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許廣盛「漢水悠悠」外婆的付家灣

外婆的付家灣

許廣盛

漢中武鄉鎮南面有一小小的山梁向南延伸,

當地人叫它嶺。嶺上有一座付家祠堂,面南而立,巍峨雄偉,遠近聞名。嶺西有一帶狀的平地,從北山流下來的一條小溪從中流過。這裡叫龍溝。龍溝裡的幾個村落叫付家灣,多是付姓人家。千百年來,付家灣幾個村落每早一起冒出冉冉的炊煙,雞鳴狗叫的協奏韻律配之以青山綠水的晨景風光,把付家祠堂映襯得風光得意。

我的祖母和母親都是從龍溝裡嫁出來的。

龍溝是我的第一故鄉。

龍溝坡梁的旱地裡滿是拳頭大小的紅褐色石灰石,當地人叫“尿漿石”。它們比土塊硬,比石頭軟,用鐵器才可以敲碎。這些非石非土的東西影響莊稼生長,人們每年翻地都要刨出很多堆在路邊,但每年刨每年地裡都還有,似乎永遠也刨不完。坡地裡只能種黃豆、綠豆、檳豆、芝麻等旱地作物。近些年在溝裡修了蓄水池塘,才開闢了一些水田種植稻穀。

小時候舅媽常給我們做檳豆涼粉吃,因檳豆產量低,檳豆涼粉自然很稀缺,來了客人才做點待客,當時吃起來很爽口。坡地較低的地方大都栽種紅薯,當地人叫紅苕。這裡的紅苕很好吃,不太面,但很甜。到了冬季家家戶戶就把大量吃不完的紅苕儲存在地窖裡。地窖有的挖在院子裡,有的挖在屋子裡。而最好的選擇是挖在嶺梁上,因為那裡地勢高,不潮濕,存放的時間長,不易黴爛,
黴爛的紅苕吃起來有苦味。但是窖挖在嶺梁上不安全,有賊偷。

下地窖取紅苕一般是讓小孩子下去,因為小孩子身體輕,體積小。小孩子們大都很喜歡幹這件事情。大人們先點上一盞油燈,用繩子吊到好幾米深的地窖底部,如果燈沒滅,說明人下去才安全。如果燈滅了,說明下去有危險,這時可以栓一隻公雞吊下去,公雞會用翅膀撲騰一陣子,再把燈吊下去,燈就不滅了。

這是祖輩傳下來的感性經驗,他們沒有研究過地窖裡氧氣含量問題這麼高深的學問和科學道理。用油燈證實人可以下地窖以後,再用繩子把小孩的腰拴牢了,讓小孩手裡抓個筐子,身子慢慢放下去,等小孩在窖底把紅苕裝滿了以後,吆喝一聲,上面的大人才把小孩和紅苕一起吊上來。做完這件事情,小孩子很有成就感,他們可以驕傲地認為這是自己為家裡辦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
可以出去給別家孩子誇耀顯擺,因為這是一件很具有冒險性和刺激性的誘人的壯舉。他們甚至還編造出什麼窖裡黑乎乎的伸手不見五指,一下子摸到了蛤蟆或者蛇什麼的驚險故事來嚇人,直到嚇哭了小女孩,下過地窖的大孩子的虛榮心才算得到極大的滿足。我很想像表哥表弟那樣下地窖給舅家提一次紅苕,但母親死活不讓我下去。母親中年得子,我是獨苗一棵,心情可以理解,但我的虛榮心卻一直沒有得到滿足,在表姐表妹面前很沒面子,為這事我還哭過鼻子。

這裡的泥土是紅色的,紅得很深,當地人叫黃泥巴。黃泥巴在晴天尤其是旱季的晴天很硬,翻地時很吃力,鋤頭鋼火不好還挖不進去,走到路上土坷垃蠻墊腳後跟。但是一場雨後,硬泥巴又變成了稀糊糊,粘在腳上甩也甩不掉。當地人說黃泥巴是“天干利如刀,下雨粘如膠”。過去祖母和母親回娘家總要挑個好天氣,要是碰上下雨,那可遭罪了,她們都是小腳,根本無法從那裡走出來。記得有一年母親回娘家遇上秋雨連綿,還是二舅把母親背出龍溝,小姨父又用扁擔和籮筐把我和妹妹一人一頭擔出龍溝來的。那時大家都說,付家灣的黃泥是親熱人,把客人粘緊些,捨不得客人走。

