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打好組合拳助力生態保衛戰

強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是2017年全國人代會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的一大亮點。

從防止環境違法以罰代刑建立“兩法銜接”平臺示範全國,到率先提起全國首個環境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江蘇檢察機關在生態環境司法保護領域一直擔當著“先行者”的角色。近年來,江蘇省檢察機關將生態檢察工作拓展延伸到刑事、民事、行政檢察各個環節,充分發揮生態檢察職能打好“組合拳”,全力保護好江蘇的綠水青山。

“兩法銜接”,

杜絕以罰代刑

受連雲港贛榆區塔山鎮一家庭作坊老闆孫某雇傭,胡某駕駛自己的拉糞車將家庭作坊產生的20余車30餘噸廢酸,偷偷傾倒在塔山鎮官葛埠村路旁河溝內,後被群眾舉報至贛榆區環保局。對於這起案件如何適用法律,區環保局的工作人員有些“拿不准”。通過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連通的“兩法銜接”平臺,贛榆區檢察院檢察官及時發現了案件線索,要求環保部門進一步查明相關事實,

固定證據。在檢察機關的指引督促下,區環保局及時將該案移送公安部門,以污染環境罪立案偵查。目前,胡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污染事件頻發,執法不嚴是一大原因。江蘇省檢察院偵查監督處有關人士介紹,本該走司法程式追究刑責,卻因為種種原因,有案不立、有案不移,罰款了事,此類執法不嚴情況在環境保護領域一度非常突出,

“導致環境違法成本過低,降低了法律的威懾力。”

2016年,江蘇檢察機關會同省政府法制辦,在全國率先建成了省級層面覆蓋全部行政執法領域的“兩法銜接”移送標準和資訊共用平臺,真正實現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無縫對接。資料顯示,2016年江蘇省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依法建議環保部門移送涉嫌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46件86人,提起公訴992件2078人。

這其中,不少案件線索正是環保執法部門通過“兩法銜接”平臺移送到檢察院的。

環境污染事件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另一隻“黑手”——環境監管瀆職犯罪。打擊環境違法犯罪的同時,江蘇檢察機關嚴懲污染環境背後的利益獲得者和姑息縱容者,2016年共立案偵查環保領域瀆職犯罪23人。

先行先試,探索公益訴訟

2016年4月11日,徐州市中級法院法庭內座無虛席,徐州市檢察院以公益訴訟人身份訴徐州市鴻順造紙有限公司環境污染的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

法院當庭作出一審判決,判令被告鴻順公司賠償生態環境修復費用及服務功能損失共計105萬餘元。

3天后,一件由檢察機關起訴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也在常州市中級法院開庭審理,法院判處兩名被告賠償環境修復費用150萬元。此前,兩名被告人因犯污染環境罪已分別被判處刑罰。

此後,南京市檢察機關查辦了安偉公司偷排強酸廢液案,除依法追究涉案單位及個人污染環境犯罪的刑事責任外,還針對其損害環境公益的行為,在全國首次登報尋找適格原告未果後,直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追究安偉公司承擔賠償、修復被污染環境的民事責任。

探索環保公益訴訟,江蘇檢察機關走在了全國前列。據統計,2016年江蘇省檢察機關共提起公益訴訟28件,其中環境領域公益訴訟11件,還支援有關組織提起環境公益訴訟17件。

在推進公益訴訟試點過程中,江蘇省檢察機關嚴格規範辦案程式,扎實開展訴前程式,把提起公益訴訟作為最後手段。2016年,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生態環境訴前程式案件116件,其中行政訴前程式84件,行政機關根據檢察建議依法履職59件。宜興市檢察院辦理的“江蘇省常熟市環保局怠於履行職責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列為15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訴前程式典型案例之一。

生態修復,還一片綠水青山

2016年4月,連雲港的漁民尹某等6人將1365萬尾中國對蝦苗投放入大海,以修復此前他們在禁漁期出海捕撈給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僅僅簡單一訴了之,很難保證這些人下次不再犯罪。但如果在判處刑罰的同時,讓他們對已經造成的自然環境作出補償,對他們產生的震懾力遠比定罪量刑要大。”承辦該案的連雲區檢察院民行科科長張楊說。

