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0”到“10000000000+”,鄭有全、於東來、楚金甫、喬秋生們……都經歷了什麼?

難以比擬的財富!

較高的社會地位!

……

這應該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

在許昌有一批商界大佬

楚金甫、喬秋生、鄭有全、於東來…

他們有著普通人難以比擬的財富、較高的社會地位

還有著體量驚人的企業

來到豪豐機械,人們看到的是辦公區主樓上“河南省現代農業機械裝備院士工作站”幾個大字,在太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

很難想到,地處中原之中的傳統農業區,在缺少知名高校、高端研發機構的許昌,民營企業會是這樣一幅科技含量高,

現代化水準高的模樣。

新能源汽車、智慧型機器人、跨境電商、互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看到這些詞彙,你能否將其與許昌民營企業聯繫到一起?幾十年前,被認為是“小打小鬧”、“家庭小作坊”的許昌民營企業,依靠著創新,如今早已“脫胎換骨”↓↓↓

6 月15 日,

全國產銷量最大的光伏發電設備生產廠家——河南森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局部。 記者 牛書培/攝

1. 許昌已連續6次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全市已有80家企業入選高新技術企業,入圍數量居全省前三;

2. 森源集團、黃河集團等高新技術重點民營企業,研發投入均超過銷售收入的5%;

3. 全市企業界與國內外200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技術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11個。

憑藉創新,森源從只能敲敲打打幹邊角料活兒的私營小廠成長為電氣製造行業的“領跑者” ;

憑藉創新,豪豐機械從一家不起眼農機修理門市部發展為擁有國內同行業唯一的院士工作站;

憑藉創新,眾品集團從最初殺豬賣肉的“肉聯廠”發展為冷鏈物流行業的一支主力軍。

科技創新點石成“金”,成就了“許昌製造”的傳奇。

基因四:善於學習,實現企業發展“彎道超車”

放眼許昌民營企業,排名前幾位的企業家幾乎都是“草根”出身,沒有值得炫耀的第一份工作,也沒有讓人羡慕的後臺靠山。他們的成功或許包含有所處時代帶來的偶然因素,也包含著吃苦耐勞、善於學習等必然因素。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森源集團董事局主席楚金甫、眾品集團董事長朱獻福、黃河集團董事長喬秋生等人,

他們年齡不同,涉足的行業各異,卻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清華大學EMBA學員。

(森源集團董事局主席楚金甫)

企業家“組團”上“清華”,是我市民營企業家善於學習的一個縮影,更是他們獲得成功的獨特基因。他們雖然起點學歷不高,但他們不斷進步,一有時間就充電學習。

(黃河集團董事長喬秋生)

如今,像這些在各自行業聲名卓著的企業家一樣,個人忙充電,企業忙轉型,用新知識、新理念來凝聚經濟轉型升級“動力核”,已成為許昌市一道新的風景線。

(眾品集團董事長朱獻福)

一位民營企業家說,“現在,我們不僅常看‘全國地圖’,更經常對著‘世界地圖’思考,在更高層次、更廣範圍審視、定位企業的發展。”高端專家的指點迷津、技術引領,使許多民營企業家由“小富即安”的創業草根變成了“放眼世界、永不滿足”的行業精英,越來越具有大家風度。

密碼五:政府“給力”,全方位為企業保駕護航

早在1993年,許昌市非公有制經濟起步之初,許昌市委、市政府就明確提出,放寬個體私營經濟的經營範圍和經營形式,可以經營國家沒有明令禁止的一切行業、一切商品。

1998年,許昌市更是提出,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把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狀況作為考核幹部政績的依據之一。

(製圖/張毅豪)

通過時間軸對比,可以清晰看到許昌市委、市政府的魄力和眼光:

許昌市委市政府不僅較早地認識到了發展民營經濟的重要性,更敢讓民營經濟在全市經濟中挑起大樑、唱“主角”。

隨後,降低非公企業的准入門檻、取消大批行政審批事項、清理違規違紀佔用企業資金、解決非公企業貸款難等問題,在整個外部環境放寬的條件下,許昌民營經濟的發展邁上了更高的新臺階。許昌,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城市逐漸成長為中原大地乃至在全國都十分耀眼的“明珠”!