龍溝裡的人確實像黃泥巴一樣親熱人,十分好客,這裡人的家族觀念很強,無論誰家老少姑娘回來了,都認為是自家親戚,大姑二姑的叫個不停。我隨祖母和母親回付家灣,一進龍溝,溝裡幹活的人全停下手裡的活路大聲和我們打招呼。走的時候,在嶺上幹活的人總是站在高處,一直看著我們走出了龍溝這才繼續幹活。主人家把我們送得很遠,那更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記得小時候這裡有很多喜歡我的長輩,像這個舅爺那個舅婆、這個舅舅那個舅媽,這個表叔那個表嬸的,見了面都要和我逗笑,上了門總要抓把炒黃豆或者苕果果給我吃。這些小食品很普通,加工也很簡單,卻比當今茶巴里那細得像豆芽似的薯條和袋袋裝的香脆麻辣怪味豆以及小孩兒吃的薯片還香脆。我現在每當看見了巧克力、咖啡豆、奶油糖、蚱仁酥之類的現代小食品,總要引起添加劑之類的恐怖,不由得想念那小時候吃過的炒黃豆和苕果果。

付家灣人很樂觀開朗,愛說愛笑,言語風趣。我有個表叔學歷不高,沒有研究過語法知識,但駕馭語言的能力十分高超,如果請來一位元語言學教授與他對話,說不定還說不過他呢。記得那裡的老人一個個慈祥的臉面上總是掛著笑紋,包括暫時困難時期也沒見他們皺過眉毛,至今他們的音容笑貌依然記在我心裡,他們爽朗的笑聲依然縈繞在我的耳旁。

龍溝雖然地處偏僻,但傳統的儒學禮儀文化在這裡卻根深蒂固。在這裡做什麼事都得講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很重視家風家教,長者為尊的倫理文明十分明顯。這裡人有是非觀念,族中人凡有不平之事,總有人仗義執言,打抱不平,村裡輿論對那些偷偷摸摸、虛來晃去、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人和事情,非常瞧不起。這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凡有行為不端或受過法紀懲處的人,死後是不准埋進祖墳的。付家灣重視文化傳統已成鄉風民俗的一部分,各家各戶都對子弟的念書求學非常在意。據說家族中過去出過舉人秀才還有縣長。現在誰家孩子考上了大學家長可以把頭仰得高高的在村裡走路。

在龍溝西坡地勢較高處,曾有一座很高大的老君殿,那時如果天晴,在漢中市區或七裡、新民一帶都可以看見它的雄姿。老人說老君殿曾是西北五省區道教的重要據點之一。我小時候還看見過老君殿那三進三出的大院和雄偉高大的正殿,院中是幾人合圍的參天古柏和銀杏。正門前面還有很考究的戲樓子、大場子和石條井沿。離殿不遠處有一段古時遺存的很結實寬大的高坎子,這是歷史上一條通往西土的通商古道,舅父說小時候還見過從這條古道上走過的駝隊。想必當時西域過來的道觀中人都是從這條古道來到老君殿的吧?解放後,地方政府在老君殿辦了一所農業中學,舅父還在那裡當過老師。“文革”中老君殿被當成“四舊”拆除了,拆下的木料磚瓦運到另一處修了一所民辦小學校,我的兩位表兄弟在那所小學任過民辦教師。

付家灣各村牆上的標語歷來十分標準規範。要是哪條標語出現了錯別字,那可要惹了天禍,寫標語的人要遭到好長時間的指責數落。這裡的文娛活動歷來搞得很紅火,像耍龍、舞獅、搖彩船等民間藝術活動從未間斷。凡有各村比賽,這裡的把式肯定不甘落後,非要爭個頭彩不行。如果爭了頭彩,參與的人頓時在村裡有了威望,逢年過節喝酒,淨是人上前恭維敬酒;若是輸了,他們的面子頓失,春節過完好長時間了還低著頭在村上走路,“文革”期間村裡成立了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到外村串演,參加公社會演,我的好幾個表姐表妹,都把臉抹得猩紅,成天跟著宣傳隊跑,家裡人再攔也攔不住。因為大姑娘只有上臺表演,才能展示自己的漂亮。

