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迎七一·朗讀者|夢的中國: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誦讀會(二)

1、2014年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中說——

我們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強調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我們強調,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中國已經進入改革的深水區,需要解決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個時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不斷把改革推向前進。我們推進改革的原則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隨著中國改革不斷推進,
中國必將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朗讀者:蔡金萍)

2、2013年4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鼇亞洲論壇年會上的演講中說——

世間萬物,變動不居。“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要摒棄不合時宜的舊觀念,衝破制約發展的舊框框,讓各種發展活力充分迸發出來。……要更加注重發展品質,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要穩步推進國際經濟金融體系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機制,為世界經濟健康穩定增長提供保障。

(朗讀者:張卓勇)

3、2014年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說——

事業在發展,形勢在變化,過去合理的現在可能已經不適應,以前長期有效的目前可能開始失靈。正所謂“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後日又是矣”。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以更大決心衝破思想觀念束縛……順應潮流,與時俱進。

“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要做好承受改革壓力和改革代價的思想準備,對黨和人民事業有利的,對最廣大人民有利的,對實現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有利的,該改的就要堅定不移改,這才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國家和民族負責。(朗讀者:吳斐兒)

4、2013年4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全國勞動模範代表座談時說——

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間的美好夢想,

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裡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勞動創造了中華民族,造就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也必將創造出中華民族的光明未來。“一勤天下無難事。”必須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讓全體人民進一步煥發勞動熱情、釋放創造潛能,
通過勞動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朗讀者:楊迅)

5、2014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說——

隨著改革不斷推進,對利益關係的觸及將越來越深,對此也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對改革進程中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困難要一個一個克服,問題要一個一個解決,既敢於出招又善於應招,做到"蹄疾而步穩"。(朗讀者:本篇章四位朗讀者)

主編:王多

圖片編輯:邵競

文/上海社聯 解放日報社

圖片編輯:邵競

文/上海社聯 解放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