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殘疾小夥成為科研工作者:社會需要小人物的大光芒

徐煥洲

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13日訊本月,又一批中國科學院大學畢業生畢業。

在武漢的中科院大學基地,該校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畢業生徐煥洲在畢業時收穫格外多掌聲。

因出生時缺氧產生腦癱後遺症,徐煥洲雙腿有輕微殘疾。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生處處長王燕飛介紹,招進這位學生時心情很矛盾,“複試中,我並不是硬要卡他,只是很擔心他通不過後面的更多程式,如果註定通不過,那又何必讓他枉費精力走一遭”。

最後憑藉過硬的成績,徐煥洲順利入學。

在來武漢之前,他在山東濰坊醫學院獲得醫學碩士學位,從醫學領域轉做基礎性研究,有不小的難度,僅用了一年半他就成功完成了科研任務,並獨立研製出了流感病毒診斷試劑盒。他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本身殘疾,更能體會其中的心情,所以想著學醫可以幫助更多人解除病痛,本碩階段選擇學醫。大四那年,他開始進入醫院實習,

每天都會提前一小時到醫院,跟專家老師們一同查房。

在漢讀博期間,他師從武漢病毒所DNA病毒分子生物學學科組負責人關武祥,他說,對做研究是真感興趣,“在醫院實習時,發現許多病患無法治癒,主要是病毒引起、很難攻克,我希望能攀爬這些前沿高峰”。他每天早晨六點半到實驗室,一直忙碌到深夜十二點才回去休息。畢業之時,他已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兩篇SCI科研論文,

還有兩篇準備投稿;此外,他還兼任期刊《中國病毒學(英)》的特約新聞撰稿人。

招他入校的王燕飛欣喜看到,在很多場合見到徐煥洲,他都是那麼的直率陽光,無懼周圍的目光,有了很多的朋友,盡自己所能參與所內各類活動。徐煥洲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自己閒暇大量閱讀政經文史類書籍,比如《白鹿原》等,還特別喜歡和同學結伴旅遊,“我走路吃力,但運動不少,實驗累了,

就花半天功夫,去長江邊、磨山上遠眺,去旅遊時也從不跟團,都是自己規劃路線、自助出行”。

今年畢業的徐煥洲順利留所,成為一名科研人員,還獲得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院長優秀獎。“最近我在讀清華大學給殘疾新生的那封信,聯想到我招進來的這位學生,感慨良多,這個社會需要正能量,需要很多小人物的大光芒,希望徐煥洲能成為一個小小的光源,為國、為家,為自己創造美好未來”,

伯樂王燕飛說。

清華給殘疾新生回信:人生或許悲苦,但請你足夠相信

今年,甘肅定西的一位患有先天性殘疾的高考學生魏祥以648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他給清華寫信,詳細介紹求學經歷,家庭變故以及母親的堅持和目前所面臨的困難。

清華大學隨後對魏祥正式回復,回信中說道:“對於你來說,來路或許不易,命運或許不公,人生或許悲苦,但是請你足夠相信,相信清華,相信這個園子裡的每一位師生,因為我們都在為一種莫名的東西付出,我想這應該就是情懷。黨委書記陳旭老師也曾寄語自強計畫的學生:‘自強就要做到自主,大學能收穫什麼取決於自己怎麼去努力。’所以也請你相信自己,可以在清華園裡找到熱愛,追求卓越。”

【編輯:高萌】

相信清華,相信這個園子裡的每一位師生,因為我們都在為一種莫名的東西付出,我想這應該就是情懷。黨委書記陳旭老師也曾寄語自強計畫的學生:‘自強就要做到自主,大學能收穫什麼取決於自己怎麼去努力。’所以也請你相信自己,可以在清華園裡找到熱愛,追求卓越。”

【編輯:高萌】