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國裡兩個托孤軍師:一個鞠躬盡瘁,一個背負駡名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三國的托孤重臣。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受命輔佐劉禪;曹丕、曹睿去世,司馬懿先後輔佐曹睿、曹芳。諸葛亮與司馬懿都是領袖人物、都是輔佐年幼的庸主。然而兩人卻做了截然不同的選擇:諸葛亮成為一代賢相,

兒孫血灑疆場;司馬懿卻控制幼主,兒子繼之,孫子司馬炎篡魏稱帝。在唐太宗李世民看來,司馬懿“前忠後亂”,是極為可恥的行為。

司馬懿潛伏在曹魏內部達40年之久,還熬死了曹操、劉備、諸葛亮、孫權等。

在人才凋零的三國後期,上天為司馬懿帶走了所有強悍的對手。他發動政變血洗曹魏家族,可謂不忠;將7000名遼東戰俘全部殺死,可謂不仁;原配張春華曾為丈夫的安全而殺人滅口,年老珠黃後被司馬懿冷落,可謂不義——司馬懿對別人說:“老東西真是噁心,只是擔心苦了我的好兒子們,所以才留她(張春華)性命”《晉書·列傳第一》

劉備臨終前,把小本經營的一畝三分地輸了不算,還扔給諸葛亮一個沉重的包袱—白帝城托孤。依照司馬懿的人生哲學,諸葛亮應該擺脫明珠暗投的境遇,或是廢禪自立。而實際上,諸葛亮卻是只手補天,五出祁山,鞠躬盡瘁,最後“長星半夜落山塢”。

司馬懿成為一代名將,完全是由他的對手諸葛亮一手成全的。否則,司馬懿再有才也只能呆在主簿這個位置上。但是,面對高權重位,諸葛亮忠於權力,而司馬懿貪於權力,這一忠一貪,便是忠臣和奸臣面對權力所做出的選擇。雖說事非成敗轉頭空,但青山依舊在,諸葛亮已成為人臣的典範,而司馬氏父子在千百年後,

依舊背負亂臣賊子的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