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無線合肥早報|合肥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已經超過 95 萬

讀無線合肥早報,眾覽合肥大小事,安徽商報重磅打造。

合肥

【合肥市早間天氣預報】

今天白天:陰天有零星小雨。

偏東風3級。最高氣溫:11℃。

今天夜裡:陰天有零星小雨。

偏東風3級。最低氣溫:8℃。

預計:24號,陰天有小雨。

即時查看天氣情況,請點擊無線合肥“天氣”按鈕

合肥將去“矽谷”招海外人才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共有七大創新平臺,其中有五個平臺都位於合肥高新區,合肥高新區當仁不讓地成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下一步,高新區將全力建設好創新平臺,著力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承載區,在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未來合肥市民卡或變身“信用卡”

學生將有誠信檔案,直接影響升學、評先評優、獎學金發放;個人隱私頻頻失竊,這一難題有望破解;咱們手中的市民卡,今後將載入名為“誠信”的功能……3月22日,安徽省發佈《安徽省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誠信今後將能看得見!

安徽省普查旅遊合同 糾正不公平格式條款

3月22日,安徽省工商局公佈了該局2016年12月份在全省開展的旅遊類合同格式條款集中整治活動結果,通過抽檢518家旅遊企業,共計糾正了158條旅遊企業的不公平格式條款。

家門口就能買火車票 合肥站外自助售取票機增至8台

去年9月,合肥市夢園社區、科大花園首次嘗鮮社區自助購票、取票後,羨煞不少市民。昨日,上海鐵路局公佈合肥市又新增了6台機器,分別在經開區九龍路111號,包河區屯溪路193號

再看看健康時報小編梳理的這幾個資料:

第一:據統計,癌症從40歲之後發病率快速提升,80歲時達到高峰。

第二、肺癌仍然是我國發病率、死亡率第一的癌症

第三、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上升趨勢很快!

第四、城市前10位癌症中,消化道癌症發病率仍然是居高不下!

與其談癌色變,不如好好預防,

不要讓自己成為3成癌症風險裡的人!

肺癌

最大禍首:吸煙

有資料表明,吸煙人群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20倍,其中男性吸煙者患肺癌的幾率是不吸煙者的23倍,女性則是13倍,不吸煙女性因丈夫吸煙而患肺癌的危險將增加30%。

雖然肺癌也與環境污染、職業接觸、廚房油煙、肺部慢性病以及遺傳基因易感性等相關,但肺癌八成以上的患者都是煙民!

防癌建議

1. 戒煙:戒煙是預防肺癌最有效的途徑。

2. 防油煙:除了二手煙,廚房油煙也是女性肺癌的致癌因素。減少油煙吸入要記住幾個字:①早:油煙機應在炒菜前打開,別等油冒煙再放菜;②少:儘量減少爆炒、煎炸等烹飪方式;③等:做完菜之後還要繼續開2-5分鐘的抽油煙機,有利於油煙的排出。

3. 篩查方法:建議40歲以上、長期吸煙、有腫瘤家族史、有職業暴露史等高危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肺癌篩查。低劑量胸部CT檢查,可以篩查早期肺癌。其中早期的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80%-90%。

甲狀腺癌

癌症誘因

1. 電離輻射:甲狀腺是重要的分泌器官,對射線極為敏感。

2. 女性激素水準:甲狀腺癌發病率,女性明顯要高於男性,這可能與女性雌激素水準有關。

3. 碘攝入量:調查顯示,碘攝入量與甲狀腺疾病發病率呈現“U”的關係,即碘的攝入量過低或過高,都會導致甲狀腺疾病。

4. 遺傳因素:甲狀腺癌也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家裡直系親屬中如果有甲狀腺癌患者需要格外注意,有甲狀腺增生性疾病的患者更應該定期體檢。

