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 美國大米進口引發傳統糧食安全思維大討論

7月19日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在華盛頓舉行期間,

中國質檢總局與美國農業部代表簽署了《關於美國輸華大米植物衛生要求議定書》,這標誌著中美雙方就美國大米輸華的檢驗檢疫要求達成了一致。

與此同時,我國稻米庫存量超過一億噸,成為玉米之後又一個面臨去庫存的主糧品種。

一方是進口,一方是去庫存,誰也看不清中國的大米是不夠吃還是吃不完。

翻閱資料我們發現一個可能會揭開這一謎底的答案:

在2016年中國農業展望大會上,

農業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發佈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6-2025)》指出,未來10年中國水稻面積穩中略減,單產有望穩步提高,總產量保持基本穩定。報告預計2020年中國稻穀產量20899萬噸,折合大米14355萬噸,消費需求量為14801萬噸——從報告中可以得到,未來10年,中國大米國內供應缺口將增長至500萬噸以上。

長期以來,我們秉承的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理念,在此背景下,各級儲備的建立尚在其次,各種糧食作物品種的研發、種植以及各項政策的支持等均集中在產量方面,這才有了國內糧食產量的連年增長。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不僅僅再滿足吃得飽,更多的人開始追求如何才能吃得好。因此,我們看到在國內連年增產的同時,

在高品質和一些特殊原糧方面我們不得不進口,與此同時,也造成部分低品質糧食保管在國家糧庫中,而農民種植的糧食作物因品質不高,糧油加工企業也多數不願高價收購。

曾有人開玩笑的稱,如果加上保管費、資金利息、倉儲物流費等,我們的大米價格可能比日本大米價格還高——但就是這麼高價格的大米卻賣不出去!

資料顯示,7月21日最低收購價稻穀(2013年)交易成交率僅有2.7%。

綜合來看,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糧食發展究竟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還是“不但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這是個選擇題。

延伸閱讀:朝鮮糧食生產受乾旱影響將減產 我國庫存大米和玉米能銷售過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