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申不害:搞帝王術也是無奈

當君主不怕沒本事

問:你在鄭國只是小吏,卻在韓國為相,你覺得鄭、韓哪一個更好?

申不害:紛爭之世,很多事雖不喜歡,卻只能隨波逐流。鄭國也曾稱霸中原,出現過子產這樣的優秀人物,但後來屢經大亂,君主走馬燈一樣換,周邊又有楚國、韓國等列強,內憂外患,焉能不亡?韓國雖然重用了我,但韓國也非萬世之基,

我也不過是盡可能讓它強大起來,也讓自己免於顛沛流離之苦。

問:你主張無為,似乎是道家的思想,但又主張法治,兩者不矛盾嗎?

申不害:無為的是君主,有為的是臣子。我本是鄭人,多少會憧憬子產鑄刑鼎而鄭國霸中原的盛景。其實,當時的鄭國君主也不算很優秀,但他知人善用,放手臣子發揮能力,這才是一國強大之本。後來的繼任者氣度太小,欲望太多,貪戀權力,

不用賢者,鄭國的衰落理所當然。縱觀列國興衰,道理都是一樣的。君主昏庸無能算不上什麼大事,最怕的就是無能卻愛亂來,國家就亂了。老子說“不爭者善勝”,君主不爭,臣子們就能發揮才能。當然還有一個前提,就是要有建立好的遊戲規則,使能者上而不能者下,這樣的無為才有意義,沒有規矩法度,朝堂上一片混亂,那還談什麼發展壯大?

先得控制局面,然後再講無為

問:法家強調勢、法、術,你更重術,所謂帝王心術,就是從你這裡開始宣揚的,為什麼你有這樣的主張?

申不害:對君主來說,四海清平、臣子賢能、百姓富足之類都是手段,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坐穩自己的位子,如果位子都坐不穩,臣子再賢能,國家再富足,又有什麼意義呢?幾百年來,列國間臣子弑君篡位的太多了。齊國本是薑子牙的封國,後來被臣子田氏取代。韓國君主本身是晉國的臣子,

後來分裂晉國自立為君。選賢能之人主政是國家強大的基礎,但如果賢能之人反過來制約君主,那就天下大亂了。所以君主要學會帝王術,否則拿什麼約束臣子?

問:又是無為,又是帝王術,該怎麼結合呢?

申不害:我剛到韓國時,不過是個小吏,後因在魏國伐韓和圍魏救趙中獻策,被提拔為相。我上臺做的第一件事是打擊國內豪強,韓國有俠氏、公釐和段氏三大家族,勢力龐大,

擁兵自重,很像當初三家分晉前的局面。所以,我收回他們的特權,摧毀了他們的城堡,沒收他們的財產,韓國國力因此大增,國君的權力也更加集中。君主的位子坐穩了,才能無為。當初趙魏韓三家都是非常有能力的臣子,結果晉國卻沒了。

想當帝王就得靠特務

問:在帝王術之外,你還發明了特務制度,這是為什麼?

申不害:術有陰陽,君主平衡之術是陽術,這是放在面上給大家看的,但只有這個不夠,有陽的還要有陰的。尤其是對掌握大權的臣子,必須嚴加監察,否則他們可能貪贓枉法、結黨營私,葬送國家前途。以我自己為例,我主張一切按法度辦事,但我的堂兄想做官,找我幫忙,我就不得不向君主進言求官,雖然君主沒答應,但我都這樣,可見任何人都免不了如此,必須格外加以約束才行。

問:不能通過正當的途徑約束臣子嗎?

申不害:在以人治人的時代,僅有法度不夠,還必須搞人治。我當上韓國宰相後,建議韓昭侯不亂作為,但同時建議他安插“耳目”,以監察臣子。君主以天下奉一人,誰不想取而代之?所以必須戰戰兢兢,永遠提防別人來搶,這是沒辦法的事。

問:你設立了特務機構,不怕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申不害:身為臣子,最好的保身之道就是盡力履行自己的職責,個人的榮辱得失,都在君主一念之間,君主要殺你,會因為特務沒查出罪證就放過你嗎?反之,他要重用你,你幹過多少壞事也無所謂。

其實我也覺得很矛盾

問:歷來的思想家都想為萬世開太平的基業,你推行帝王術,這怎能持久呢?

申不害:世上就沒有什麼不敗的基業,因人強大的則一定因人而衰落,因言成事則一定因言壞事。用頭腦想像出一個萬年基業,便放棄現實的手段,那才是傻瓜呢。齊國的管仲厲害吧,他在位的時候,齊國稱霸天下,諸侯無人不服,但是管仲死後,齊桓公被他曾經寵信的臣子活活餓死在宮中。晉文公稱霸的時候,周天子都要向他低頭,但他死後,晉國很快就衰落了。

問:你一直在強調君主的權柄,這不是在助長一人獨大的局面嗎?

申不害:有時候我也感到很矛盾。君主的位置穩固了,國家才能強大,但國家的發展強大,卻又要求君主無為。你想,世界上有幾個人大權在握,卻又沒有掌控一切的欲望呢?國君手中權力太大,沒人可以約束他,他胡作非為,又該怎麼辦?坦率說,這個悖論是無解的,作為臣子,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在兩者之間走鋼絲,小心地維持平衡吧。

文/本報記者 遲乾

但只有這個不夠,有陽的還要有陰的。尤其是對掌握大權的臣子,必須嚴加監察,否則他們可能貪贓枉法、結黨營私,葬送國家前途。以我自己為例,我主張一切按法度辦事,但我的堂兄想做官,找我幫忙,我就不得不向君主進言求官,雖然君主沒答應,但我都這樣,可見任何人都免不了如此,必須格外加以約束才行。

問:不能通過正當的途徑約束臣子嗎?

申不害:在以人治人的時代,僅有法度不夠,還必須搞人治。我當上韓國宰相後,建議韓昭侯不亂作為,但同時建議他安插“耳目”,以監察臣子。君主以天下奉一人,誰不想取而代之?所以必須戰戰兢兢,永遠提防別人來搶,這是沒辦法的事。

問:你設立了特務機構,不怕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申不害:身為臣子,最好的保身之道就是盡力履行自己的職責,個人的榮辱得失,都在君主一念之間,君主要殺你,會因為特務沒查出罪證就放過你嗎?反之,他要重用你,你幹過多少壞事也無所謂。

其實我也覺得很矛盾

問:歷來的思想家都想為萬世開太平的基業,你推行帝王術,這怎能持久呢?

申不害:世上就沒有什麼不敗的基業,因人強大的則一定因人而衰落,因言成事則一定因言壞事。用頭腦想像出一個萬年基業,便放棄現實的手段,那才是傻瓜呢。齊國的管仲厲害吧,他在位的時候,齊國稱霸天下,諸侯無人不服,但是管仲死後,齊桓公被他曾經寵信的臣子活活餓死在宮中。晉文公稱霸的時候,周天子都要向他低頭,但他死後,晉國很快就衰落了。

問:你一直在強調君主的權柄,這不是在助長一人獨大的局面嗎?

申不害:有時候我也感到很矛盾。君主的位置穩固了,國家才能強大,但國家的發展強大,卻又要求君主無為。你想,世界上有幾個人大權在握,卻又沒有掌控一切的欲望呢?國君手中權力太大,沒人可以約束他,他胡作非為,又該怎麼辦?坦率說,這個悖論是無解的,作為臣子,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在兩者之間走鋼絲,小心地維持平衡吧。

文/本報記者 遲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