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你每天還在苦逼的加班,那就該看看這篇文章了!

01

如果我們可以進入這樣一種狀態:全神貫注在手頭的事情上,一切雜事旁騖都不能干擾你半分,與此同時你還能從中感受到喜悅,甚至感覺的時光飛逝,連廁所都忘記去上……

總之,這個狀態下的你,猶如踏淩霄的孫猴子,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任何事都不會影響你完成手頭的工作,效率高到離譜。

聽起來是不是就像超能力!

是不是覺得我說的這種狀態很不可思議,甚至懷疑我滿嘴開火車?

先說好啊,我真不是在瞎扯淡。

這種狀態被稱為“心流”,

是由心理學家米哈裡·希斯贊特米哈伊最先提出的,是確實存在於我們工作生活中的一種心理狀態,也就是說不是什麼玄而又玄的東西,而是人人都可能體驗過的一種狀態。

他將心流定義為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那麼心流產生時具備以下幾種特徵。

1、無比集中的專注,並持續到事情結束;

2、在專注期間,忘記煩惱感到無憂無慮;

3、感覺不到時間的流失;

4、自我消失,忘記生理需求,也不太在意別人的評價;

5、有掌握全域的感覺;

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會忘我的進行眼前的事情,沉浸其中,忘記時間、忘記饑餓、忘記長期處於一種姿勢帶來的不適感。

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沒有別人、沒有自己,有的只是當下持續專注的事情,並且十分享受這個過程。

其實在我國高深的佛學中也有所提及,

比如在佛法中將這種境界形容為為“諸法空寂,佛無定相。悟則坐臥皆禪,不悟則坐臥皆非禪。”

甚至在熱血動畫《黑子的籃球》中,將這種狀態描述為ZONE。

好吧扯遠了…

所以心流這麼牛逼,那麼我們有沒有辦法控制自己自由地進入心流狀態呢?

當然冇問題啦!

02.

心流狀態不會憑空出現,我們必須要主動尋求進入這種狀態。

第一,要為自己創造一個能讓自己快速進入心流狀態且不被打斷的環境。

1、避開對抗點。

那麼避開對抗點的方式也很簡單:遠離它們。

拋開手機,能斷電就斷電,不能斷電就斷網。

如果你能拋開電子設備,對抗的過程就會變得簡單許多。

2、選擇適合專注的的環境。

我想經歷過大學生活的人都有這種體會,在自習教室或者圖書館中學習,要遠比在寢室裡自習要來的專注得多。

因為在這種環境下,我們會迫於群體的壓力,不自覺的進入學習或工作狀態。即所謂的從眾效應,這種行為的產生原因是你希望在群體中獲得社會認同感和安全感。

所以選擇在自習教室、圖書館,又或者會議室,安靜的辦公室,都有助於我們快速地進入心流狀態。

第二,你要為自己設置啟動儀式和結束獎勵。

具體可以分為三點:

1、開始前的儀式感。

如何理解儀式感呢,就比如我準備開始寫這篇文章之前,不讓這些雜事中斷我的寫作過程,我會鄭重其事地把桌面收拾乾淨,和周邊人打好招呼我要進入2小時的寫作,請不要打擾我,並把手機禁音遠離等等。

就是用這樣一種儀式感告訴自己,我即將全心身投入寫作狀態。

2、設定清晰且即時可回饋的目標。

我想這也很好理解吧,比如寫作,我要在2個小時內完成2000字的文章。或者計畫在2小時內讀完一本書。

明確具體的計畫量+準備花費的時間,給自己一個清晰且簡單的目標,這有助於讓自己靜下心來進入心流狀態。

相反,如果目標不明確,就會因此心生焦慮,很難進入心流。

3、給自己設一個完成獎勵。

寫一篇文章,或者做一份報告是很枯燥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將任務完成後,你可以獲得一份獎勵,這時候我們的積極性和專注度都會因此的到很大的提升。

這也許只是一個小獎勵,但通往的前方是大大的美好未來。

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把這些獎勵量化,價格化,具體化,這樣你才能實實在在感受到。

第三,要有從容的處理能力。

心流狀態也有其局限性:如果當我們處理的是一件完成難度高於自身能力的事時候,或者完成難度遠低於自身能力,那麼心流狀態便變得難以進入。

比如你讀一本書,如果這本書太專業晦澀了,看不懂,你便容易放棄。

那麼讓你讀一本兒童讀物,你又覺得太無聊了,只有那些能帶給你啟發和思考、但又不至於太燒腦的書籍讓你有更多機會專注讀下去。

能力高做低挑戰的事容易無聊,能力低做高挑戰的事容易焦慮,而無聊及焦慮的情緒都會成為我們進入心流的阻力。

只有在無聊與焦慮之間找到一個適度的空間,人就很容易專注進入心流通道。

第四、鍛煉進入心流狀態的能力。

不知你們有沒有滑冰的經歷?我記得第一次接觸滑冰的時候,看著別人飛一般的滑行,好羡慕,也好有興趣去試一試。

於是扶著旁邊的扶手慢慢滑,但自己不敢放手滑到中間去,慢慢覺得好無聊,掉進心流通道的無聊區,不想進行下去了。

然後朋友帶著我,教我具體怎麼做才能滑起來,我又重新回到心流通道,覺得滑冰還是挺好玩的,重新點燃興趣。

可按著朋友的方法還是摔得屁股開花,看似簡單的動作平衡起來並不簡單,變得十分焦慮,進入心流通道的焦慮區,怎麼辦呢?

