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麼敗給了《阿甘正傳》?

1995,第6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有《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機智問答》,《低俗小說》,《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最終,《阿甘正傳》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1.社會背景

經濟繁榮大背景下,《阿甘正傳》代表的美國夢更受青睞。如果回到時代大背景中來看,80年代贏得最佳影片的大多是史詩和描寫社會問題的電影,而90年代前4年獲得最佳影片的,

則都是主題比較沉重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和前一年的最佳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主題上多少有些相近。也可能是部分評委想要回避它的原因。

2.人物角色(有可能)

奧斯卡比較偏向于弱智人士,對正常人題材往往重視不夠。《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雨人》(Rain Man)等等都是此類型影片,也都獲得大獎,美國人也常說,只要是跟傻子有關,就容易獲得奧斯卡。《阿甘正傳》則是把美國當代很多的重要事件都貫穿起來,

並以一種很幽默的語氣調侃了一把。由此可見,《阿甘正傳》獲勝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3.觀影感覺。

看《阿甘正傳》就好像在草地上曬太陽,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陽光讓觀眾體會到活著的樂趣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在這溫暖的陽光下,觀眾絕少能夠想到太陽落山后的黑暗與寒冷。而《肖申克的救贖》就讓觀眾體會到這一切,監獄中的生活絕對沒有樂趣可言,

更加談不上什麼希望。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恰恰就是最難的,很少有人能夠在明知道沒有希望的狀態下還在尋找希望。人們常常能從年長的人口中聽到人最好不要和命運抗爭,然而什麼是命運,哪種努力是對生命的抗爭?誰都說不清楚。當Andy戰勝命運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說這種勝利也許恰恰就是命運的一部分。

當然,這兩部電影都非常優秀,可惜最佳影片只有一個。

(好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