付家灣人對逢年過節、婚喪大事的程式和禮數非常計較講究。要是誰家有個紅白喜事,首先寫對聯就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對聯不能亂寫亂貼,得請村裡最有文墨水準的人來擬定內容,還得讓毛筆字寫得最好的人來書寫。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而且都是請人書寫,自己選擇對聯內容,從不上街購買現成的。春節期間相互拜年,既是親情來往、喝酒吃肉,也是相互欣賞和交流對聯的機會。相聚之時,總要評判一下誰家的對聯如何如何,哪家的對聯又是出自誰人之手等等。不像現在,過年花個十塊八塊到街上隨便買上一幅光鮮奪目的對聯,用膠帶往門上一粘就“OK”了。

現在付家祠堂早已在“文革“期間就與老君殿一同被破了“四舊”,但是,它們的離去並沒有帶走這裡的傳統文明和鄉風民俗。這裡祖輩傳下來的儒學倫理文明和禮儀文明以及老君殿道家文化留給這方百姓的生存理念和人生智慧,不是一代兩代人可以改變的。現在龍溝的唯一變化是隨著道路的硬化,黃泥巴粘腳的事情永遠不會再有了,鄉親們從硬化的水泥道路上,向外部世界走得更遠,與現代文明離得更近了。

作者簡介:許廣盛,男,生於1949年4月16日,祖籍漢中。大學本科文學專業,1982年畢業後先後擔任漢師院黨委宣傳部長,陝理工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教授。曾從事藝術學,人文科學,思想教育學的教學和研究,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5部。退休後開始寫作並發表散文多篇。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傳播三線文化 增強國際交流

【期刊518】

本期責編:田也

我是獨苗一棵,心情可以理解,但我的虛榮心卻一直沒有得到滿足,在表姐表妹面前很沒面子,為這事我還哭過鼻子。

這裡的泥土是紅色的,紅得很深,當地人叫黃泥巴。黃泥巴在晴天尤其是旱季的晴天很硬,翻地時很吃力,鋤頭鋼火不好還挖不進去,走到路上土坷垃蠻墊腳後跟。但是一場雨後,硬泥巴又變成了稀糊糊,粘在腳上甩也甩不掉。當地人說黃泥巴是“天干利如刀,下雨粘如膠”。過去祖母和母親回娘家總要挑個好天氣,要是碰上下雨,那可遭罪了,她們都是小腳,根本無法從那裡走出來。記得有一年母親回娘家遇上秋雨連綿,還是二舅把母親背出龍溝,小姨父又用扁擔和籮筐把我和妹妹一人一頭擔出龍溝來的。那時大家都說,付家灣的黃泥是親熱人,把客人粘緊些,捨不得客人走。

龍溝裡的人確實像黃泥巴一樣親熱人,十分好客,這裡人的家族觀念很強,無論誰家老少姑娘回來了,都認為是自家親戚,大姑二姑的叫個不停。我隨祖母和母親回付家灣,一進龍溝,溝裡幹活的人全停下手裡的活路大聲和我們打招呼。走的時候,在嶺上幹活的人總是站在高處,一直看著我們走出了龍溝這才繼續幹活。主人家把我們送得很遠,那更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記得小時候這裡有很多喜歡我的長輩,像這個舅爺那個舅婆、這個舅舅那個舅媽,這個表叔那個表嬸的,見了面都要和我逗笑,上了門總要抓把炒黃豆或者苕果果給我吃。這些小食品很普通,加工也很簡單,卻比當今茶巴里那細得像豆芽似的薯條和袋袋裝的香脆麻辣怪味豆以及小孩兒吃的薯片還香脆。我現在每當看見了巧克力、咖啡豆、奶油糖、蚱仁酥之類的現代小食品,總要引起添加劑之類的恐怖,不由得想念那小時候吃過的炒黃豆和苕果果。

付家灣人很樂觀開朗,愛說愛笑,言語風趣。我有個表叔學歷不高,沒有研究過語法知識,但駕馭語言的能力十分高超,如果請來一位元語言學教授與他對話,說不定還說不過他呢。記得那裡的老人一個個慈祥的臉面上總是掛著笑紋,包括暫時困難時期也沒見他們皺過眉毛,至今他們的音容笑貌依然記在我心裡,他們爽朗的笑聲依然縈繞在我的耳旁。

