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我們的無敵上單有多驍勇

熟讀三國歷史,在浩繁軍閥分裂的諸侯之中,北方的曹操、袁紹、呂布、公孫瓚無疑非常矚目的,尤其是曹操,可以說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謀,成為北方最大的諸侯之一。曹操擊敗袁紹,

一統北方,離不開部下的浩繁賢臣良將,此中就有一個人,不得不提,此人追隨曹操3年,勇戰呂布不敗。

這個便是典韋,曹操麾下上將。典韋此人,描摹魁梧,膂力過人,性格任俠。本是陳留太守張邈下屬舉著牙門旗的一名小兵。張邈與曹操是摰友,共舉義構成反董同盟軍,

這時的典韋慢慢認識了曹操。

在興平元年(194年),張邈與曹操決裂,典韋感受張邈沒有啥前程,於是乎轉投曹操,附屬夏侯惇,隨夏侯惇到處交戰,數次殺敵有功,被拜為司馬。典韋加入曹操陣營,卻直到濮陽之戰,才正式被曹操啟用。

興平元年,曹操大本營被呂布所占,曹操回師和呂布在濮陽作戰。在濮陽戰役之中,呂布切身搏戰,從早打到晚,戰役形勢對曹操不利,

於是乎曹操招募破陷敵陣的敢死隊,這時典韋先占應募,盡皆重裝兩件盔鎧,不執盾牌,一致只持長矛撩戟。哪一標的目標的戰局不穩,典韋就出現那裡,最後抵拒住呂布的雄師,逼得呂布後退。

由於此次戰爭典韋軍功顯赫,而且表現出的強大的勇武,

被曹操任命為都尉,成為曹操的貼身保鏢,戰時,也粉身碎骨。然而,便是這麼一位無敵虎將,卻未等疆場立功就懷怨而死。

由於在建安二年(西元197年),曹操兵發宛城,意圖擊敗盤踞宛城的軍閥張繡,張繡看到雄師來襲,立馬迎降。曹操甚為喜悅,便約請張繡及其將帥,

一同置酒高會。在酒宴之後,曹操因企圖美色強納了張繡的嬸娘。不久,張繡因曹操納其嬸,頗感羞辱,於是在賈詡的提議下,俄然起義,奇襲曹操之營,曹操被殺的措手不及,於是率輕騎逃脫。

而作為曹操的宿衛大將,誓死保衛主公,留下來斷後,敢死隊在御前奮戰,張繡軍不能得入。張繡軍越來越多,典韋的部下死傷者略盡,最終典韋寡不敵眾,被亂戟戳成重傷,怒目大罵而死。

後來,因為典韋太過英勇,被割下頭顱。

一代名將就如許由於主公的企圖美色,而不測喪命,確實很是可悲悵然。讓曹操也很是的怨恨,乃至說:“吾折宗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