運用恢復性司法理念,在江蘇檢察機關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實踐中已是常態。在依法批捕起訴的同時,檢察機關會根據案件具體情況,要求犯罪嫌疑人停止侵害、恢復原狀或者修復環境、賠償損失,將資源破壞和環境污染帶來的損害降到最低。以淮安為例,在檢察機關的監督下,80%以上破壞環境資源刑事案件的被告人通過退漁還湖、退礦複墾等方式對受損生態進行了修復。

如果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難以修復或者無法修復,如何踐行生態修復司法理念?江蘇省各地檢察機關敢於探索。丹陽的吳某某等2人非法焚燒含有煤油殘渣的危險廢物,造成大氣嚴重污染,被鎮江市環境科學學會告上法院,丹陽檢察院支持起訴。在大氣污染難以恢復原狀的情況下,丹陽檢察院創新提出替代性修復,協調有關部門發起成立全省首個縣市級生態環境修復基地,兩名被告在該基地以種植樹木或提供公益勞動等方式承擔環境修復責任。如今,占地面積達150畝的生態修復基地種上了以香樟為主的城市綠化苗木,一眼望去綠樹成蔭。

此外,結合司法辦案,江蘇省各級檢察機關綜合運用預防調查、檢察建議等措施,向有關部門提出對策建議,幫助建章立制、完善管理、預防犯罪。

(新華日報 顧敏)

除依法追究涉案單位及個人污染環境犯罪的刑事責任外,還針對其損害環境公益的行為,在全國首次登報尋找適格原告未果後,直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追究安偉公司承擔賠償、修復被污染環境的民事責任。

探索環保公益訴訟,江蘇檢察機關走在了全國前列。據統計,2016年江蘇省檢察機關共提起公益訴訟28件,其中環境領域公益訴訟11件,還支援有關組織提起環境公益訴訟17件。

在推進公益訴訟試點過程中,江蘇省檢察機關嚴格規範辦案程式,扎實開展訴前程式,把提起公益訴訟作為最後手段。2016年,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生態環境訴前程式案件116件,其中行政訴前程式84件,行政機關根據檢察建議依法履職59件。宜興市檢察院辦理的“江蘇省常熟市環保局怠於履行職責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列為15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訴前程式典型案例之一。

生態修復,還一片綠水青山

2016年4月,連雲港的漁民尹某等6人將1365萬尾中國對蝦苗投放入大海,以修復此前他們在禁漁期出海捕撈給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僅僅簡單一訴了之,很難保證這些人下次不再犯罪。但如果在判處刑罰的同時,讓他們對已經造成的自然環境作出補償,對他們產生的震懾力遠比定罪量刑要大。”承辦該案的連雲區檢察院民行科科長張楊說。

運用恢復性司法理念,在江蘇檢察機關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實踐中已是常態。在依法批捕起訴的同時,檢察機關會根據案件具體情況,要求犯罪嫌疑人停止侵害、恢復原狀或者修復環境、賠償損失,將資源破壞和環境污染帶來的損害降到最低。以淮安為例,在檢察機關的監督下,80%以上破壞環境資源刑事案件的被告人通過退漁還湖、退礦複墾等方式對受損生態進行了修復。

如果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難以修復或者無法修復,如何踐行生態修復司法理念?江蘇省各地檢察機關敢於探索。丹陽的吳某某等2人非法焚燒含有煤油殘渣的危險廢物,造成大氣嚴重污染,被鎮江市環境科學學會告上法院,丹陽檢察院支持起訴。在大氣污染難以恢復原狀的情況下,丹陽檢察院創新提出替代性修復,協調有關部門發起成立全省首個縣市級生態環境修復基地,兩名被告在該基地以種植樹木或提供公益勞動等方式承擔環境修復責任。如今,占地面積達150畝的生態修復基地種上了以香樟為主的城市綠化苗木,一眼望去綠樹成蔭。

此外,結合司法辦案,江蘇省各級檢察機關綜合運用預防調查、檢察建議等措施,向有關部門提出對策建議,幫助建章立制、完善管理、預防犯罪。

(新華日報 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