龍溝雖然地處偏僻,但傳統的儒學禮儀文化在這裡卻根深蒂固。在這裡做什麼事都得講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很重視家風家教,長者為尊的倫理文明十分明顯。這裡人有是非觀念,族中人凡有不平之事,總有人仗義執言,打抱不平,村裡輿論對那些偷偷摸摸、虛來晃去、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人和事情,非常瞧不起。這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凡有行為不端或受過法紀懲處的人,死後是不准埋進祖墳的。付家灣重視文化傳統已成鄉風民俗的一部分,各家各戶都對子弟的念書求學非常在意。據說家族中過去出過舉人秀才還有縣長。現在誰家孩子考上了大學家長可以把頭仰得高高的在村裡走路。

在龍溝西坡地勢較高處,曾有一座很高大的老君殿,那時如果天晴,在漢中市區或七裡、新民一帶都可以看見它的雄姿。老人說老君殿曾是西北五省區道教的重要據點之一。我小時候還看見過老君殿那三進三出的大院和雄偉高大的正殿,院中是幾人合圍的參天古柏和銀杏。正門前面還有很考究的戲樓子、大場子和石條井沿。離殿不遠處有一段古時遺存的很結實寬大的高坎子,這是歷史上一條通往西土的通商古道,舅父說小時候還見過從這條古道上走過的駝隊。想必當時西域過來的道觀中人都是從這條古道來到老君殿的吧?解放後,地方政府在老君殿辦了一所農業中學,舅父還在那裡當過老師。“文革”中老君殿被當成“四舊”拆除了,拆下的木料磚瓦運到另一處修了一所民辦小學校,我的兩位表兄弟在那所小學任過民辦教師。

付家灣各村牆上的標語歷來十分標準規範。要是哪條標語出現了錯別字,那可要惹了天禍,寫標語的人要遭到好長時間的指責數落。這裡的文娛活動歷來搞得很紅火,像耍龍、舞獅、搖彩船等民間藝術活動從未間斷。凡有各村比賽,這裡的把式肯定不甘落後,非要爭個頭彩不行。如果爭了頭彩,參與的人頓時在村裡有了威望,逢年過節喝酒,淨是人上前恭維敬酒;若是輸了,他們的面子頓失,春節過完好長時間了還低著頭在村上走路,“文革”期間村裡成立了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到外村串演,參加公社會演,我的好幾個表姐表妹,都把臉抹得猩紅,成天跟著宣傳隊跑,家裡人再攔也攔不住。因為大姑娘只有上臺表演,才能展示自己的漂亮。

付家灣人對逢年過節、婚喪大事的程式和禮數非常計較講究。要是誰家有個紅白喜事,首先寫對聯就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對聯不能亂寫亂貼,得請村裡最有文墨水準的人來擬定內容,還得讓毛筆字寫得最好的人來書寫。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而且都是請人書寫,自己選擇對聯內容,從不上街購買現成的。春節期間相互拜年,既是親情來往、喝酒吃肉,也是相互欣賞和交流對聯的機會。相聚之時,總要評判一下誰家的對聯如何如何,哪家的對聯又是出自誰人之手等等。不像現在,過年花個十塊八塊到街上隨便買上一幅光鮮奪目的對聯,用膠帶往門上一粘就“OK”了。

現在付家祠堂早已在“文革“期間就與老君殿一同被破了“四舊”,但是,它們的離去並沒有帶走這裡的傳統文明和鄉風民俗。這裡祖輩傳下來的儒學倫理文明和禮儀文明以及老君殿道家文化留給這方百姓的生存理念和人生智慧,不是一代兩代人可以改變的。現在龍溝的唯一變化是隨著道路的硬化,黃泥巴粘腳的事情永遠不會再有了,鄉親們從硬化的水泥道路上,向外部世界走得更遠,與現代文明離得更近了。

作者簡介:許廣盛,男,生於1949年4月16日,祖籍漢中。大學本科文學專業,1982年畢業後先後擔任漢師院黨委宣傳部長,陝理工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教授。曾從事藝術學,人文科學,思想教育學的教學和研究,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5部。退休後開始寫作並發表散文多篇。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傳播三線文化 增強國際交流

【期刊518】

本期責編: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