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華古代著名戰役之七“繻葛之戰”:拉開了春秋諸侯爭霸的序幕

摘要:中華5000年的歷史中,發生了很多次戰役,有些戰役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本文講述《繻葛之戰》戰役篇。

繻葛之戰簡介

西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領衛、蔡、陳、虢四個諸侯國討伐鄭國,兩軍交戰于葛。鄭軍在戰爭中採用了“魚麗”戰陣,大敗周桓王的五國聯軍,周桓王被射傷。葛之戰的失敗,標誌著周王朝真正進入東周時代,周天子變成了一個尷尬的名字,也標誌著春秋諸侯爭霸的時代來臨。

繻葛之戰經過

西元前771年,被昏庸無道的周幽王廢除太子之位的宜臼引西戎人進入鎬京,殺周幽王與公子伯服,篡位成功後即位周平王,國都搬遷洛邑,史書稱西元前770年為東周王朝的第一年,這一年有平叛和遷都之功的小國鄭國崛起了。鄭國是新起的諸侯國,由周幽王的兄弟創建,鄭桓公在西戎入侵中戰死,

鄭武公第一個率兵驅戎,力主和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陽,再加上洛陽與新鄭王國鄰接,這些政治優勢,讓鄭國在春秋初期連續三代近百年的時期內實際把持著周王朝的朝政(連續三代為周王室上卿),挾天子以令諸侯,吞併了附近的幾個小國,成為春秋最風光最具實力的諸侯國。名義上的周天子,也不得不看鄭家父子臉色行事,周平王更是忍氣吞聲把太子送到鄭國作為人質。

西元前719年,年輕氣盛想有所作為的周桓王免除了鄭莊公上卿的職務,鄭莊公做出了三件事向年輕的周恒王示威:1.割掉屬於周王室的麥子;2.沒經過周王室的允許下,與魯國交易宗田;3.借著周天子的旗號攻打與自己有矛盾的諸侯國。

西元前707年,年少氣盛的周桓王不聽虢公的勸阻,率周軍隊與衛、蔡、陳、虢四個諸侯國組成聯軍征討鄭國,鄭莊公也決定應戰,舉全國之兵力于周王朝五國聯軍于葛原上會戰。

作戰時,鄭國大將子元採用新的陣法“魚麗陣”,左中右三路軍隊齊出,大敗周朝聯軍,周恒王肩膀中箭,退守洛邑,鄭莊公也見好收兵。至此繻葛之戰結束。此戰之後,周天子成為一個尷尬的名字,鄭國成為當時諸侯國的小霸主。

繻葛之戰意義

1.周恒王的這次失敗後,周王朝再無力對諸侯國征討,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時代宣告結束,春秋諸侯爭霸從此拉開序幕。

2.此戰鄭國大將子元採用的陣法及左中右三路軍隊的思路,對西周時期戰爭“軍禮”制度形成嚴重打擊,從此戰爭成為一門藝術,也變得更加的猙獰與殘酷。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請關注我。

從此戰爭成為一門藝術,也變得更加的猙獰與殘酷。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