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當前宏觀經濟運行態勢最新分析

在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開始下降、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大、經濟增長動能轉換的節點,如何在維護經濟平穩運行下解決結構失衡,如何避免經濟在換擋視窗因政策變更而出現落差,

如何防控經濟系統性風險的出現與擴散並為供給側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補”提供溫和環境,是目前一行三會需共同協調解決的難點。

宏觀上來看,外儲與外匯的矛盾仍需平衡,需求與供給的失衡仍需匹配,產業鏈條的傳導阻滯仍需解決,中觀層面的產能仍需出清,尤其是傳統週期性行業的落末加速,房地產去杠杆與去庫存的進程加快,使得經濟資料更加敏感。

微觀層面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上游的煤炭、鋼鐵廠逐步進行改制,但固疾仍深,銀行不良資產率居高不下,急需找到合適管道工具進行疏通。

產業鏈條上來看,由於供給側改革的推進以及未來政策的預期,市場已將上游原料價格不斷推高,但下游需求受限於房產新政的限制和去杠杆的要求而低迷,上下游的錯位矛盾擠佔中游產業的利潤空間,同時供給側與國改混改的疊加,

讓部分國企“死而不僵”,始終無法市場化出清。

從貨幣角度來看,2016年黑天鵝事件頻發,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美元兌人民幣一度下滑至6.98。市場保外匯還是保外儲的言論左右搖擺,同時國內貨幣結構失衡,(M1-M2)剪刀差持續擴大,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並未放大,而是在一定區間內持續走平,M0的增速放緩,資金開始在銀行系統中沉澱,央行投放的資金既未實際流入實體經濟,

增加社會投資,也未進入金融系統推高資本價格,吹大資本泡沫,造成了流動性放緩沉滯於帳面上。

圖 1固定資產價格指數與貨幣動量

對於國內經濟體系而言,流動性充裕利率,但社會融資規模和固定資產投資並未有效放大,

甚至略有減少。證明整個經濟有陷入“流動性陷阱”的可能。

這也是央行為何自2015年6月以來遲遲不能主動降息的原因之一。

經濟環境

從外部環境來看,美國經濟強勁,物價與就業穩定向好,為避免未來幾年可能面對的經濟危機衝擊,需要儘快回歸貨幣政策正常化,美聯儲長期利率中值目標約為3%,而為挽回2015-2016兩年美聯儲加息“前瞻性指引政策工具”的失信,則更進一步強化了2017年後加息頻率的確定性。

預計2017年內2-3次加息。美元的強勢一方面對新興經濟體資本吸引力增加,同時造成人民幣匯率一定程度上的被動貶值,如何平衡外匯與外儲的“蹺蹺板聯動”,給予市場正確的預期引導,是央行重要的領導責任。

圖2中國外匯儲備與人民幣匯率

2017年3月10日,以周小川帶領的央行領導班子舉辦的“金融改革與發展”的相關問題的發佈會上,可一瞥端倪。周行長再次定調2017年的貨幣政策為“穩健中性”,避免“大水漫灌”,但僅從現狀來看仍偏向易緊難松。央行肩負金融系統去杠杆與提振實體經濟再繁榮的重任,在目前經濟結構化失衡的環境中,政策的前瞻性和指導性更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國內整個資管體系存在各機構各管道各方產品反復嵌套,底層資產不清,資料重複計算等諸多問題,且資金多來自銀行表外理財,如若遭遇期限錯配缺口的共振,必然引起流動性乾涸顯現。近年由於國內經濟下行,資產荒現象頻現,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各金融機構大力發展資產管理業務,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打破了傳統金融管道物理上的壟斷,更加速了結構化延伸品與金融衍生品的湧現。

2012年,各類資管機構管理資產總規模約為27萬億,而截止2016年末這一數字已接近100萬億元左右,擴張速度可見一斑。其中重複嵌套的規模使得整體杠杆率較高,細分各產品結構的杠杆更難以估算。規模的擴張必然加劇各產品期限錯配空擋期重疊的概率,近年國債逆回購利率在節點時利率飆升所上演的“錢荒現象”已不斷預示這種風險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快。

為防範風險,表外業務的收口嚴控更勢在必行。走馬上任銀監會的改革派主席郭樹清也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減少表外業務擴張,納入表內考核,總的趨勢還是在央行的宏觀審慎框架下,以防風險、控規模、去杠杆,減不良為主要目標。配合央行引導資金“脫虛向實”,從金融資本市場引入實體經濟,支援供給側改革下的產業更迭。

