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新能源汽車如何繼續領跑全球?秘訣在這裡!

【大比特導讀】2016年去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共賣出77.4萬輛,其中,中國品牌的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就有35.1萬輛之多。此前,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孫繼文也曾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美國,

成為全球第一。可見,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中國其實處於領跑地位。

2016年去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共賣出77.4萬輛,其中,中國品牌的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就有35.1萬輛之多。此前,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孫繼文也曾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可見,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中國其實處於領跑地位。

如何繼續領跑?

然而,中國取得如此可人的成績背後卻有些極大的隱患。據中汽協資料統計,2015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全球銷量超過6萬輛,並且資料顯示銷往43個國家,但是比亞迪2015年年報顯示,比亞迪的海外收入不到總收入的5%。儘管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銷大國,然而仍然只是全球市場的一部分,

隨著全球市場逐漸壯大,中國車企絕不能只是“自產自銷”。另外,由於歐美日等市場消費力和嘗鮮力要高於全球其他地區,“節能減排”的意識也更加強烈,可以預想其未來對高端和新型新能源汽車的需求也更為超前。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必須走進全球市場才能真正改變新能源汽車的全球銷售格局,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從而繼續保持領跑姿態。

中國汽車企業除了關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概況,還要充分瞭解國內外的新能源汽車應用概況,參考國外的同時,克服國內充電樁建設等問題,穩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

為了讓新能源汽車的相關廠家、企業更加瞭解現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產業概況和應用概況,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研究副教授吳小員將在“新能源汽車暨汽車充電裝置核心技術研討會”上作主題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及應用概況》的演講。

吳小員教授同時是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資料中心(國家資訊中心和同濟大學聯建)副秘書長,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究頗有建樹。這次演講將會全面直觀地為我們闡述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產業概況和應用概況,來為汽車產業發展助力。

“新能源汽車暨汽車充電裝置核心技術研討會”由廣東省電子變壓器電感器行業協會主辦,

中國電源學會無線電傳輸技術與裝置專委會協辦,由廣東大比特資訊公司承辦,將於2017年3月31日于廣州增城恒大酒店舉辦。

領跑秘訣

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市場,新能源汽車進入規模化發展。然而隨著國家補貼退坡的政策出來之後,整車企業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如何在沒有政府助力的情況下,打造能夠媲美傳統汽車的高品質新能源汽車,從而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滿意度,加大規模化發展幅度,從而繼續領跑全球?

秘訣一:電池技術

作為新能源行業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的發展也存在問題。儘管目前電池價格在不斷下降,然而並為能夠達到消費者滿意的水準。通過電池材料的優化和技術的提升,長壽命、高安全、大功率的電池,是未來電池企業的重點研發方向。

秘訣二:標準化

在國家補貼退場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之家的競爭就回歸到了市場,回歸到了技術層面的競爭,而但相關技術一直沒能標準化,在新形勢下嚴重滯後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易事特全資子公司中能易電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梁雲龍表示,未來隨著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湧現成,成熟技術的標準化是推進當前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的基礎。

然而我國至今還沒有出臺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各項國家標準,只有在2015年底的時候,國家發佈了新修訂的電動汽車充電介面及通信協定5項國家標準充電樁,將充電樁的介面統一,但關於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技術方面的標準依然沒有統一。

秘訣三:智慧充電技術

同時,在技術層面上說,如今新能源汽車在整車集成技術、控制系統軟體技術、控制系統硬體技術、電機驅動技術、動力電池本體技術、增程器技術、充電站關鍵技術等方面都有待改善,其中充電技術關乎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與充電基礎設施的建造,這方面的技術提升是當務之急。

梁雲龍指出,未來智慧化的大功率充電機能夠應用到充電樁、新能源汽車中,能夠有效提高充電效率,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017年3月31日,梁雲龍將出席在廣州增城恒大酒店舉辦“2017(華南區)新能源汽車暨汽車充電裝置核心技術研討會”,並發表《充電設施現狀和充電設施發展趨勢》的演講,將重點介紹目前中國充電樁設施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並介紹智慧充電樁的技術趨勢。

作為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能源網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優秀上市公司,易事特集團一直致力於智慧微電網(含電力軌道交通、新能源車及充電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現已發展成為行業領域的龍頭企業,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擁有全資或控股子公司近80家,產業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有著相關的技術團隊。