防癌建議

1. 儘量少接觸輻射:長時間接觸電腦的白領最好每隔一段時間休息一下。

2. 篩查方法:白領女性、有甲狀腺家族史,以及沿海地區居民等甲狀腺癌高危人群,每年建議體檢1次。頸部B超、CT等都可以檢查。

消化系統癌

1食道癌

致癌因素

喜食燙食,愛喝烈酒等。

防癌建議

1. 吃東西要慢:吃東西不狼吞虎嚥,不要吃過燙的食物,最佳的進食溫度是10℃-40℃。烈性酒對食道的刺激也很大,要注意少喝。

2. 防治食管反流:胃中的酸液經常性地反流入食道,而食道又缺乏漿膜保護,時間久了就可能誘發癌變。

2. 篩查方法:有食道癌家族史或處於食道癌高發地區,長期喝酒特別是白酒,愛吃燙食、醃制食物的,屬於食道癌高危人群,建議40歲以後進行腫瘤篩查,內鏡和病理活檢是早期診斷食管癌的金標準。50歲以上的老年人,感覺吃東西有梗阻感且1周不能自行緩解者,需到醫院排除食道癌、賁門癌等惡性腫瘤的可能。

1胃癌

致癌因素

有吃剩飯剩菜的習慣,喜歡吃燒烤煎炸以及醃制的食物。

防癌建議

1. 吃的清淡:預防胃癌的發生,要少吃高鹽飲食及醃制食品,這樣可以減少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的攝入。

2. 補充VA和VC:維生素A是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多存在於心、肝、瘦肉以及新鮮蔬菜中,它不僅能阻斷亞硝酸鹽和亞硝胺合成,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殺傷癌細胞。

除此之外,還可適當補充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獼猴桃、橘子、番茄、辣椒、青菜、苦瓜等,因為維生素C能抑制亞硝酸鹽與胺結合,阻止外來致癌物在肝內活化,除其毒性。

3. 篩查方法:出現吞咽不適、打嗝等胃部不適,早進行胃鏡檢查,45歲以上有上述不良飲食習慣者及有胃病史的人,每年查1次胃鏡。

3大腸癌

致癌因素

喜歡吃肉和油炸食品,很少食用蔬菜水果。

防癌建議

1. 每天3種高纖維果蔬:預防大腸癌要減少精細食物的攝入,多吃粗纖維食物。堅持每天至少吃三種高纖維果蔬,如芹菜、西蘭花、韭菜、菌菇類、紅薯、玉米、蘋果等。

2. 每天運動30分鐘:運動少,腸胃蠕動慢,會增加腸道癌變風險。《英國癌症雜誌》刊登一項研究發現,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以使容易癌變的腸道息肉減少三分之一。建議每天至少進行三十分鐘中等強度的鍛煉,如快步走,以稍微感覺有些大喘氣為宜。

3. 篩查方法:從35歲起每年進行肛門指檢和大便化驗,必要時需查腸鏡,如反復便秘、腹瀉、大便帶血應提高警惕。

選擇了安逸舒適,就不必羡慕別人的精彩;選擇了驚濤駭浪,就無須嚮往歲月靜好。不同的選擇給予你不同的生活路徑。沒有孰對孰錯,只要認定你內心真正想要的,並為之持續努力,每個人都會是自己的人生贏家!週四,早安!

======================

(歡迎查閱安徽商報、合肥網更多精彩報導)

與其談癌色變,不如好好預防,

不要讓自己成為3成癌症風險裡的人!

肺癌

最大禍首:吸煙

有資料表明,吸煙人群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20倍,其中男性吸煙者患肺癌的幾率是不吸煙者的23倍,女性則是13倍,不吸煙女性因丈夫吸煙而患肺癌的危險將增加30%。

雖然肺癌也與環境污染、職業接觸、廚房油煙、肺部慢性病以及遺傳基因易感性等相關,但肺癌八成以上的患者都是煙民!