目前銀行系統面對兩大問題,表內信貸品質的劃斷與表外理財業務的厘清。

信貸資產的劃斷

近年的不良率有連年上升趨勢,拆解信貸結構後發現,幾乎都為以老國企為代表的週期性產業,經濟形勢下行環境下需求低迷,疊加政策的偏移,導致企業不斷的借新錢還舊債,增加負債率,最後資不抵債。又因其特殊產權形式和背景,也為銀行回收資產核銷壞賬設置了新的障礙。

為隔離風險傳遞,剝離不良資產,推動銀系瘦身,需加快推進債轉股進程,與各資產管理公司積極合作,根據現實情況,針對不同債務資產結構設置對應方案。儘早將表內不良資產轉移,優化資產品質。同時,推進市場化信貸審批標準的設立,放鬆優質小微企業融資門檻,減少傳統國企“搭便車”等行徑。

表外業務的厘清

同時銀行體系去杠杆,擠泡沫,減少表外理財業務擴張,新發行產品向下穿透至底層資產,嚴控杠杆比率。對已有產品逐步進行梳理,清洗理財資金池,把好進水閥與出水閥。調整期限錯配區間,謹防空檔期共振造成的市場波動加大。

央行將於2017年一季度正式將表外理財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廣義信貸範圍,以合理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表外業務風險的管理。

金融市場

北京時間16日淩晨2:00,美聯儲宣佈加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從0.5%~0.75%調升到0.75%~1%。隨後耶倫發表“鴿派”講話。自特朗普上臺,市場對新政刺激經濟的預期就非常高,一旦新政不及預期或通脹不及目標回落,會相應延緩聯儲加息步伐。

大宗商品產量與價格變動

黃金:近日一系列美聯儲官員發表講話並未提振加息預期,這令美元繼續承壓回落,從而幫助黃金實現反彈。COMEX4月黃金期貨收漲12.50美元,漲幅1.0%,報1246.50美元/盎司,完成5連陽

圖3COMEX4月黃金期貨

原油

雖然美元跌破100大關給予了油價一定的支撐並限制了油價下行的空間,但是因OPEC或延長減產行動的消息後得到消化後,油價繼續下挫。美國葉岩油產量回升速度持續加快,隨著市場消化掉減產行動的利好影響後供應過剩的憂慮情緒再度升溫,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最低觸及47.9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最低觸及50.74美元/桶。

圖4WTI原油期貨

國債

受資金面緊張影響,21日國債期貨市場早盤弱勢震盪,不過隨著午後資金緊勢緩解及央行放水消息傳出,市場快速拉升並由跌轉漲,截至收盤,5年、10年期主力合約分別收漲0.10%、0.19%。短期內,季末流動性波動風險、金融去杠杆風險難以忽視,預計債市將繼續承壓,期債弱勢震盪格局難改。

圖55年期國債期貨

圖610年期國債期貨

流動性與杠杆

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58.2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2個和2.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47.65萬億元,同比增長21.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6.9個和4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7.17萬億元,同比增長3.3%。當月淨回籠現金1.49萬億元。

(1)信貸增量

2月社會融資新增1.15億元,同比增加38.10%,環比減少69.14%,相對於1月3.72萬億大幅下降。刨除春節因素影響外,央行態度以及視窗指導也為信貸收口緊縮起到一定作用。

圖7社會融資規模與人民幣新增貸款

圖8社會融資規模與環比增速

(2)結構拆解

對2月份社融體系的解構可見,2月人民幣貸款上升較快,企業債券融資占比下降較快,企業境內股票融資略微持平。

圖9社融體系各指標占比變化

圖10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拆解

對人民幣貸款分解可見,2月非銀行金融機構融資與票據融資增速提升。而中長期居民貸款由於各地房貸新政再次回落。

圖11中長期居民貸款

(3)公開市場操作

進入三月,美聯儲加息預期帶來的人民幣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是央行近期頻繁對公開市場工具進行“加價”與“加量”的原因之一。維護流動性的總量平穩,強化金融去杠杆的預期,維持宏觀貨幣政策審慎中性原則。