梁雲龍現任易事特全資子公司中能易電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負責充電樁、充電運營監控平臺開發建設工作。他多年來一直從事電力電源行業,曾負責和參與深圳東部電廠、沙角B電廠、內蒙古托克托電廠、惠州抽水蓄能電廠等大型電廠項目,以及北京地鐵、深圳地鐵電源專案、廣州科學城充電樁、廣州白雲體育館充電樁等多個國家大型專案,所有負責的專案均申請多項發明專利,在新能源充電設施技術方面有著深厚的技術經驗。

秘訣四:充電樁產品創新

先有車還是先有樁,這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蛋與雞”困境。目前國家在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在加快完善充電樁配套設施的建設。然而,充電樁企業還是普遍面臨產品和運營創新難題。

的確,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已經進入常態,充電樁的建設被視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時下需要等充電樁基礎設施來完善產業結構,甚至反促新能源汽車發展。

國家電網公司1月19日召開電網發展新聞發佈會,公佈了電力市場化交易等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成果,並表示將繼續支持電動汽車、新能源發展。對於未來的投資計畫,國家電網表示,2017年將建設2.9萬個充電樁,到2020年建成12萬個充電樁;同時,國家電網表示將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支援服務新能源發展。

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許多企業正積極發展充電樁產業,而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是充電樁建設的主力。今年2月20日,國家電網公司向社會公開發佈《國家電網公司2016社會責任報告》。國家電網在報告中承諾,2017年國家電網發展總投入587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848億元,電網投資4657億元。年內新接入企業內2.6萬個充電樁、累計接入充電樁16萬個。並投資建成“九縱九橫兩環”高速公路快充網路。

南方電網日前披露,目前公司在深圳擁有集中式快速充電站6座,充電樁2077台,並在“十三五”期間將投6.6億元在深圳建設投運13800個充電樁。其中,2017年將投資兩億用於新建及改造已有充電樁,努力實現深圳各街道辦區域充電樁全覆蓋。

這兩大電網企業的充電樁占中國市場的一半以上,為了推動充電樁產品的性能提升和技術升級,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用戶體驗,他們對充電樁技術提出了新的需求,這也驅使著充電樁企業加速調整生產模式,迎接挑戰。

2017年3月31日(週五),廣東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儲能技術研究所副所長趙偉將出席在廣州增城恒大酒店舉辦“2017(華南區)新能源汽車暨汽車充電裝置核心技術研討會”,並在會上做《電動汽車及充電設施建設運營技術與實踐》演講。屆時他將為聽眾屆時中國充電樁的建設概況以及充電樁技術創新需求。

專家趙偉目前擔任廣東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儲能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兼任“十二五”國家863計畫“智慧電網高級分析與優化運行關鍵技術”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專家,同時也是全國電工儀器儀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電動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電力電子系統和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它主要主要從事先進儲能技術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新能源應用與電力需求側先進節能技術、高級測量體系下智慧計量技術等方面的研究。他還參與多項有關電動汽車的技術研究項目,並多次獲得國家獎項。

秘訣五:充電樁運營創新

儘管充電樁產業發展迅速,但是行業內不少廠商還是為運營問題發愁。由於無法快速解決盈利問題,充電樁企業的積極性大大受挫,從而影響建設速度。

充電設備的技術門檻並不高,大部分電力設備的企業都能生產,設備銷售利潤也較高。但是充電樁的建設和運營投資大,加上目前盈利僅僅依靠充電服務費,投資回報率極低,因此對企業的資金實力考驗極大。有業內人士直言沒有8-10個億的資金持續投資,很難玩轉充電設施運營。

而且,市場上如此之多的運營模式實在是太亂花迷眼,可見充電樁企業在運營方面還存在許多盲區和困境。

在本次會議,趙偉副所長的《電動汽車及充電設施建設運營技術與實踐》也將深入介紹南方電網的充電樁運營實踐經驗,屆時能夠幫助更多的充電樁企業解決當前充電樁設備建設上的難題。

秘訣六:無線充電

隨著電動汽車普及率的逐步提升,電動汽車的發展技術已經成熟並已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這無疑對多樣化的充電技術帶來重大的發展機遇,無線充電正快步向我們走來。

在2016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畫(2016~2030年)》,其中明確到2020年將以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為突破點和應用物件,研發高效率、低成本的無線電能傳輸系統,實現即停即充,甚至在行駛中充電。

