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是抗金名將,金兵喊他“爺爺” 他還是中華美食“火腿”的祖師爺

金華火腿,是浙江金華的傳統名產之一,以色、香、味、形“四絕”馳名中外,天下聞名。早在清朝時,金華火腿就已經遠銷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在1915年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上,金華火腿榮獲商品品質特別獎。

從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金華火腿又進而暢銷英國和美洲等地,成為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中華美食。我們知道金華火腿就難得的美食,可知道它的起源嗎?據傳說,金華火腿與南宋抗金名將宗澤有關。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俘獲了宋徽宗和宋欽宗,

北宋滅亡。祖籍浙江金華的大將宗澤堅決主張抗金,曾經在金兵圍攻東京的時候率軍救援,一路上和金兵連打十三仗,都取得了勝利。金兵害怕他,叫他“宗爺爺”。

宋高宗趙構登基後,任命宗澤為東京留守。宗澤為了收復失地,在家鄉金華一帶招兵買馬。

為了支持宗澤抗金,故鄉的父老鄉親們送給將士們大批當地所產的“兩頭烏”豬肉。宗澤命人將這些豬肉裝入船艙時犯了難,這麼多豬肉運到河南要兩三個月,不都變質了嗎?他想出個辦法,把大量硝鹽撒在豬肉上,全部醃漬起來。一船船的豬肉運到目的地,打開船艙一看,豬肉全都變紅了,而且還散發出一股撲鼻的奇香。燒熟後一嘗,比鮮肉更加濃香誘人、美味可口。
宗澤將這些豬肉獻給宋高宗趙構,趙構一面飲著禦酒,一邊吃著豬肉,讚不絕口,說:“這就是火腿,要不它怎麼會這樣火紅呢!”於是,“火腿”之名就流傳開來。金華一帶的百姓爭相製作火腿,宗澤被人們奉為火腿業的祖師爺。

宗澤到達東京後,接手的是金兵洗劫後留下的爛攤子。

他嚴懲盜賊和奸商,使民心漸漸安定下來。然後,他開始修復城池,招兵買馬,修築堡壘,打造戰車,建起了一道牢固的軍事防線。為了加強東京周圍的防守力量,宗澤積極聯絡各地的義軍,共圖抗金大業。義兵首領王善是當時最強大的一支義兵,宗澤單人匹馬來到王善的軍營,勸他歸順朝廷。王善非常感動,接受了宗澤的建議。在宗澤的感召下,
各地義軍紛紛前來投奔,很快就形成了一支百萬人的抗金大軍。金兵分兵三路,南下進攻東京城,企圖一舉消滅這支抗金主力。宗澤調兵遣將,大敗金兵。從此,金兵不敢再向東京城發動大規模進攻。

東京穩定後,宗澤給宋高宗寫了好多封信,請他還都東京,主持抗金大業。宋高宗不但不回去,還告誡他不要輕舉妄動,免得惹惱金人。宗澤悲憤交加,後背長了毒瘡。眾將去看望他,宗澤對他們說:“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如果你們能消滅金兵,迎回二帝,我死也瞑目啦!”眾將邊哭邊齊聲說:“願以死效命!”

建炎二年七月十二日(1128年7月29日),颳風下雨,天色陰暗。宗澤在彌留之際,沒有一句話談及家事,念念不忘北伐,最後連呼三聲“渡河!渡河!渡河!"懷著悲憤的心情與世長辭,時年虛歲七十。後由兒子宗穎和愛將嶽飛一起扶柩至鎮江,與夫人陳氏合葬於鎮江京峴山上。

主持抗金大業。宋高宗不但不回去,還告誡他不要輕舉妄動,免得惹惱金人。宗澤悲憤交加,後背長了毒瘡。眾將去看望他,宗澤對他們說:“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如果你們能消滅金兵,迎回二帝,我死也瞑目啦!”眾將邊哭邊齊聲說:“願以死效命!”

建炎二年七月十二日(1128年7月29日),颳風下雨,天色陰暗。宗澤在彌留之際,沒有一句話談及家事,念念不忘北伐,最後連呼三聲“渡河!渡河!渡河!"懷著悲憤的心情與世長辭,時年虛歲七十。後由兒子宗穎和愛將嶽飛一起扶柩至鎮江,與夫人陳氏合葬於鎮江京峴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