3月20日,央行分別開展了600億元7天期、200億元14天期、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45%、2.60%和2.75%,與上期利率持平。鑒於當日到期逆回購有600億,故當日央行公開市場實現資金淨投放400億元。這是時隔17個交易日後,央行在公開市場首次實現資金淨投放。

圖12央行公開市場操作

央行公開市場短期工具的使用,一方面避免了直接加息帶來的波動,另一方面在經濟下行週期內,加息會對實體經濟尤其信貸需求較高的工業製造業提升資金成本,造成不必要影響。提短放長,刺激市場利率走高,有助於緩解資本外流與匯率貶值,放寬長端利率,有助於實業融資便利。

但從目前周小川行長的態度來看,中國未來幾年會進入一個結構化加息週期。

金融市場流動性邊際趨緊,去杠杆、擠泡沫。將資金從股市、債市、期市以及各類非標嵌套理財引流入實體經濟。

同時進行結構化的降息(浮息)、降准,對國家支持的農業、環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產業行業給予低息政策,鼓勵投資刺激投入。發揮好政策性銀行與各地方政府的作用。

經濟資料

CPI與PPI

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7.8%,創2008年以來新高。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顯著回落,同比增長0.8%,環比增幅-0.20%。兩者剪刀差達到7%,導致剪刀差的加大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的原因,同時也預示著產業鏈傳導滯阻的現象愈發明顯。

圖13CPI和PPI同比與環比增速

上游產業的PPI過速上漲,尤其由於政策推至的期貨與現貨價格齊漲,但又沒有中游產業過渡,易引起現貨市場的有價無市情況,同時引起滯漲。

下游產業由於房地產的敏感性,國家一定會出相應房貸的控制政策,政策偏向仍“以堵代疏”概率較大,房產庫存高企,尚在去杠杆去庫存的過程中,投資回落必然對中游產業的承接降低。同時CPI的回落也體現了下游需求的結構化失衡。

PMI

2月製造業PMI資料51.6,同比增長5.31%,非製造業PMI資料54.2,同比增長2.85%。製造業連續7個月站在榮枯線之上,各地市政基建的推進、PPP專案的火熱進行,都對中游製造業起到了明顯的提振作用。

圖14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

從PMI的生產、新訂單、產成品庫存、採購量與原材料庫存等數據來看,此輪週期下行已行至“L型底”,從開工率和用電量來看,週期性行業已逐漸復蘇,資料開始企穩向好。但資料來源可能多由政府主導的基建類專案支持,政策影響因素較大。

圖15PMI同比增速

圖162月用電量各產業同比變化

產業:

中觀來看,無論是實行供給側改革,還是央行應對美國加息週期而實行的結構化加息,必然會對實體經濟與產業鏈造成深刻影響。但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上游原料價格漲幅過快,有價無市現象頻出,下游需求失衡,部分下游需求不能有效傳導至中游產業,造成一些中游企業的困境。

圖17房地產投資增速

圖18GDP同比貢獻率

房地產行業作為GDP穩定的核心增長來源,不能硬著陸,但在“三去一降一補”的大環境下,只能逐步轉移這種杠杆至居民,於是可見2015-2016年,各地放鬆的房貸政策中甚至出現的“0首付”現象,一線城市房價飆升,二線三線緊跟其後。持續上揚的房價對於低迷經濟而言雖是強心劑,但無疑是飲鴆止渴,隱患極大,於是房產政策再收緊,房地產的滯漲、成交量的回落,已隱現房產週期性拐點。

如何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實現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 2020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指標, 任重而道遠。

目前環境下,國內投資端仍需政府表態主導,社會各界各部資金參與,共同協作形成完整的產業閉環,才能更好的替代房地產行業,為GDP增長提供新動能。比較現實的情況是以政府為主導發起的PPP專案,第一,引社會各方資金參與,調動各機構參與積極性,利用各行業企業的專業性為政府服務;第二,以較小財政資金撬動較大的社會資源解決市政民生問題;第三,解決產業傳導滯阻的情況,以各地基建為代表,向上既解決了水泥建材行業的庫存,又緩解中游部分行業對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

在供給側改革推進下,地方政府支持配套PPP工具,整合社會資源,對上中下游產業的去庫存去杠杆進行支持。

近年PPP專案的落地速度明顯提升,一方面有國家大的政策方向引導,另一方面也凸顯地方政府自身發展建設的需求。

小結

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央行中性的貨幣政策將以宏觀審慎為基,逐步收緊流動性,給金融市場信號,重塑市場各機構對“去杠杆”的認識。銀監會將以防範系統性風險為目標,通過優化表內外業務,處置不良資產,收口表外理財進而控制杠杆。未來新貨幣政策框架的搭建,口徑的統一,尺度的把握尚需各方部門共同協調完成。