在全球汽車行業內,許多汽車公司在無線充電領域已捷足先登。寶馬i8安全車就已經使用了Qualcomm Halo無線充電技術,同時也制定了一套計畫,準備為幾款汽車安裝無線充電系統。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將聯手WiTricity開發新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日產的下一代Leaf電動汽車將可能實現無線充電。而賓士品牌早在2015年高通聯合宣佈開發汽車無線充電技術,並將在2017款的S550e混動版上應用無線充電功能。另外,去年中興通訊聯手東風汽車聯手打造的全球首例無線充電公交示範線已在湖北襄陽啟動。繼中興通訊之後,龐巴迪在青島啟動建設首條公交無線充電線路。Witricity高級產品經理格蘭特•雷格表示:“每一家全球汽車製造商都有無線充電項目,2020年之前無線充電可能就會變成主流技術。”

3月31日(週五),重慶大學教授戴欣將帶來議做《電動汽車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發展》演講。

戴欣教授目前擔任國家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紐西蘭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電源學會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及裝置專委會秘書長,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2項,重慶市國際合作基地專案2項,戴欣教授從2004年至今一直從事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研究,期間參與多項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科研項目。相信他的到來,能幫助更多企業瞭解汽車無線充電市場以及解決在無線充電建設中遇到的困難。

目前活動正處於報名階段,誠摯邀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以及半導體、電源領域的技術專家、管理人員和廣大工程師朋友們蒞臨現場。

報名地址:http://www.big-bit.com/Meeting/2017car/index.html

打造能夠媲美傳統汽車的高品質新能源汽車,從而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滿意度,加大規模化發展幅度,從而繼續領跑全球?

秘訣一:電池技術

作為新能源行業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的發展也存在問題。儘管目前電池價格在不斷下降,然而並為能夠達到消費者滿意的水準。通過電池材料的優化和技術的提升,長壽命、高安全、大功率的電池,是未來電池企業的重點研發方向。

秘訣二:標準化

在國家補貼退場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之家的競爭就回歸到了市場,回歸到了技術層面的競爭,而但相關技術一直沒能標準化,在新形勢下嚴重滯後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易事特全資子公司中能易電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梁雲龍表示,未來隨著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湧現成,成熟技術的標準化是推進當前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的基礎。

然而我國至今還沒有出臺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各項國家標準,只有在2015年底的時候,國家發佈了新修訂的電動汽車充電介面及通信協定5項國家標準充電樁,將充電樁的介面統一,但關於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技術方面的標準依然沒有統一。

秘訣三:智慧充電技術

同時,在技術層面上說,如今新能源汽車在整車集成技術、控制系統軟體技術、控制系統硬體技術、電機驅動技術、動力電池本體技術、增程器技術、充電站關鍵技術等方面都有待改善,其中充電技術關乎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與充電基礎設施的建造,這方面的技術提升是當務之急。

梁雲龍指出,未來智慧化的大功率充電機能夠應用到充電樁、新能源汽車中,能夠有效提高充電效率,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017年3月31日,梁雲龍將出席在廣州增城恒大酒店舉辦“2017(華南區)新能源汽車暨汽車充電裝置核心技術研討會”,並發表《充電設施現狀和充電設施發展趨勢》的演講,將重點介紹目前中國充電樁設施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並介紹智慧充電樁的技術趨勢。

作為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能源網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優秀上市公司,易事特集團一直致力於智慧微電網(含電力軌道交通、新能源車及充電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現已發展成為行業領域的龍頭企業,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擁有全資或控股子公司近80家,產業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有著相關的技術團隊。

梁雲龍現任易事特全資子公司中能易電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負責充電樁、充電運營監控平臺開發建設工作。他多年來一直從事電力電源行業,曾負責和參與深圳東部電廠、沙角B電廠、內蒙古托克托電廠、惠州抽水蓄能電廠等大型電廠項目,以及北京地鐵、深圳地鐵電源專案、廣州科學城充電樁、廣州白雲體育館充電樁等多個國家大型專案,所有負責的專案均申請多項發明專利,在新能源充電設施技術方面有著深厚的技術經驗。

秘訣四:充電樁產品創新

先有車還是先有樁,這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蛋與雞”困境。目前國家在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在加快完善充電樁配套設施的建設。然而,充電樁企業還是普遍面臨產品和運營創新難題。

的確,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已經進入常態,充電樁的建設被視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時下需要等充電樁基礎設施來完善產業結構,甚至反促新能源汽車發展。

國家電網公司1月19日召開電網發展新聞發佈會,公佈了電力市場化交易等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成果,並表示將繼續支持電動汽車、新能源發展。對於未來的投資計畫,國家電網表示,2017年將建設2.9萬個充電樁,到2020年建成12萬個充電樁;同時,國家電網表示將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支援服務新能源發展。

