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雲的“無人超市”真會提高失業率嗎?

繼共用經濟之後,披上AI外衣的無人超市項目或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近日,阿裡巴巴無人超市“淘咖啡”亮相杭州,沒有收銀員,無需排長隊、東西買完就能走。第一次進店時,打開“手機淘寶”,掃一掃店門口的二維碼,獲得一張電子入場券。通過閘機時掃這張電子入場券,進入店內之後就可以購物了。

與此同時,馬雲又在上海開設了“無人店”。今年6月初,一家叫“繽果盒子”(BingoBox)的無人收銀便利店登陸上海,號稱全球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可規模化複製的24小時無人值守便利店。

7月3日,“繽果盒子”宣佈完成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領投方為GGV紀源資本,啟明創投、源碼資本、銀泰資本等機構跟投。

事實上,“無人店”這類專案早已是國內外資本角逐的對象。2016年初,瑞典就出現了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進門,且手機綁定信用卡支付的無人便利店Nraffr。去年下半年,日本的便利店巨頭羅森成為首家採用這一技術的企業。此後,日本7-11、全家等五家大型便利店都宣佈將引入該系統。

就連馬雲在海外的老對手亞馬遜也在去年推出了Amazon Go便利店,在技術上更為先進,採用了電腦視覺、深度學習演算法以及感測器、圖像分析等多種智慧技術。簡單來說,亞馬遜的無人便利店,通過感知人與貨架之間的相對位置,和貨架上商品的移動,來計算是誰拿走了哪一件商品。

其實,國內除了馬雲開始青睞于“無人店”外,還有娃哈哈也宣佈要打造“無人便利店”,

那麼資本大佬們為啥要佈局AI(人工智慧)領域呢?對此,筆者認為原因有三:

第一,巨頭們並不是為了做零售而作無人超市,無人超市作為巨頭們零售佈局的一部分,關鍵還是在於資料的攫取,通過使用者的零售資料,可以做很多的文章(比如,大資料征信、精准行銷)等。

第二,從互聯網行業發展大趨勢看,線上流量已經愈發昂貴,因此線上產品與線下場景結合便成為關鍵。

利用AI(人工智慧)技術開發無人店,可以使更多的消費者在網上購買貨物,而在網下進行更好的場景體驗。

第三,隨著移動支付的發展,線下支付場景的拓寬,為其提供了硬體支援,從而降低了用戶教育時間。過去大家購物都用紙幣,現在都學會了移動支付,這可以使開設無人店資本巨頭省去了很多教育用戶的精力。

不過,也有學者擔心,中國要解決大量的就業問題,

無人超市推出將部分替代人工,這會使失業率上升。而筆者認為,這種想法多慮了,從理論上說,“無人超市”引入了人工智慧技術,可以降低對營業員的需求,但實質上人工智慧要想徹底取代人類智慧,這肯定是行不通的。那麼,光從“無人超市”項目上看,為啥它很難完全取代人工呢?

第一,“無人超市”在人工智慧技術方面還有待成熟。從技術上說,即使是電腦視覺,目前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在人流量密集時,也容易出現識別不到的問題。像亞馬遜旗下的無人便利店,目前也僅能應付人數小於20人的情況。

此外,“無人店”還經常出故障,位於上海歐尚總部的“繽果盒子”曾多次出現機器識別錯誤問題。一名女士在購買盒裝王老吉涼茶時,系統將其中一盒識別成了瓶裝冰紅茶。另有一名男士在結帳時沒有注意到有一件商品未識別出,出門時就響起了警報。當他折返回去重新支付時,系統一直出現錯誤,已支付過的商品又會被重新計入總額中。

第二,“無人超市”失竊成本過高,長此以往難以正常維繫。上周,芝麻信用在北京、杭州試驗了兩家無人超市,沒有收銀員,購物付款全部自助,真實付款率達到了82%,也就是說另外有18%的人沒付款,這使失竊成本相當的高。而這些所謂的“無人店”只是少了營業員,其他部門人員並沒有減少,比如運營維護人員、安保人員,貨物失竊追討人員。

第三,發達國家搞自動售貨系統是人力成本很高的原因,而在亞州地區人工便宜,如果硬要砍掉人工服務,得不償失。舉例:7-11是全世界最大的便利店,但它的人工成本只是占整個營收的1.8%,即使加上租金,也不到5%。

如果把人力砍掉了,就會導致那些需要人做的專案、服務做不了。而恰恰,這些專案和服務又是便利店或超市的利潤構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較之下,這樣反而不划算了。

現在各路資本除了熱衷於共用經濟之外,還將眼光投在了以“無人店”為代表的人工智慧專案上。現在狀況是,“無人店”技術還不夠嫺熟,問題頻發。而且失竊率要比有人店要高。同時,將便利店改造成“無人店”的成本也非常昂貴,而且缺少了人工服務,反而划不來。總體來看,將國內的所有超市變成“無人店”的難度很大,“無人店”只能以專案試點方式,展現在大家面前。

目前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在人流量密集時,也容易出現識別不到的問題。像亞馬遜旗下的無人便利店,目前也僅能應付人數小於20人的情況。

此外,“無人店”還經常出故障,位於上海歐尚總部的“繽果盒子”曾多次出現機器識別錯誤問題。一名女士在購買盒裝王老吉涼茶時,系統將其中一盒識別成了瓶裝冰紅茶。另有一名男士在結帳時沒有注意到有一件商品未識別出,出門時就響起了警報。當他折返回去重新支付時,系統一直出現錯誤,已支付過的商品又會被重新計入總額中。

第二,“無人超市”失竊成本過高,長此以往難以正常維繫。上周,芝麻信用在北京、杭州試驗了兩家無人超市,沒有收銀員,購物付款全部自助,真實付款率達到了82%,也就是說另外有18%的人沒付款,這使失竊成本相當的高。而這些所謂的“無人店”只是少了營業員,其他部門人員並沒有減少,比如運營維護人員、安保人員,貨物失竊追討人員。

第三,發達國家搞自動售貨系統是人力成本很高的原因,而在亞州地區人工便宜,如果硬要砍掉人工服務,得不償失。舉例:7-11是全世界最大的便利店,但它的人工成本只是占整個營收的1.8%,即使加上租金,也不到5%。

如果把人力砍掉了,就會導致那些需要人做的專案、服務做不了。而恰恰,這些專案和服務又是便利店或超市的利潤構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較之下,這樣反而不划算了。

現在各路資本除了熱衷於共用經濟之外,還將眼光投在了以“無人店”為代表的人工智慧專案上。現在狀況是,“無人店”技術還不夠嫺熟,問題頻發。而且失竊率要比有人店要高。同時,將便利店改造成“無人店”的成本也非常昂貴,而且缺少了人工服務,反而划不來。總體來看,將國內的所有超市變成“無人店”的難度很大,“無人店”只能以專案試點方式,展現在大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