在流動性邊際趨緊的環境下,今年股市、債市、期市、現貨等市場難言取得絕對收益。但存在結構化的機會,相對收益的獲取需要對基本面與市場資金動態的敏感把握。同時監管層意欲打破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剛性兌付,對固收類產品而言調整結構,放低杠杆既是監管要求,同時也是市場趨勢。

產業上來看,各地紛紛出現的房貸新政,已彰示政策上要繼續調控房地產行業,同時在新經濟體系下為提升GDP品質,需尋找可以替代房地產行業的新模式,從下游需求端由政府牽頭引導投資,傳導中游的國改混改企業,再傳至上游受惠於供給側改革的產業,實現產業鏈條的無阻滯,既通過投資提升下游需求,又解決上游產能過剩以及中游製造業的衰落。

近年觀察,政府所引導的PPP類專案比較符合各項條件,市政基建類項目替代房產行業,提振產業鏈的效率傳導。環保、醫療等項目增加需求端的實際需求情況,進一步調整供需的結構化失衡,從下游需求引導上游產業供給更迭。

2017年3月10日,以周小川帶領的央行領導班子舉辦的“金融改革與發展”的相關問題的發佈會上,可一瞥端倪。周行長再次定調2017年的貨幣政策為“穩健中性”,避免“大水漫灌”,但僅從現狀來看仍偏向易緊難松。央行肩負金融系統去杠杆與提振實體經濟再繁榮的重任,在目前經濟結構化失衡的環境中,政策的前瞻性和指導性更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國內整個資管體系存在各機構各管道各方產品反復嵌套,底層資產不清,資料重複計算等諸多問題,且資金多來自銀行表外理財,如若遭遇期限錯配缺口的共振,必然引起流動性乾涸顯現。近年由於國內經濟下行,資產荒現象頻現,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各金融機構大力發展資產管理業務,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打破了傳統金融管道物理上的壟斷,更加速了結構化延伸品與金融衍生品的湧現。

2012年,各類資管機構管理資產總規模約為27萬億,而截止2016年末這一數字已接近100萬億元左右,擴張速度可見一斑。其中重複嵌套的規模使得整體杠杆率較高,細分各產品結構的杠杆更難以估算。規模的擴張必然加劇各產品期限錯配空擋期重疊的概率,近年國債逆回購利率在節點時利率飆升所上演的“錢荒現象”已不斷預示這種風險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快。

為防範風險,表外業務的收口嚴控更勢在必行。走馬上任銀監會的改革派主席郭樹清也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減少表外業務擴張,納入表內考核,總的趨勢還是在央行的宏觀審慎框架下,以防風險、控規模、去杠杆,減不良為主要目標。配合央行引導資金“脫虛向實”,從金融資本市場引入實體經濟,支援供給側改革下的產業更迭。

目前銀行系統面對兩大問題,表內信貸品質的劃斷與表外理財業務的厘清。

信貸資產的劃斷

近年的不良率有連年上升趨勢,拆解信貸結構後發現,幾乎都為以老國企為代表的週期性產業,經濟形勢下行環境下需求低迷,疊加政策的偏移,導致企業不斷的借新錢還舊債,增加負債率,最後資不抵債。又因其特殊產權形式和背景,也為銀行回收資產核銷壞賬設置了新的障礙。

為隔離風險傳遞,剝離不良資產,推動銀系瘦身,需加快推進債轉股進程,與各資產管理公司積極合作,根據現實情況,針對不同債務資產結構設置對應方案。儘早將表內不良資產轉移,優化資產品質。同時,推進市場化信貸審批標準的設立,放鬆優質小微企業融資門檻,減少傳統國企“搭便車”等行徑。

表外業務的厘清

同時銀行體系去杠杆,擠泡沫,減少表外理財業務擴張,新發行產品向下穿透至底層資產,嚴控杠杆比率。對已有產品逐步進行梳理,清洗理財資金池,把好進水閥與出水閥。調整期限錯配區間,謹防空檔期共振造成的市場波動加大。

