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記者走基層」何建龍的脫貧故事

化龍堰鎮高橋村二組村民何建龍,今年60歲,患有肢體四級殘疾,

33歲的兒子何紅波,智力四級殘疾,兩位殘疾父子相依為命。就是這樣一個家庭,靠著他們辛勤勞動和不畏艱難的脫貧志氣,養雞、養豬、養羊、養牛,大力發展養殖業,在2016年順利脫貧。6月27日,記者走進化龍堰鎮高橋村探訪了這對殘疾父子的脫貧事蹟。

走進何建龍家,掛在客廳牆上的“2016年脫貧示範戶”榮譽證書格外顯眼,不大的後院裡,被改造成羊欄、雞舍、豬欄。“我打算利用廁所旁邊的空地,

再砌一間豬欄”,何建龍一邊指著剛砌築一半的豬欄,一邊笑著對記者說道。

採訪中,何建龍告訴記者,2013年9月,在外打工時因事故致胸椎和腰椎受損,被評定為肢體四級殘疾,從此便幹不了重活;家裡還有一個智力四級殘疾的兒子,生活十分困難。出院後,恰巧趕上國家的精准扶貧政策,何建龍被評定為貧困戶,根據他的家庭實際情況,幫扶幹部建議他依靠產業脫貧。

2014年秋,何建龍買回17只山羊。2015年初,他建起八間標準羊欄,同時,他又申請了5萬元貼息貸款,繼續擴大養殖規模。“貸給我五萬元的款,又蓋起了羊欄,我要多喂幾個羊娃兒。”有了貸款,何建龍發展養殖致富的積極性更高了。他又買回更多種羊,父子倆更是起早貪黑的努力,當年年底實現60多隻存欄山羊,出欄35只,純收入25000多元。

何建龍養羊取得了成功,在政府的幫助下,發展信心更足了,也有了更大的發展願望,他通過比較,認為養牛收益更大。2016年年底,他賣掉了所有山羊,又貸款5萬元,購買7頭黃牛,經過半年的養殖,繁殖兩頭小牛。按目前市場行情測算,等牛出欄,何建龍就能獲得2萬多元純收入,順利摘掉“貧困帽子”。現如今,他順利還掉2015年的貸款,

家中還養殖了母豬和肉豬,電視、冰箱、洗衣機一應俱全。何建龍看到了發展的希望,對未來生活也充滿信心,高興地說“現在政策好,國家幫助我,我就要多喂幾個牲口,增加我的收入。”

記者手記:

何建龍父子都是殘疾人,但他們沒有聽天由命,抱著“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在國家精准扶貧政策的支持下,父子兩人起早貪黑,大力發展養殖業,順利脫貧,並有很好的發展勢頭。

作為一個健康的人,我們更應該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跟隨黨委、政府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幸福生活其實就在我們眼前。

編輯 | 晗 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