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許多企業正積極發展充電樁產業,而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是充電樁建設的主力。今年2月20日,國家電網公司向社會公開發佈《國家電網公司2016社會責任報告》。國家電網在報告中承諾,2017年國家電網發展總投入587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848億元,電網投資4657億元。年內新接入企業內2.6萬個充電樁、累計接入充電樁16萬個。並投資建成“九縱九橫兩環”高速公路快充網路。

南方電網日前披露,目前公司在深圳擁有集中式快速充電站6座,充電樁2077台,並在“十三五”期間將投6.6億元在深圳建設投運13800個充電樁。其中,2017年將投資兩億用於新建及改造已有充電樁,努力實現深圳各街道辦區域充電樁全覆蓋。

這兩大電網企業的充電樁占中國市場的一半以上,為了推動充電樁產品的性能提升和技術升級,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用戶體驗,他們對充電樁技術提出了新的需求,這也驅使著充電樁企業加速調整生產模式,迎接挑戰。

2017年3月31日(週五),廣東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儲能技術研究所副所長趙偉將出席在廣州增城恒大酒店舉辦“2017(華南區)新能源汽車暨汽車充電裝置核心技術研討會”,並在會上做《電動汽車及充電設施建設運營技術與實踐》演講。屆時他將為聽眾屆時中國充電樁的建設概況以及充電樁技術創新需求。

專家趙偉目前擔任廣東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儲能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兼任“十二五”國家863計畫“智慧電網高級分析與優化運行關鍵技術”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專家,同時也是全國電工儀器儀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電動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電力電子系統和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它主要主要從事先進儲能技術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新能源應用與電力需求側先進節能技術、高級測量體系下智慧計量技術等方面的研究。他還參與多項有關電動汽車的技術研究項目,並多次獲得國家獎項。

秘訣五:充電樁運營創新

儘管充電樁產業發展迅速,但是行業內不少廠商還是為運營問題發愁。由於無法快速解決盈利問題,充電樁企業的積極性大大受挫,從而影響建設速度。

充電設備的技術門檻並不高,大部分電力設備的企業都能生產,設備銷售利潤也較高。但是充電樁的建設和運營投資大,加上目前盈利僅僅依靠充電服務費,投資回報率極低,因此對企業的資金實力考驗極大。有業內人士直言沒有8-10個億的資金持續投資,很難玩轉充電設施運營。

而且,市場上如此之多的運營模式實在是太亂花迷眼,可見充電樁企業在運營方面還存在許多盲區和困境。

在本次會議,趙偉副所長的《電動汽車及充電設施建設運營技術與實踐》也將深入介紹南方電網的充電樁運營實踐經驗,屆時能夠幫助更多的充電樁企業解決當前充電樁設備建設上的難題。

秘訣六:無線充電

隨著電動汽車普及率的逐步提升,電動汽車的發展技術已經成熟並已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這無疑對多樣化的充電技術帶來重大的發展機遇,無線充電正快步向我們走來。

在2016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畫(2016~2030年)》,其中明確到2020年將以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為突破點和應用物件,研發高效率、低成本的無線電能傳輸系統,實現即停即充,甚至在行駛中充電。

在全球汽車行業內,許多汽車公司在無線充電領域已捷足先登。寶馬i8安全車就已經使用了Qualcomm Halo無線充電技術,同時也制定了一套計畫,準備為幾款汽車安裝無線充電系統。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將聯手WiTricity開發新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日產的下一代Leaf電動汽車將可能實現無線充電。而賓士品牌早在2015年高通聯合宣佈開發汽車無線充電技術,並將在2017款的S550e混動版上應用無線充電功能。另外,去年中興通訊聯手東風汽車聯手打造的全球首例無線充電公交示範線已在湖北襄陽啟動。繼中興通訊之後,龐巴迪在青島啟動建設首條公交無線充電線路。Witricity高級產品經理格蘭特•雷格表示:“每一家全球汽車製造商都有無線充電項目,2020年之前無線充電可能就會變成主流技術。”

3月31日(週五),重慶大學教授戴欣將帶來議做《電動汽車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發展》演講。

戴欣教授目前擔任國家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紐西蘭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電源學會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及裝置專委會秘書長,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2項,重慶市國際合作基地專案2項,戴欣教授從2004年至今一直從事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研究,期間參與多項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科研項目。相信他的到來,能幫助更多企業瞭解汽車無線充電市場以及解決在無線充電建設中遇到的困難。

目前活動正處於報名階段,誠摯邀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以及半導體、電源領域的技術專家、管理人員和廣大工程師朋友們蒞臨現場。

報名地址:http://www.big-bit.com/Meeting/2017car/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