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炎炎夏日裡,再好的車,不會用空調都是垃圾

炎炎夏日終於到了,動輒30多度的高溫,你可知道車內最高溫度能達到多少?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說,自己剛買的的豪車空調一點都不給力,跑了5分鐘車內還是熱的一筆。

我想問的是,究竟是真的車內熱的一筆,還是你傻的一筆?一直開著內迴圈是幾個意思哎。。

小編意識到應該給各位不愛看汽車說明書的駕駛員上一課了!

空調最重要的兩個按鈕。

內迴圈和外迴圈

內外迴圈的標誌我覺得,成年人大概都可以看得懂吧。

外迴圈,顧名思義就是不封閉車內的空氣,將汽車外部空調不斷抽入車內,將車內空氣不斷排出的這一個過程。譬如你明明沒有打開風機,但還是會感覺到空調出風口有風吹出,那就是因為開了外迴圈的緣故。

而內迴圈,則是關閉了外部的氣流通道,僅僅是將車內的空氣進行處理和迴圈。

其實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具體怎麼用?以幾個實際用車的例子來說明:

1)車停放了好久,車內溫度非常高的時候

一定不要開內迴圈啊!試想一下空調反復利用車內50度的空氣進行製冷,效果能好到哪裡去?不僅製冷時間長,而且還耗油!在這種情況下,請先打開外迴圈,外部的空氣絕逼比車內的涼爽,而且還會快速將內部熱空氣抽出。

當然,

如果不趕時間,想最快的達到製冷效果,其實應該先手動排氣。方法很簡單,開另一邊的窗戶,然後反復推拉這邊的車門,形成扇子吹風的效果,能夠最快的將熱氣排出。

2)車一直在勻速行駛當中的時候

這個時候就不要開著外迴圈了。車內空氣比外部空氣涼爽多了,

還吸入外部的熱空氣幹嘛?長期開著外迴圈,空調壓縮機會一直工作,油耗杠杠的,高!

3)內外迴圈要因地制宜

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開一趟長途,頭越來越沉。罪魁禍首應該就是長期內迴圈導致的。空氣是越用越差的,必要的時候一定要打開外迴圈進點兒新鮮空氣。

而當你堵車,前前後後都是車的時候,外迴圈就不要開了。否則車內彌漫著的都是尾氣的味道。

通過以上兩個例子是想告訴各位,沒有一勞永逸的時候。開車是件謹慎的事情,不可能偷懶,空調的用法也是一樣。

即使現在有全自動空調了(我們可以看到只有一個迴圈按鈕),但是感測器的效果能有你自己的感覺更靈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