於是耐著性子分解滑冰的步驟,慢慢的感覺好了很多,偶爾還滑得不錯,又回到心流通道。

如此往返進出無聊區、心流區、焦慮區,對自己的心流通道就變得熟悉,更容易持續保持在心流狀態裡。

03.

人的進步很快,會有一種頓悟感,找到心流通道就是需要找到無聊與焦慮之間的通道,無聊與焦慮永遠都不會讓我們感覺到樂趣。

最後,可以從這三點判斷自己是否已經進入心流:

1、沉浸其中。

2、感到喜悅。

3、感到時間流逝都變快了。

如果你能順利地感受到這三點,那恭喜你,你已經成功進入心流狀態,接下來就需要不斷打磨自己對心流的感知能力。

找到自己的心流通道,讓工作和生活能,但願每一個為夢想努力的人都能在心流裡找到工作和學習的喜悅!

所以選擇在自習教室、圖書館,又或者會議室,安靜的辦公室,都有助於我們快速地進入心流狀態。

第二,你要為自己設置啟動儀式和結束獎勵。

具體可以分為三點:

1、開始前的儀式感。

如何理解儀式感呢,就比如我準備開始寫這篇文章之前,不讓這些雜事中斷我的寫作過程,我會鄭重其事地把桌面收拾乾淨,和周邊人打好招呼我要進入2小時的寫作,請不要打擾我,並把手機禁音遠離等等。

就是用這樣一種儀式感告訴自己,我即將全心身投入寫作狀態。

2、設定清晰且即時可回饋的目標。

我想這也很好理解吧,比如寫作,我要在2個小時內完成2000字的文章。或者計畫在2小時內讀完一本書。

明確具體的計畫量+準備花費的時間,給自己一個清晰且簡單的目標,這有助於讓自己靜下心來進入心流狀態。

相反,如果目標不明確,就會因此心生焦慮,很難進入心流。

3、給自己設一個完成獎勵。

寫一篇文章,或者做一份報告是很枯燥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將任務完成後,你可以獲得一份獎勵,這時候我們的積極性和專注度都會因此的到很大的提升。

這也許只是一個小獎勵,但通往的前方是大大的美好未來。

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把這些獎勵量化,價格化,具體化,這樣你才能實實在在感受到。

第三,要有從容的處理能力。

心流狀態也有其局限性:如果當我們處理的是一件完成難度高於自身能力的事時候,或者完成難度遠低於自身能力,那麼心流狀態便變得難以進入。

比如你讀一本書,如果這本書太專業晦澀了,看不懂,你便容易放棄。

那麼讓你讀一本兒童讀物,你又覺得太無聊了,只有那些能帶給你啟發和思考、但又不至於太燒腦的書籍讓你有更多機會專注讀下去。

能力高做低挑戰的事容易無聊,能力低做高挑戰的事容易焦慮,而無聊及焦慮的情緒都會成為我們進入心流的阻力。

只有在無聊與焦慮之間找到一個適度的空間,人就很容易專注進入心流通道。

第四、鍛煉進入心流狀態的能力。

不知你們有沒有滑冰的經歷?我記得第一次接觸滑冰的時候,看著別人飛一般的滑行,好羡慕,也好有興趣去試一試。

於是扶著旁邊的扶手慢慢滑,但自己不敢放手滑到中間去,慢慢覺得好無聊,掉進心流通道的無聊區,不想進行下去了。

然後朋友帶著我,教我具體怎麼做才能滑起來,我又重新回到心流通道,覺得滑冰還是挺好玩的,重新點燃興趣。

可按著朋友的方法還是摔得屁股開花,看似簡單的動作平衡起來並不簡單,變得十分焦慮,進入心流通道的焦慮區,怎麼辦呢?

於是耐著性子分解滑冰的步驟,慢慢的感覺好了很多,偶爾還滑得不錯,又回到心流通道。

如此往返進出無聊區、心流區、焦慮區,對自己的心流通道就變得熟悉,更容易持續保持在心流狀態裡。

03.

人的進步很快,會有一種頓悟感,找到心流通道就是需要找到無聊與焦慮之間的通道,無聊與焦慮永遠都不會讓我們感覺到樂趣。

最後,可以從這三點判斷自己是否已經進入心流:

1、沉浸其中。

2、感到喜悅。

3、感到時間流逝都變快了。

如果你能順利地感受到這三點,那恭喜你,你已經成功進入心流狀態,接下來就需要不斷打磨自己對心流的感知能力。

找到自己的心流通道,讓工作和生活能,但願每一個為夢想努力的人都能在心流裡找到工作和學習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