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融創收購萬達商業資產交易細節披露 王健林632億賣掉核心資產到底圖啥?

這一次,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賣”了手上的核心資產。

7月11日早間,融創中國(01918.HK)披露了收購萬達商業資產的交易細則。據公告,融創房地產(融創中國接全資附屬公司)作為買方,與萬達商業訂立框架協議,融創房地產將收購萬達商業下屬13個文化旅遊項目公司91%權益及76家城市酒店100%權益,代價為人民幣295.75億元和335.9526億元,合計631.7億元。

當日,融創中國股價一路飆升,最後報收16.82港元/股,漲幅13.65%。

這筆交易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幾點:

1、總價631.7億元的對價中,

文旅項目總價295.75億元,酒店項目總價335.95億元;

2、631.7億元對價支付過程共通過四筆交易完成,其中最後一筆款項中的296億元為萬達集團通過指定銀行放款至融創中國,因此融創通過自有資金出資金額為335.95億元,此筆交易融創的杠杆比例為1.135倍

3、文旅專案收購對價295.75億元,其資產帳面價值為248.83億元,2016年稅後淨利潤為38.16億元;酒店專案對價335.95億元,其資產帳面價值為334.5億元,2016年稅後淨利潤為8.73億元。

4、在交割完成後,文旅專案的運營管理由買方獨立負責,融創中國方委派常務總經理,負責銷售業務;萬達商業方委派項目公司總經理。同時萬達商業設立持有業務專案部,委派專案部總經理,負責持有物業的運營。融創中國方在業務專案部中委派物業部財務、成本人員。

5、十三個文旅項目的物業由萬達運營管理,融創中國需每年每個專案向萬達商業支付諮詢管理費5000萬元,

合同期為20年;即每年需支付諮詢費6.5億元,20年合計130億元。

6、文旅項目的後續投資由項目公司負責,融創中國需提供擔保措施。

可以發現,在這筆交易中,從收購資產的對價角度來說,融創中國買的並不貴,甚至可以說是撿了個“便宜貨”。就文旅專案而言,對價只比帳面價值溢價19%,根據2016年淨利潤而言,動態市盈率只有7.75倍;酒店項目的溢價更是只有0.4%。

那麼,萬達商業為什麼要“賤賣”資產呢?

王健林給出的解釋是“輕資產”模式,“大幅降低萬達商業的負債,並進一步實現輕資產化運營。”但是要知道,首富過去的風格都是一直買。

以萬達影視舉例。2015年6月,其斥資26億美元收購美國AMC影院;2016年,又斥資260億元收購傳奇影業。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首富在收購資產時從未想過共同開發合作,而是直接購買。

出賣的股份有兩部分,酒店以及文旅專案,其中酒店資產包含了萬達集團辛苦地打造的酒店管理品牌。

截至2016年6月末,萬達旗下已開業酒店達79家,平均每間有客房310套。其中,49家自營酒店收入14.8億元,超過國際品牌(協力廠商)運營的30家。自營酒店單店營收也從不及協力廠商的一半提高到77.4%。2016年中報還顯示,萬達集團專門為酒店儲備土地203萬平米(建築面積),足夠興建二十幾座五星級酒店。

不過這些的絕大部分已經悉數賣給了融創中國。融創中國以335.95億元,收購萬達旗下76個酒店,平均每家4.42億元。上述酒店約有客房2.4萬套,平均每套140萬元。融創的收購價格只比淨資產溢價19%,動態市盈率僅為7倍左右,說是撿漏並不過分。

但外界對於交易關注的重點並不在酒店資產,而是作出諸多約束的文旅資產。公告中,交割後的經營管理只提到了文化旅遊專案,對於酒店的後續管理並無提及。

文旅項目即萬達文化旅遊城,園區主要由大型室外主題樂園、電影樂園、全球最大室內海洋樂園、文旅商綜合體萬達茂、國際度假酒店群以及濱湖酒吧街等業態組成,不同于過去萬達城購物休閒的商業模式,其融入了文化、旅遊等萬達集團下的資源,已成為城市最新的地標。

