問他一次。

於是,我和愛人商量:我們把怎麼整理書包的方法告訴他後,就要狠下心來放手讓兒子自己整理,以後郊遊也好,上學也罷,我不再在旁邊提醒了。

有一次上手工課,他忘了帶彩筆,我因為工作忙,沒有給他送,

他只能向同桌借用。結果那天的手工作品沒有得到高分,一向喜歡手工、繪畫的兒子跟我抱怨,如果不是同桌的彩筆缺了顏色,他的作品會塗得更漂亮。我說:“那也沒辦法呀,能借到彩筆已經不錯了,如果人家不肯借給你,你連作品都沒辦法完成呢。”於是,我和兒子坐了下來,心平氣和地和他講了一個故事:《成功的百靈鳥》。聽了我的話和故事,兒子若有所思,下了很大的決心:“爸爸,
以後,我一定要像故事中的百靈鳥一樣做好準備、帶好該帶的東西。”

常常,兒子整理好書包上床睡覺後,我又輕手輕腳地去瞧了瞧:呵呵,小傢伙整理的物品井井有條、一應俱全。第二天起床,他把前一天晚上收拾好的書包又對著課程表和家作表來再檢查一遍,才放心地吃早餐。

我和愛人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兒子終於變得細心謹慎起來了。

重陽節,我們全家一起去溈山登高望遠。兒子拿著他的記事本和筆,興致勃勃地問我們要帶些什麼,一邊記一邊清點;暑假裡,我們一起去深圳旅遊,出發前三天他又在細心地盤點、安排我們一家五口該帶的物品了……

如今,在兒子眼裡,我不再是嘮叨的爸爸;在我眼裡,兒子也不再是丟三落四的“馬大哈”。其實,孩子良好慣的養成,僅靠大人耳提面命的說教和不厭其煩的提醒是不夠的,反而容易使孩子產生厭煩的情緒和反抗的心理。最有效的是教給孩子正確的方法,放手讓他鍛煉,讓他主動承擔壞的後果、盡情品嘗成功的喜悅,在切身的體驗中慢慢地改進。我們父母呢,完全可以像一個個站在田埂上的農夫,默默地、微笑著守望著孩子們的“好習慣之樹”生根、發芽、拔節、開花……

↓ ↓ ↓

歡迎參與留言,您的留言更精彩

主編 │ 周正茂

編輯 │ 盧孟來 黃曉佳

傳遞教育正能量,傳播教育好聲音。

我們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

有您支持

教育更美

重陽節,我們全家一起去溈山登高望遠。兒子拿著他的記事本和筆,興致勃勃地問我們要帶些什麼,一邊記一邊清點;暑假裡,我們一起去深圳旅遊,出發前三天他又在細心地盤點、安排我們一家五口該帶的物品了……

如今,在兒子眼裡,我不再是嘮叨的爸爸;在我眼裡,兒子也不再是丟三落四的“馬大哈”。其實,孩子良好慣的養成,僅靠大人耳提面命的說教和不厭其煩的提醒是不夠的,反而容易使孩子產生厭煩的情緒和反抗的心理。最有效的是教給孩子正確的方法,放手讓他鍛煉,讓他主動承擔壞的後果、盡情品嘗成功的喜悅,在切身的體驗中慢慢地改進。我們父母呢,完全可以像一個個站在田埂上的農夫,默默地、微笑著守望著孩子們的“好習慣之樹”生根、發芽、拔節、開花……

↓ ↓ ↓

歡迎參與留言,您的留言更精彩

主編 │ 周正茂

編輯 │ 盧孟來 黃曉佳

傳遞教育正能量,傳播教育好聲音。

我們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

有您支持

教育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