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始於清朝的火車站——帶你領略駐馬店火車站的前世今生/澄清!駐馬店火車站閉站時間未定!

今天上午,記者致電駐馬店西站有關負責人,網傳調整運行圖是草圖,具體的調圖方案時間還沒出來,如果調圖方案最終定下來,他們將第一時間發佈出來,方便大家出行。

始於清朝的火車站 --帶你領略駐馬店火車站的前世今生

打開中國鐵路網,京廣鐵路猶如一條長龍,橫亙在中國大地上。京廣線北起北京,南達廣州站,由原京漢、粵漢兩線連接而成,全長2310.1公里,是中國貫穿南北的一條交通大動脈,也是中國修建較早的鐵路之一。

在偌大的一條長龍身上,有一顆明珠雖小但很明亮,那就是駐馬店,一個連貫南北的重要樞紐。早在1903年5月,駐馬店火車站就建成並開通使用。

駐馬店車站舊貌,安徽人,京漢鐵路駐馬店火車房升火工人,192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

1927年國民革命軍從武漢二次北伐到了豫南,

李書贐領導駐馬店鐵路工人開展對敵人後方的交通破壞工作。北伐軍來到時,他領導鐵路工人積極支援。1927年夏季,李書贐相繼擔任駐馬店鐵路分工會和駐馬店鎮地方黨組織負責人。

同年“7·15”寧漢合流後,在共產黨領導下,京漢鐵路總工會在信陽召開全路工人代表會,研究對策。李書贐被推選為總工會執行委員,並擔任常務工作。11月間他又被選舉為京漢鐵路總工會委員長。

當時工人生活陷於困境,李書贐發動工人向北洋軍閥政府展開索薪運動,最終取得了勝利。以後,他又擔任了中共河南省委和豫南特委常委的工作,還經常深入鐵路沿線農村,開展農民運動。

彭雪楓過蟠山(資料圖)

1928年2月,為加強對京漢鐵路南段及江岸工人運動的領導,

京漢鐵路總工會遷到漢口辦公。

3月,機關被破壞,李書贐被捕入獄。他寧死不屈,當年3月21日在漢口被殺害。他就義時慷慨激昂,高呼“共產黨萬歲”等口號。

臨行刑前,他在給妻子的信上說:“盼你像我一樣努力革命,繼續我的遺志前去奮鬥!並轉達我所認識的同志們、工友們,要他們繼續努力革命,最後的勝利是我們的!”

(資料圖)

1949年春,京漢鐵路沿線各站相繼解放,鐵路和火車站被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接管,火車成了人民的交通運輸工具,黨和政府非常重視鐵路線和火車站建設工作。駐馬店火車站有了生機,得到迅速發展。因原票房面對今人民街東口,那裡沒有場地,旅客進站出站時往往擁擠不堪,1950年,政府著手將票房北移。同年11月,面對解放路東口,1幢綜合型站舍建成,並開通使用。客運設施、貨運設施、行李房相繼建成,火車站面貌較前大有改觀,但站前仍無場地。

(資料圖)

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同年12月京漢鐵路與粵漢鐵路接通,合稱京廣鐵路。1958年,京廣鐵路修築成為複綫。1963年,駐馬店鎮政府拆遷新華街和自由街南端部分舊建築,擴修了一個面積為768平方公尺的站前廣場。1985年,駐馬店市政府再次拆遷擴建此廣場,面積達2000平方公尺。由此,駐馬店火車站初具後來的規模。

我們再看看近些年的駐馬店火車站是個什麼樣!!!

(資料圖)

在駐馬店這座城市裡,有過這樣一個地方,它是那個年代駐馬店標誌性的建築,是那時駐馬店最顯眼的地方——駐馬店火車站廣場上那匹威風凜然、栩栩如生、似乎騰步起飛的“馬”雕塑。但2007年,火車站廣場上那匹高大的“駿馬”不翼而飛,令無數駐馬店人非常遺憾。

小編見過一個虎背熊腰的漢子。聽那個漢子頗講了起來一段往事:“我談戀愛早,十七八歲就有了自己喜歡的姑娘。那時候談戀愛也簡單,喜歡人家就拉人家出去逛街。她對這附近不怎麼熟悉,所以與那姑娘見面,總是相約在白馬雕塑下面。我還記得有一年特別冷,雪下得有一尺多厚,路上不好走,她便遲到了。我就站在‘白馬’下麵等啊,等啊,也不敢走遠,怕她找不到。雖然刮著大風,但我一點兒也不感覺冷,足足等了她一個多小時。後來,她就成了我的老婆。聽我老婆講,當時天那麼冷,她遲到這麼久,以為我肯定不會等她。結果走到廣場附近,她離老遠就看見我站在‘白馬’下麵,那一刻,她感動極了,便認定非我不嫁了。可以說,火車站廣場上的‘白馬’,見證了我們的愛情。”

經記者詢問,得知這個漢子的名字叫王鵬,他在這裡也住40多年了。“後來我去當兵,整整8年啊,只回來過兩次。我去當兵的時候廣場上的‘白馬’還有,但等到退伍回來的時候,這裡已經什麼都沒有了。我還以為自己下錯了火車站。”王鵬苦笑著說,話語中含有幾絲苦澀。

我們在看看馬上我們將要看到的駐馬店火車站!!!

