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快遞“最後100米”問題待解 各社區快遞櫃嚴重不足

本報昨日報導《小哥搶“空櫃” 保安變“掌櫃”》披露了社區快遞櫃不足帶來的“占櫃黃牛”等亂象,引發各方熱議。方便智慧的快遞櫃為什麼長期投放不足?電商行業大發展下物流配套怎樣才能跟上?本報繼續展開調查。

越秀區錦城南苑內有三家快遞櫃子。

記者先後走訪越秀區的富力東山新天地、錦城南苑、東風廣場、錦城花園,天河區的天一莊、天譽花園、薈雅苑、紫荊社區,海珠區的祈樂苑、富澤園、海逸半島、金碧灣等12個住宅社區,

發現快遞櫃進社區成本較高“一套65格的快遞櫃想要進社區動輒每年三五千元”,加之行業在前期競爭中過分強調市場佔有率往往“淺嘗輒止”,以及櫃體損耗大、市場認同率低、盈利模式不明顯等原因,智慧快遞櫃企業多數在虧本經營。

相較於電商行業的飛速發展,物流快遞服務顯然還有待進步。快遞行業經過幾年的發展,“最後一公里”的難題逐漸解決,卻卡在了“最後100米”;而市民漸漸遺忘的“快遞爆倉”卻變成了“快遞爆櫃”。

各方回應:社區物管稱疏漏 快遞小哥稱無奈

昨日報導中披露的社區裡,一不願具名的社區物業管理人員找到記者主動回應稱:“我們在管理中確實存在疏漏和不足,但快遞不屬物業服務範圍,行業發展之初就存在權責不清晰問題,也導致快遞櫃維管只能‘吃百家飯’。”

知名快遞櫃企業豐巢、e棧、快遞易等都主動回應了本報:鋪設成本太高,

目前只能做到“有”難以做到“足”。

棠下某韻達快遞網點的快遞小哥則表示,自己雖然沒有付費占櫃,但“此舉事出無奈,而且隨著目前快遞櫃發展的局限性和投遞習慣養成,這種情況有蔓延的勢頭。”

圓通快遞廣東分公司有關負責人則告訴記者,進場難、維護貴、損耗大、市場認同率低、盈利模式不明顯等原因導致目前的快遞櫃運營商鋪設謹慎,也間接決定了“搶櫃大戰”難以避免。

記者走訪:各社區多存快遞櫃嚴重不足情況

記者先後走訪越秀區的富力東山新天地、錦城南苑、東風廣場、錦城花園,天河區的天一莊、天譽花園、薈雅苑、紫荊社區等12個住宅社區,發現快遞櫃在中心城區雖然覆蓋面已非常廣,幾乎達到了100%全覆蓋,但普遍存在格口嚴重不足的情況,使用率遠遠超過100%。

在越秀區的富力東山新天地A區,暫時只有豐巢快遞櫃一家進駐,

據統計,社區內的整面櫃牆只有150個格子,居住在這個社區的廖女士說:“平均下來一個格子要給好幾家用,根本不夠!”

同處於越秀區的錦城南苑有3家快遞櫃企業進駐,格子加起來也才150個。正在派件的順豐快遞小哥告訴記者,“經常我一個人一趟就派三四十個件。”

同處於越秀區的東風廣場,雖然只有郵政蜜蜂箱這一家快遞櫃企業進駐,但有5套快遞櫃、共360個格子,比前面幾處社區多了一倍多的容量。即便如此,東風廣場業主陳先生依然告訴記者:“平時經常不夠用,更別說‘雙十一’了。”

編輯:楊嵐

即便如此,東風廣場業主陳先生依然告訴記者:“平時經常不夠用,更別說‘雙十一’了。”

編輯:楊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