防癌建議

1. 戒煙:戒煙是預防肺癌最有效的途徑。

2. 防油煙:除了二手煙,廚房油煙也是女性肺癌的致癌因素。減少油煙吸入要記住幾個字:①早:油煙機應在炒菜前打開,別等油冒煙再放菜;②少:儘量減少爆炒、煎炸等烹飪方式;③等:做完菜之後還要繼續開2-5分鐘的抽油煙機,有利於油煙的排出。

3. 篩查方法:建議40歲以上、長期吸煙、有腫瘤家族史、有職業暴露史等高危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肺癌篩查。低劑量胸部CT檢查,可以篩查早期肺癌。其中早期的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80%-90%。

甲狀腺癌

癌症誘因

1. 電離輻射:甲狀腺是重要的分泌器官,對射線極為敏感。

2. 女性激素水準:甲狀腺癌發病率,女性明顯要高於男性,這可能與女性雌激素水準有關。

3. 碘攝入量:調查顯示,碘攝入量與甲狀腺疾病發病率呈現“U”的關係,即碘的攝入量過低或過高,都會導致甲狀腺疾病。

4. 遺傳因素:甲狀腺癌也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家裡直系親屬中如果有甲狀腺癌患者需要格外注意,有甲狀腺增生性疾病的患者更應該定期體檢。

防癌建議

1. 儘量少接觸輻射:長時間接觸電腦的白領最好每隔一段時間休息一下。

2. 篩查方法:白領女性、有甲狀腺家族史,以及沿海地區居民等甲狀腺癌高危人群,每年建議體檢1次。頸部B超、CT等都可以檢查。

消化系統癌

1食道癌

致癌因素

喜食燙食,愛喝烈酒等。

防癌建議

1. 吃東西要慢:吃東西不狼吞虎嚥,不要吃過燙的食物,最佳的進食溫度是10℃-40℃。烈性酒對食道的刺激也很大,要注意少喝。

2. 防治食管反流:胃中的酸液經常性地反流入食道,而食道又缺乏漿膜保護,時間久了就可能誘發癌變。

2. 篩查方法:有食道癌家族史或處於食道癌高發地區,長期喝酒特別是白酒,愛吃燙食、醃制食物的,屬於食道癌高危人群,建議40歲以後進行腫瘤篩查,內鏡和病理活檢是早期診斷食管癌的金標準。50歲以上的老年人,感覺吃東西有梗阻感且1周不能自行緩解者,需到醫院排除食道癌、賁門癌等惡性腫瘤的可能。

1胃癌

致癌因素

有吃剩飯剩菜的習慣,喜歡吃燒烤煎炸以及醃制的食物。

防癌建議

1. 吃的清淡:預防胃癌的發生,要少吃高鹽飲食及醃制食品,這樣可以減少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的攝入。

2. 補充VA和VC:維生素A是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多存在於心、肝、瘦肉以及新鮮蔬菜中,它不僅能阻斷亞硝酸鹽和亞硝胺合成,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殺傷癌細胞。

除此之外,還可適當補充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獼猴桃、橘子、番茄、辣椒、青菜、苦瓜等,因為維生素C能抑制亞硝酸鹽與胺結合,阻止外來致癌物在肝內活化,除其毒性。

3. 篩查方法:出現吞咽不適、打嗝等胃部不適,早進行胃鏡檢查,45歲以上有上述不良飲食習慣者及有胃病史的人,每年查1次胃鏡。

3大腸癌

致癌因素

喜歡吃肉和油炸食品,很少食用蔬菜水果。

防癌建議

1. 每天3種高纖維果蔬:預防大腸癌要減少精細食物的攝入,多吃粗纖維食物。堅持每天至少吃三種高纖維果蔬,如芹菜、西蘭花、韭菜、菌菇類、紅薯、玉米、蘋果等。

2. 每天運動30分鐘:運動少,腸胃蠕動慢,會增加腸道癌變風險。《英國癌症雜誌》刊登一項研究發現,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以使容易癌變的腸道息肉減少三分之一。建議每天至少進行三十分鐘中等強度的鍛煉,如快步走,以稍微感覺有些大喘氣為宜。

3. 篩查方法:從35歲起每年進行肛門指檢和大便化驗,必要時需查腸鏡,如反復便秘、腹瀉、大便帶血應提高警惕。

選擇了安逸舒適,就不必羡慕別人的精彩;選擇了驚濤駭浪,就無須嚮往歲月靜好。不同的選擇給予你不同的生活路徑。沒有孰對孰錯,只要認定你內心真正想要的,並為之持續努力,每個人都會是自己的人生贏家!週四,早安!

======================

(歡迎查閱安徽商報、合肥網更多精彩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