駐馬店火車站站房由駐馬店市政府和武漢鐵路局共同出資建設,由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北京建築工程公司承建。

新建站房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採用現代風格設計,簡潔明快,端莊大方,站房面積將既有的4800平方米站房擴大了2.5倍,極大優化了旅客購票和候車環境。

拆除現有的6米寬進站天橋,新建12米寬的進站天橋和10米寬的出站地下通道,既有出站地下通道改為物流通道,旅客進出站將更加順暢,實現“人暢其行、物暢其流”。

新站房

新侯車廳

新售票廳

新月臺新天橋

為確保2018年春運時新站房、新廣場投入使用,武漢鐵路局進一步統籌優化工期節點,將總工期縮短至13個月,預計於今年年底前實現駐馬店火車站新站房投入使用。

1950年,政府著手將票房北移。同年11月,面對解放路東口,1幢綜合型站舍建成,並開通使用。客運設施、貨運設施、行李房相繼建成,火車站面貌較前大有改觀,但站前仍無場地。

(資料圖)

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同年12月京漢鐵路與粵漢鐵路接通,合稱京廣鐵路。1958年,京廣鐵路修築成為複綫。1963年,駐馬店鎮政府拆遷新華街和自由街南端部分舊建築,擴修了一個面積為768平方公尺的站前廣場。1985年,駐馬店市政府再次拆遷擴建此廣場,面積達2000平方公尺。由此,駐馬店火車站初具後來的規模。

我們再看看近些年的駐馬店火車站是個什麼樣!!!

(資料圖)

在駐馬店這座城市裡,有過這樣一個地方,它是那個年代駐馬店標誌性的建築,是那時駐馬店最顯眼的地方——駐馬店火車站廣場上那匹威風凜然、栩栩如生、似乎騰步起飛的“馬”雕塑。但2007年,火車站廣場上那匹高大的“駿馬”不翼而飛,令無數駐馬店人非常遺憾。

小編見過一個虎背熊腰的漢子。聽那個漢子頗講了起來一段往事:“我談戀愛早,十七八歲就有了自己喜歡的姑娘。那時候談戀愛也簡單,喜歡人家就拉人家出去逛街。她對這附近不怎麼熟悉,所以與那姑娘見面,總是相約在白馬雕塑下面。我還記得有一年特別冷,雪下得有一尺多厚,路上不好走,她便遲到了。我就站在‘白馬’下麵等啊,等啊,也不敢走遠,怕她找不到。雖然刮著大風,但我一點兒也不感覺冷,足足等了她一個多小時。後來,她就成了我的老婆。聽我老婆講,當時天那麼冷,她遲到這麼久,以為我肯定不會等她。結果走到廣場附近,她離老遠就看見我站在‘白馬’下麵,那一刻,她感動極了,便認定非我不嫁了。可以說,火車站廣場上的‘白馬’,見證了我們的愛情。”

經記者詢問,得知這個漢子的名字叫王鵬,他在這裡也住40多年了。“後來我去當兵,整整8年啊,只回來過兩次。我去當兵的時候廣場上的‘白馬’還有,但等到退伍回來的時候,這裡已經什麼都沒有了。我還以為自己下錯了火車站。”王鵬苦笑著說,話語中含有幾絲苦澀。

我們在看看馬上我們將要看到的駐馬店火車站!!!

駐馬店火車站站房由駐馬店市政府和武漢鐵路局共同出資建設,由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北京建築工程公司承建。

新建站房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採用現代風格設計,簡潔明快,端莊大方,站房面積將既有的4800平方米站房擴大了2.5倍,極大優化了旅客購票和候車環境。

拆除現有的6米寬進站天橋,新建12米寬的進站天橋和10米寬的出站地下通道,既有出站地下通道改為物流通道,旅客進出站將更加順暢,實現“人暢其行、物暢其流”。

新站房

新侯車廳

新售票廳

新月臺新天橋

為確保2018年春運時新站房、新廣場投入使用,武漢鐵路局進一步統籌優化工期節點,將總工期縮短至13個月,預計於今年年底前實現駐馬店火車站新站房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