萬達在多個場合直言對於文化產業的看好。王健林曾表示,“其它產業都有天花板,只有文化產業沒有”。而類似哈爾濱萬達城這種文旅綜合類項目,正是沒有天花板的大文化產業。而2016年的資料來看,萬達文化確實是萬達集團全新的增長點。2016年萬達商業收入1430.2億元,完成計畫的100.4%,同比減少25%;其中地產收入1122.7億元,完成計畫的100%。而與此同時,2016年萬達文化集團收入641.1億元,完成計畫的103.3%,同比增長25%。其中:電影產業收入391.9億元,完成計畫的105.8%,同比增長31.4%;旅遊產業收入174.3億元,完成計畫的100%,同比增長37.1%;體育產業收入64億元,完成計畫的98%,同比增長9%;兒童娛樂收入5.2億元,完成計畫的103.4%,同比增長137.8%。

文旅項目也是王健林怒懟迪士尼的底氣所在。“有萬達在,上海迪士尼20年難盈利。”如今王健林卻沒有任何徵兆地拋棄了他的“迪士尼夢”。王健林規劃的15座萬達城只有長白山、武漢暫時沒有易主,其餘13座全部被拋售。其中包括,2015年5月,總投資400億元、占地近3平方公里的南昌萬達城;2015年9月,總投資150億元、占地5.3平方公里的西雙版納萬達城;2016年9月,總投資300億元、占地1平方公里的合肥萬達城;2017年6月30日,總投資400億元、占地1.5平方公里的哈爾濱萬達城。

如此看好且前期投入巨大的企業,說賣就賣,不禁讓人心生疑慮。

如果按照王健林“輕資產”的論調,只要將上述資產作為關聯交易剝離出擬上市的萬達商業,這些可以帶來長期盈利的核心資產依然可以保留在萬達集團之內。如今將其直接從萬達集團體系內“除名”,必定是不得已而為之。

賣出的13個文旅專案,雖然所有權已經轉移,但是專案的經營權依舊在萬達手上。合同規定,13個文旅項目的物業由萬達商業運營管理,融創中國需每年每個專案向萬達支付諮詢管理費5000萬元,合同期為20年;即每年需支付諮詢費6.5億元,20年合計130億元。這才是融創中國為這個交易支付的溢價部分。

此外,13個文旅項目是“承債式購買”,即所有的債務都由融創承擔並進行擔保,萬達之所以願意出讓這些資產,或許與後續資金有直接的關係。業內人士透露,每個專案的投資額都在200億元左右,如果這些專案沒有擱置或者取消,接下來的投資將會是重頭戲。而萬達出售了這些資產,也就直接避免了後續的投資。“萬達真正想賣的是文旅資產,酒店資產或許可以理解為‘附贈’”。

梳理兩方在這筆交易中的得失,萬達集團得到了每年6.5億元,20年合計130億元的現金流;用295億元的貸款換來了631.7億元的現金流入;得到了未來不用繼續投入百億資金的文旅項目權益,以及文旅專案的運營權。失去的則是萬達酒店的品牌以及13個文旅項目的所有權。

融創中國方面,用295億元的負債以及335億元的資金得到了13個文旅項目的所有權,未來還需要每年支付6.5億元的品牌管理費,但是卻不用承擔運營責任。在這筆交易中,融創中國看中的是資產,而萬達看中的則是當下的現金流入以及運營權,兩家各取所需。

收購萬達旗下76個酒店,平均每家4.42億元。上述酒店約有客房2.4萬套,平均每套140萬元。融創的收購價格只比淨資產溢價19%,動態市盈率僅為7倍左右,說是撿漏並不過分。