央行將於2017年一季度正式將表外理財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廣義信貸範圍,以合理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表外業務風險的管理。

金融市場

北京時間16日淩晨2:00,美聯儲宣佈加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從0.5%~0.75%調升到0.75%~1%。隨後耶倫發表“鴿派”講話。自特朗普上臺,市場對新政刺激經濟的預期就非常高,一旦新政不及預期或通脹不及目標回落,會相應延緩聯儲加息步伐。

大宗商品產量與價格變動

黃金:近日一系列美聯儲官員發表講話並未提振加息預期,這令美元繼續承壓回落,從而幫助黃金實現反彈。COMEX4月黃金期貨收漲12.50美元,漲幅1.0%,報1246.50美元/盎司,完成5連陽

圖3COMEX4月黃金期貨

原油

雖然美元跌破100大關給予了油價一定的支撐並限制了油價下行的空間,但是因OPEC或延長減產行動的消息後得到消化後,油價繼續下挫。美國葉岩油產量回升速度持續加快,隨著市場消化掉減產行動的利好影響後供應過剩的憂慮情緒再度升溫,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最低觸及47.9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最低觸及50.74美元/桶。

圖4WTI原油期貨

國債

受資金面緊張影響,21日國債期貨市場早盤弱勢震盪,不過隨著午後資金緊勢緩解及央行放水消息傳出,市場快速拉升並由跌轉漲,截至收盤,5年、10年期主力合約分別收漲0.10%、0.19%。短期內,季末流動性波動風險、金融去杠杆風險難以忽視,預計債市將繼續承壓,期債弱勢震盪格局難改。

圖55年期國債期貨

圖610年期國債期貨

流動性與杠杆

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58.2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2個和2.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47.65萬億元,同比增長21.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6.9個和4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7.17萬億元,同比增長3.3%。當月淨回籠現金1.49萬億元。

(1)信貸增量

2月社會融資新增1.15億元,同比增加38.10%,環比減少69.14%,相對於1月3.72萬億大幅下降。刨除春節因素影響外,央行態度以及視窗指導也為信貸收口緊縮起到一定作用。

圖7社會融資規模與人民幣新增貸款

圖8社會融資規模與環比增速

(2)結構拆解

對2月份社融體系的解構可見,2月人民幣貸款上升較快,企業債券融資占比下降較快,企業境內股票融資略微持平。

圖9社融體系各指標占比變化

圖10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拆解

對人民幣貸款分解可見,2月非銀行金融機構融資與票據融資增速提升。而中長期居民貸款由於各地房貸新政再次回落。

圖11中長期居民貸款

(3)公開市場操作

進入三月,美聯儲加息預期帶來的人民幣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是央行近期頻繁對公開市場工具進行“加價”與“加量”的原因之一。維護流動性的總量平穩,強化金融去杠杆的預期,維持宏觀貨幣政策審慎中性原則。

3月20日,央行分別開展了600億元7天期、200億元14天期、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45%、2.60%和2.75%,與上期利率持平。鑒於當日到期逆回購有600億,故當日央行公開市場實現資金淨投放400億元。這是時隔17個交易日後,央行在公開市場首次實現資金淨投放。

圖12央行公開市場操作

央行公開市場短期工具的使用,一方面避免了直接加息帶來的波動,另一方面在經濟下行週期內,加息會對實體經濟尤其信貸需求較高的工業製造業提升資金成本,造成不必要影響。提短放長,刺激市場利率走高,有助於緩解資本外流與匯率貶值,放寬長端利率,有助於實業融資便利。

但從目前周小川行長的態度來看,中國未來幾年會進入一個結構化加息週期。

金融市場流動性邊際趨緊,去杠杆、擠泡沫。將資金從股市、債市、期市以及各類非標嵌套理財引流入實體經濟。

同時進行結構化的降息(浮息)、降准,對國家支持的農業、環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產業行業給予低息政策,鼓勵投資刺激投入。發揮好政策性銀行與各地方政府的作用。

經濟資料

CPI與PPI

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7.8%,創2008年以來新高。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顯著回落,同比增長0.8%,環比增幅-0.20%。兩者剪刀差達到7%,導致剪刀差的加大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的原因,同時也預示著產業鏈傳導滯阻的現象愈發明顯。