(許昌美景)

截至2017年5月底,全市民營經濟市場主體20.5萬戶,同比增加3.4萬戶,占市場主體總量的97%;全市民營企業5.1萬家,其中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1667家,占全市的97%。目前,全市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民營企業5家,其中4家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占全省的1/3,森源集團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00億元。

-結語-

自2003年《河南日報》叫響“河南的‘溫州’在許昌”這句口號以來,十五年過去了,許昌的民營經濟不僅依然活躍,而且“量”和“質”上都有了極為重大的改變。

(攝影/徐鼎燁)

許昌民營經濟不僅佔據了全市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而且成為全省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方!其中,許昌民營企業數量之多、塊頭之大,科技創新能力之強,在全省首屈一指!

(攝影/徐鼎燁)

目前,許昌經濟實力已躋身全省“第一方陣”。焦作市在去年發起了“近學許昌、遠學揚州”活動,並定下了反超許昌的目標。

許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經濟該如何發輾轉型?民營經濟之路該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特色?許昌又給自己定下了怎樣的“小目標”?

敬請關注下期報導。

但他們不斷進步,一有時間就充電學習。

(黃河集團董事長喬秋生)

如今,像這些在各自行業聲名卓著的企業家一樣,個人忙充電,企業忙轉型,用新知識、新理念來凝聚經濟轉型升級“動力核”,已成為許昌市一道新的風景線。

(眾品集團董事長朱獻福)

一位民營企業家說,“現在,我們不僅常看‘全國地圖’,更經常對著‘世界地圖’思考,在更高層次、更廣範圍審視、定位企業的發展。”高端專家的指點迷津、技術引領,使許多民營企業家由“小富即安”的創業草根變成了“放眼世界、永不滿足”的行業精英,越來越具有大家風度。

密碼五:政府“給力”,全方位為企業保駕護航

早在1993年,許昌市非公有制經濟起步之初,許昌市委、市政府就明確提出,放寬個體私營經濟的經營範圍和經營形式,可以經營國家沒有明令禁止的一切行業、一切商品。

1998年,許昌市更是提出,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把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狀況作為考核幹部政績的依據之一。

(製圖/張毅豪)

通過時間軸對比,可以清晰看到許昌市委、市政府的魄力和眼光:

許昌市委市政府不僅較早地認識到了發展民營經濟的重要性,更敢讓民營經濟在全市經濟中挑起大樑、唱“主角”。

隨後,降低非公企業的准入門檻、取消大批行政審批事項、清理違規違紀佔用企業資金、解決非公企業貸款難等問題,在整個外部環境放寬的條件下,許昌民營經濟的發展邁上了更高的新臺階。許昌,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城市逐漸成長為中原大地乃至在全國都十分耀眼的“明珠”!

(許昌美景)

截至2017年5月底,全市民營經濟市場主體20.5萬戶,同比增加3.4萬戶,占市場主體總量的97%;全市民營企業5.1萬家,其中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1667家,占全市的97%。目前,全市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民營企業5家,其中4家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占全省的1/3,森源集團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00億元。

-結語-

自2003年《河南日報》叫響“河南的‘溫州’在許昌”這句口號以來,十五年過去了,許昌的民營經濟不僅依然活躍,而且“量”和“質”上都有了極為重大的改變。

(攝影/徐鼎燁)

許昌民營經濟不僅佔據了全市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而且成為全省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方!其中,許昌民營企業數量之多、塊頭之大,科技創新能力之強,在全省首屈一指!

(攝影/徐鼎燁)

目前,許昌經濟實力已躋身全省“第一方陣”。焦作市在去年發起了“近學許昌、遠學揚州”活動,並定下了反超許昌的目標。

許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經濟該如何發輾轉型?民營經濟之路該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特色?許昌又給自己定下了怎樣的“小目標”?

敬請關注下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