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新館開幕首用AR技術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大法,第一部《黨章》也同樣誕生在這座光榮的城市。

6月30日上午,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新館開館儀式,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東門綠地舉行。

6月30日上午,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新館開館。本文圖片均來自 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圖

為迎接中共二大召開95周年,進一步發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於今年2月開始閉館整修,改造提升基本陳列。紀念館以“緊扣主題、依託史料、貫穿主線、多元敘事”作為新展策劃的指導思想,

在原展廳佈局基礎上進行結構調整,優化陳列,擴大規模,力求打造成“石庫門裡的紀念館”“紅色之源中心城區的地標”。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董雲虎與靜安區委書記安路生共同為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新館揭幕。簡短的開幕儀式後,來賓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新展。

6月30日上午,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新館開館。

此次陳列改造提升,紀念館空間佈局更為合理,將展廳集中在一樓,暢通了參觀線路,也有效保護了石庫門老建築;紀念館新增的多功能會議廳和觀眾休息區,也更好地滿足了觀眾多元化的參觀要求。

紀念館內文物史料更為豐富,集中展示了二大召開的歷史背景和會議內容,

進一步突出了二大的重要意義,將近年來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轉化為展陳內容,同時,一批館方近年來新徵集到的報刊資料和珍貴黨章版本也將首次與觀眾見面。

6月30日上午,學生參觀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新館。

紀念館創新運用現代化的展覽技術,

更生動地為觀眾講述歷史。如序廳的LED頂幕折屏,以震撼人心的開場短片把觀眾帶回到95年前的崢嶸歲月;在第一展廳的“三重身份的老房子”展項呈現了裸眼3D效果,讓觀眾者身臨其境地體驗石庫門裡的風雲變幻;紀念館還首次運用了AR增強現實技術,讓觀眾可以觸摸歷史;而黨章廳的透明顯示器,更是讓觀眾可以翻開每一部黨章,瞭解黨章的發展歷程,
從一個側面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全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