但外界對於交易關注的重點並不在酒店資產,而是作出諸多約束的文旅資產。公告中,交割後的經營管理只提到了文化旅遊專案,對於酒店的後續管理並無提及。

文旅項目即萬達文化旅遊城,園區主要由大型室外主題樂園、電影樂園、全球最大室內海洋樂園、文旅商綜合體萬達茂、國際度假酒店群以及濱湖酒吧街等業態組成,不同于過去萬達城購物休閒的商業模式,其融入了文化、旅遊等萬達集團下的資源,已成為城市最新的地標。

萬達在多個場合直言對於文化產業的看好。王健林曾表示,“其它產業都有天花板,只有文化產業沒有”。而類似哈爾濱萬達城這種文旅綜合類項目,正是沒有天花板的大文化產業。而2016年的資料來看,萬達文化確實是萬達集團全新的增長點。2016年萬達商業收入1430.2億元,完成計畫的100.4%,同比減少25%;其中地產收入1122.7億元,完成計畫的100%。而與此同時,2016年萬達文化集團收入641.1億元,完成計畫的103.3%,同比增長25%。其中:電影產業收入391.9億元,完成計畫的105.8%,同比增長31.4%;旅遊產業收入174.3億元,完成計畫的100%,同比增長37.1%;體育產業收入64億元,完成計畫的98%,同比增長9%;兒童娛樂收入5.2億元,完成計畫的103.4%,同比增長137.8%。

文旅項目也是王健林怒懟迪士尼的底氣所在。“有萬達在,上海迪士尼20年難盈利。”如今王健林卻沒有任何徵兆地拋棄了他的“迪士尼夢”。王健林規劃的15座萬達城只有長白山、武漢暫時沒有易主,其餘13座全部被拋售。其中包括,2015年5月,總投資400億元、占地近3平方公里的南昌萬達城;2015年9月,總投資150億元、占地5.3平方公里的西雙版納萬達城;2016年9月,總投資300億元、占地1平方公里的合肥萬達城;2017年6月30日,總投資400億元、占地1.5平方公里的哈爾濱萬達城。

如此看好且前期投入巨大的企業,說賣就賣,不禁讓人心生疑慮。

如果按照王健林“輕資產”的論調,只要將上述資產作為關聯交易剝離出擬上市的萬達商業,這些可以帶來長期盈利的核心資產依然可以保留在萬達集團之內。如今將其直接從萬達集團體系內“除名”,必定是不得已而為之。

賣出的13個文旅專案,雖然所有權已經轉移,但是專案的經營權依舊在萬達手上。合同規定,13個文旅項目的物業由萬達商業運營管理,融創中國需每年每個專案向萬達支付諮詢管理費5000萬元,合同期為20年;即每年需支付諮詢費6.5億元,20年合計130億元。這才是融創中國為這個交易支付的溢價部分。

此外,13個文旅項目是“承債式購買”,即所有的債務都由融創承擔並進行擔保,萬達之所以願意出讓這些資產,或許與後續資金有直接的關係。業內人士透露,每個專案的投資額都在200億元左右,如果這些專案沒有擱置或者取消,接下來的投資將會是重頭戲。而萬達出售了這些資產,也就直接避免了後續的投資。“萬達真正想賣的是文旅資產,酒店資產或許可以理解為‘附贈’”。

梳理兩方在這筆交易中的得失,萬達集團得到了每年6.5億元,20年合計130億元的現金流;用295億元的貸款換來了631.7億元的現金流入;得到了未來不用繼續投入百億資金的文旅項目權益,以及文旅專案的運營權。失去的則是萬達酒店的品牌以及13個文旅項目的所有權。

融創中國方面,用295億元的負債以及335億元的資金得到了13個文旅項目的所有權,未來還需要每年支付6.5億元的品牌管理費,但是卻不用承擔運營責任。在這筆交易中,融創中國看中的是資產,而萬達看中的則是當下的現金流入以及運營權,兩家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