圖13CPI和PPI同比與環比增速

上游產業的PPI過速上漲,尤其由於政策推至的期貨與現貨價格齊漲,但又沒有中游產業過渡,易引起現貨市場的有價無市情況,同時引起滯漲。

下游產業由於房地產的敏感性,國家一定會出相應房貸的控制政策,政策偏向仍“以堵代疏”概率較大,房產庫存高企,尚在去杠杆去庫存的過程中,投資回落必然對中游產業的承接降低。同時CPI的回落也體現了下游需求的結構化失衡。

PMI

2月製造業PMI資料51.6,同比增長5.31%,非製造業PMI資料54.2,同比增長2.85%。製造業連續7個月站在榮枯線之上,各地市政基建的推進、PPP專案的火熱進行,都對中游製造業起到了明顯的提振作用。

圖14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

從PMI的生產、新訂單、產成品庫存、採購量與原材料庫存等數據來看,此輪週期下行已行至“L型底”,從開工率和用電量來看,週期性行業已逐漸復蘇,資料開始企穩向好。但資料來源可能多由政府主導的基建類專案支持,政策影響因素較大。

圖15PMI同比增速

圖162月用電量各產業同比變化

產業:

中觀來看,無論是實行供給側改革,還是央行應對美國加息週期而實行的結構化加息,必然會對實體經濟與產業鏈造成深刻影響。但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上游原料價格漲幅過快,有價無市現象頻出,下游需求失衡,部分下游需求不能有效傳導至中游產業,造成一些中游企業的困境。

圖17房地產投資增速

圖18GDP同比貢獻率

房地產行業作為GDP穩定的核心增長來源,不能硬著陸,但在“三去一降一補”的大環境下,只能逐步轉移這種杠杆至居民,於是可見2015-2016年,各地放鬆的房貸政策中甚至出現的“0首付”現象,一線城市房價飆升,二線三線緊跟其後。持續上揚的房價對於低迷經濟而言雖是強心劑,但無疑是飲鴆止渴,隱患極大,於是房產政策再收緊,房地產的滯漲、成交量的回落,已隱現房產週期性拐點。

如何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實現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 2020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指標, 任重而道遠。

目前環境下,國內投資端仍需政府表態主導,社會各界各部資金參與,共同協作形成完整的產業閉環,才能更好的替代房地產行業,為GDP增長提供新動能。比較現實的情況是以政府為主導發起的PPP專案,第一,引社會各方資金參與,調動各機構參與積極性,利用各行業企業的專業性為政府服務;第二,以較小財政資金撬動較大的社會資源解決市政民生問題;第三,解決產業傳導滯阻的情況,以各地基建為代表,向上既解決了水泥建材行業的庫存,又緩解中游部分行業對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

在供給側改革推進下,地方政府支持配套PPP工具,整合社會資源,對上中下游產業的去庫存去杠杆進行支持。

近年PPP專案的落地速度明顯提升,一方面有國家大的政策方向引導,另一方面也凸顯地方政府自身發展建設的需求。

小結

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央行中性的貨幣政策將以宏觀審慎為基,逐步收緊流動性,給金融市場信號,重塑市場各機構對“去杠杆”的認識。銀監會將以防範系統性風險為目標,通過優化表內外業務,處置不良資產,收口表外理財進而控制杠杆。未來新貨幣政策框架的搭建,口徑的統一,尺度的把握尚需各方部門共同協調完成。

在流動性邊際趨緊的環境下,今年股市、債市、期市、現貨等市場難言取得絕對收益。但存在結構化的機會,相對收益的獲取需要對基本面與市場資金動態的敏感把握。同時監管層意欲打破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剛性兌付,對固收類產品而言調整結構,放低杠杆既是監管要求,同時也是市場趨勢。

產業上來看,各地紛紛出現的房貸新政,已彰示政策上要繼續調控房地產行業,同時在新經濟體系下為提升GDP品質,需尋找可以替代房地產行業的新模式,從下游需求端由政府牽頭引導投資,傳導中游的國改混改企業,再傳至上游受惠於供給側改革的產業,實現產業鏈條的無阻滯,既通過投資提升下游需求,又解決上游產能過剩以及中游製造業的衰落。

近年觀察,政府所引導的PPP類專案比較符合各項條件,市政基建類項目替代房產行業,提振產業鏈的效率傳導。環保、醫療等項目增加需求端的實際需求情況,進一步調整供需的結構化失衡,從下游需求引導上游產業供給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